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连古城】红崖山水库的坚守

作者:草木央子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09-19   阅读:

  
  一座水库守在一条河的尾端,一守就是五十多年。
  水库,是红崖山水库,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它是沙漠绿洲民勤县唯一的水利调蓄工程,浇灌着全县六十多万亩耕地,支撑着民勤绿洲的生存与发展,是沙乡三十万人民的命脉。河,是石羊河,流经河西走廊,消失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民勤盆地北部。
  红崖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水库始建时有“主修”与“不修”之争。以当时民勤县委书记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修建红崖山水库,以县长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不修建,最后,红崖山水库在争议中修建起来。这样一座存在着争议的水库,这样一座承接着一河之水的水库,这样一座曾被中央电视台列为“中华之最”,被人们誉为“瀚海明珠”的水库,在2004年干涸了。库底裸露,龟裂的纹格触痛了人们的神经。这是一声惊雷,炸响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上空,惊醒了石羊河流经的土地,惊醒了这片土地上生存着的人们。
  一个声音在问,千千万万个声音在问,曾经的石羊河哪里去了,曾经“农耕则无不可丰,畜牧则无不肥壮”的石羊河流域的繁茂哪里去了,曾经“木多榆杨而槐桑桐并茂”的民勤绿洲哪里去了。那个《汉书》里“自武威以西,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绿洲之畜为天下饶”的休屠泽,怎么到了民国就成了“西外渠、东渠等处几被沙压殆尽,流亡之众,遍布荒途”的荒芜之地。那一块绿洲,怎么就被吟唱成了一曲“举目眺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朝为庄院夕埋压,流离失所走天涯”的悲歌。
  早在清朝嘉庆初年,甘肃提督苏宁阿曾指示在树上悬挂铁牌明确申令,谁若私自砍伐一棵树木,便与杀人同罪。到了清朝末年以后,政治持续混乱,导致禁令废弛,满山的树木遭到了空前的劫难。这些,有文字为证。《民国三十三年(临泽县志)》记载有“南山番地森林富饶,明清时为保存水源,来禁砍伐……后禁令废弛,滥伐为患”“积雪失荫蔽,春暖则骤融骤泻,余水不能用,用水之时则流量微弱”……
  耕植、樵采、狩猎、放牧、灌溉……人们在征服自然,自然却从未曾向人类妥协。终究,石羊河断流,红崖山水库干涸,绿洲民勤告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若是合拢,将成为我国继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后的第二大沙漠。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是来自中央的声音,是温家宝总理站在民勤大地上发自肺腑的声音,共和国总理对民勤问题做过的批示指示达11次。
  上游涵养水源,中游管理调度,下游关井调水,治沙,造林,封育,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七个保护站从北、西、南三面护卫着民勤绿洲,阻挡着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合拢。石羊河地下水位逐年上升,从2007年到2010年,地下水埋深从4.02米上升到3.78米……“2011年3月8日下午4时,关系民勤沙漠绿洲生死存亡的生命之水——黄河水从黄河岸边的景电工程五佛寺总干一泵站,经过13级泵站的提升,以每秒6立方米的速度穿越260公里的山地,其中有100公里的沙漠,途经景泰、古浪、凉州、民勤四个县(区),长途跋涉近70小时后顺利到达亚洲最大沙漠水库——民勤县红崖山水库。”
  这是一则报道,是一组让人为之动容的数字。这是人们对一座水库的坚守,是一座水库对一条河的坚守。
  当我再次走近红崖山水库时,看到波光粼粼的水库静卧在红崖山脚下,幽美,静怡。五六只天鹅在水面排成一排,似一支守在红崖山水库的队伍,迎接我们。七八只黑鸭在我的目及之处浮沉,旁若无人,悠闲自在,就连我这样深情的注目都不屑一顾。有鱼儿跃出水面,一眨眼,又潜入水底,不与我细看。我的目光还在鱼儿游去的方向寻觅,忽然,鱼儿又在另一处水面跃起。
  游鱼,野鸭,水鸟,黑鹤。沙堤,杨柳,碧水,蓝天。身在一处河湾,我若置身江南。我轻抚这柔软的沙,用手触摸水的肌肤,感受它的温度,我饱含深情地默念你的名字——红崖山水库。这应是我对红崖山水库最厚的礼赞,也是我向红崖山水库致敬的姿态。
  审核编辑:柳芽儿   精华:小晓追梦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柳芽儿:
红崖山水库的坚守,是人们对一座水库的坚守,是一座水库对一条河的坚守。 在这里,游鱼,野鸭,水鸟,黑鹤。沙堤,杨柳,碧水,蓝天,在您的笔下,令人们感受到江南般的温暖与景致……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