周贤望的诗:浩荡在谁之上

作者:今音    授权级别:C    精华文章    2014-08-28   阅读:

  
  拿到贤望的《浩荡之上》这本书,我首先看到的是“南京作家文丛编辑组”所写的《写在前面的话》:“这不是一套‘大家’的选集,而是南京作家协会部分会员自愿联合起来出版的作品集。”我从小长到大,见识的“大家”不少,我也不想多说“大家”。我想说的是:我们长航文学界的贤望兄,虽然不是“大家”,其文却在“大家”的浩荡之上。
  如何看《浩荡之上》这本歌集,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见解,来对这本集进行注释,我也不例外。我想,“大家”也不例外。
  用禅音点化和拨唱生命,是这本诗集第一、二卷的特色。禅是哲学当中的最高境界之一。因为高,了解它的人并不多。我对《弹拨我胸前的地平线》这一组开卷诗:“一个生命以行走的姿势穿越崇山峻岭”、“一个生命,总有一曲终了/但永远不是绝唱。一个个生命/依然要行走在横断山上”深学喜欢。可以说,这是一首富含禅意和禅理的诗歌作品。作者拥有一颗平常心,使自己的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而这首诗歌参透人生的过程,它便是禅。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这样做,但贤望这样做了。人生在浩荡之上则为轻,反之,则为重,轻为提升,重在堕落。
  “把横断山抱在怀中弹拨/有一个生命要禅唱/是我/请信赖我的手指/以及十指连着我的心脏/我在弹唱/我是谁/谁是我,”《弹拨我胸前的地平线》。这最后的两句尤为关键,这是亘古的“天问”。我在9年前《上海文学》的一次颁奖会上第一次听到了这句话,从此就记在心里,一直至今。当看到了贤望这本诗集之后,读到这一首诗的时候,我又触景生情,也似乎品悟到了作者当时构思这首诗的心情,是处在一种怎样的爽朗、自在、高远和快乐之中。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如此?“一闻千悟”的人太少了。而作者选择了用禅唱来构筑诗的框架及走向:“去高原/去找香巴拉/去找寻生命最初的家乡/一路禅唱”,诗人将用他的“禅唱”,一步一步引导读者随着他,蜿蜒向前。
  第三卷的特色是,用静心阐述生活。如写在泰州长江大桥、拯救汶川、一粒种子被冬天埋葬、城里的树、看到梅我就想起了你、船长、副水手长、我在回家的路上长大等等多首,构成了第三卷《热爱生活》。在世象繁杂面前,该如何热爱生活。这是我看到这一章的题目时所产生的疑问。但是,当我看了这一章中的各个标题,我似乎又有点明白这本书“浩荡之上”的含意。如在“拯救汶川”一诗中,“穿过死亡线/牵着生命线/这时候,我跟着你/带着血迹,但我一定/抹去泪水/去搜寻我的断壁残恒……”《拯救汶川》。
  在这一卷中,作者重要的是采取了对往昔的召唤等手法,与最根本的东西交流。如果用英国诗人希尼的话说,“如果你想继续写下去,你就必须保持一种单纯和对这个过程的信赖,一种只在写作过程中才有的自发性和动力。”他还说:“我相信应该让诗歌寻找——下沉,游泳——发现它的读者。”
  我是这本诗集的读者之一。与希尼的作品相同,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创作命题,那就是涉及人类学的探索。希尼说:“某种超自然的活力呐喊着要一个家,你必须用诗歌的构件为它盖一所房子,用你特定的意象的元素,那个意象必须要有生命力。”至于这个,贤望显然是已经做到了。
  作者的第四、五卷的特色是在寻求一个“梦想世界,悉知我心”的过程,题目相继用《梦回故乡》和《风来流去》构成。如《我做梦》:“活得太暗淡时,我就会做梦/梦见身边全是好人,远处也是/满天的星光亮丽了天堂/故往者的微笑也在地下荡漾/歌声飘扬在所有生灵的脸上/我的暗淡,只是心内太紧了”、“活得很畅快时,我也会作梦”,“可是我总是活得不好不坏/梦境里构想的温暖期望/却成了生命中深刻的疼痛与忧伤。”
  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善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大惠曾经说过,“人有善念,天地佑之。”我仿佛也感受到了作者的通施,就是他在用自己的眼睛,帮一切众生看,所谓,一念开就觉了;一念闭就迷了。从诗歌中透露出作者的信心,这也是作者在创作诗歌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之处。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作者成功了。
  在第四卷,我感受到了,“故乡老屋里那道春天的房梁”,《故乡的春天》;“荞麦,是故乡最赢弱的一种庄稼”,《荞麦》;格律诗十首所提及的人名;读第五卷《风来风去》,如,“我在茶棚里说些消息/就像风雨穿过我的茶棚,就像茶水滑过行者的唇齿”《教堂》。而在副标题中却显示,“聊斋里的蒲松龄”。这首诗的意趣也就在于此。“我低矮的茶棚,也是一座教堂/我就在茶棚里生活,而路过的行者/会带走我的想。”这几句也折射出作者的谦卑精神。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已经没有惑业之苦,他知道,一个人有惑业非常苦。在这首诗中,由于作者真正悟入了,他就没有妄念,人明白道理了,便自在快乐中。能把自己低矮的茶棚当作教堂的,一般人做不到。就是“大家”想做的话,也得要有那个境界才行。而这首诗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提示了一个东西方文化的合壁作用。在两者之间均不作排斥,其中显示出的是一个“和”字。一个人幸福的根,在于“和”。
  我又从《梦回故乡》和《风来流去》当中,看到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在提倡一个“和”字。和为贵,古为稀之,今更稀之。一个人若是和有生命的众生和无生命的众生,都能够做到“和”,那真的是难能可贵。作者诗歌的社会功用,我想,大概也在于此。
  作者的第六卷《朗朗长歌》和第七卷《歌起花飞》,主要是反映了一个“因遇缘、起而行”的特色。如《天际渡口》《打吆喝》;《请你注视我》《黄土高原两棵树》;《为你燃烧》《爱的滋味》等亦是如此。
  在第八卷《诗昧诗说》中的“跋”,“温暖的、诗性的生活”这一篇中,讲述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心态,则是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之中,之所以称它是温暖的,因为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至少没有妄想和浮躁,难道还有什么比平和的心态更加温暖和更加幸福的事情吗?我认为,没有了。
  因遇缘起而行,此说,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的真相。它就像“一个部落/又一个部落/一个又一个原始部落/从上迁到山下/从山洞来到水边/在这里渔猎、种植/在这里群居/在这里生儿育女”《南京之诵》。
  外面境界的诱惑就是缘,而命中注定是因。如,“两千五百年的金戈铁马/从历史的四面八方/向这里奔突/在这里争竞、角逐、用武/因为这个地方太重要了”《南京之诵》。
  但是,“为什么凝视那片天空我会泪流?”“当你累了痛了,就想念我吧!/我在天际渡口为你守候!”《天际渡口》。“就像尘封的心事期待风暴/我打开重门,让你洞穿我”《为你燃烧》。“只要有你、有我和我们的爱”这一些,都是因遇到缘之后所引起的反应。
  温暖的、诗性的生活从何而来。无论是谁,都想过这样的生活,平静、健康、爱我所爱,思我所想。但是,当我读了以上诗句之后,好像觉得这一切,又不复存在。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生活无法平静,这几乎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问题。那么,读诗还有什么用,它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因为,现在医院昂贵的收费、房价创高的离谱、一部份人先富起来之后、另一部份人生存的窘态等,都在影响着读诗人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一个人该如何浩荡之上。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浩荡之上》问世,或许,已经功碌显赫的“大家”无须顾及这本书的价值,因为,“大家”都已经衣食无忧了。剩下的是“小家”,如何学会从这本诗歌集当中去汲取营养,由此来弥补自身的先天不足或是后天的匮乏。我想,平静的生活,或许就是我们平民的最终生活目标和追求,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甚至有的人连追求的可能性都不存在,因为被贪念与妄想所替代了。
12
  审核编辑:梁星钧   精华:梁星钧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抓点分述,醒目提神。干净利落,言近旨远。作者的归结,论述了贤望的浩荡和何以成“浩荡之上”,极具思考的见地和一定的可读性。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