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夏天的故事

夏天的故事

作者:江南忆雪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12-01   阅读:

  
  其他人也都在随声附和。
  文韬明白这位女作家所言不虚,这些年来网络作家如雨后春笋,网络文学已成燎原之势,的确对传统的文学模式,出版手段,以及各种作家的养成,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也使得这些传统文人,有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压力。关于这次笔会的宗旨,在邀请函中的附文,也说的很明白:传统文学未来出路研讨会。
  按照文韬的原本打算,是并不打算在这个研讨会发言。说明白一点,就是尽管文韬的确是个传统作家,却非常清醒地在数年之前,已经涉足了文学的网络形式。不仅是稍有涉足,而是十分深入。文韬,在传统文学的领域中,仅是一位小说家;而在网络领域,他却是一个多面手。他是小说家,也是人,同时还是散文学家;不仅是新人,也是古韵大家。所以,即便传统文学被冲击的不成阵地、七零八落了,他,文韬,照样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当然,文韬在网络用的笔名,并不是文韬,而是叫酷鱼。没有一个人知道网络上十分走红的多面手作家酷鱼,就是传统小说家文韬。不仅笔名完全不同,就是文字风格也截然有异,没有丝毫近似之处。
  现在被这位叫钱淑红的散文学家逼上梁山了。这位钱淑红,今年差不多40岁了,应该与文韬年龄相仿。他们曾经不止一次共同参加过省文联作家代表大会,还有一些作家座谈会。两个人不仅相当熟悉,而且钱淑红对文韬深有好感。
  文韬到了这种时候,也不得不说上几句。文韬微微欠身,对在座各位表示了一下尊重,然后很谦虚地表示:“各位都是名家、大家,文韬实在难以相比。就说钱女士吧,你的抒情小说自成一体,不仅婉约细腻,而且充满情画意,这又哪里是目前网络上一般散文可以比肩的?还有鲁放山先生的古韵,那就是字字珠玑,格律严谨,意境悠远,绝不是网络那些草莽之辈可以效仿的。故而,以文韬个人观点,各位大可不必对此忧心忡忡。”
  鲁放山对文韬含笑点点头,说:“文韬君言之有理,只是网络作家多如过江之鲫,其中不乏高手。我几个朋友最近常常提起一位网络草根作家,据说已经在网络上红遍天了。此君网络笔名酷鱼,不知文韬君可有所耳闻?”
  钱淑红也附和说:“是啊,文韬君,有朋友给我看过这位酷鱼的散文,写的真是好。说此人不仅散文好,新诗古韵,小说,居然样样精通,是个多面手。”
  文韬心想,看起来,绕是绕不过的,还是要有点说辞才行。
  文韬想定之后,微微一笑,说道:“二位所言极是,文某对此人也略知一二。各位可能对网络尚不了解,网络不同于现实社会,是存在相当程度虚拟性的。比如网名,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合用的。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在座几位用一个相同的名字发表作品?会怎么样?”
  钱淑红说:“那还用说?当然是无人可敌。”
  “这就对了。所以我们不必对那种虚拟的东西太过在意。”文韬接着说:“但是,各位也必须意识到一种紧迫性。由于网络文学门槛低,发布渠道畅通,阅读成本低,传播广泛,的确已经开始威胁到传统文学的生存地位。我们与其忧心忡忡,担心今后生存困难,不如知难而进,介入网络文学,参与网络文学,把网络创作当做自己第二生存空间。我想也就不需要担心什么了。”
  与会者谁也没有想到文韬会提出这样的方法,因为对他们这些传统作家而言,诗人、作家写的诗,写的文章,只有用铅字印刷出来,装订成册了才有价值。他们之所以被人尊重,就是因为他们的文章可以印成书,他们的诗可以变成铅字的,出现在报纸上、杂志上。现在,书不用印刷就可以被更多人看到。门框如此低,又会有多少人尊重?可现在有人告诉他们,你也可以这样做。岂不是要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会者围绕着文韬刚才的发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下午的会就这么结束了,散会的时候文韬问常华主席。“常主席,这个笔会既然是夏天先生出面举办,我怎么一直没有看见他?”
  常华笑着告诉他,谁也不知道这位夏天究竟是谁?他是通过委托的经纪人找到省文联的,经纪人带来一封信,上面有笔会主题内容、具体安排程序,以及邀请名单,每一位被邀请的作家后面,还附有接待要求和规格,并不是一样的。所有的费用都是夏天拿出来的,省文联有什么理由不照办?只是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夏天,从来就没有露过面。
  文韬有些失望,他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神秘人物。
  常华拍着他肩头说:“文先生,我想他一定会见你。”
  文韬有些不明白了,便追问:“常主席,此话何意?”
  常华笑起来,告诉他:“因为你不仅是邀请名单上的第一人,而且夏天先生指定了最高的接待规格。因为这场笔会主题也是夏天指定的,就围绕传统文学未来出路问题展开讨论;还有一些出游和其他即兴活动安排,包括后半程要进山等活动。所以,夏天先生的经纪人按照他的指示,找来一个专门的公司负责全程安排。这个安排不仅包括住宿、饮食、车辆,还有专门的接待人员。根据接待规格,分别有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和一对八,四种不同安排。文先生你是唯一享有一对一规格的最高级别贵宾,连我们省文联几位主席、副主席也只是一对二的规格。可见夏天对你的重视程度,所以我相信他谁也不见,到笔会结束的时候,也一定会见你。”
  听了常华的介绍,文韬更加好奇,心想:这夏天究竟是谁?会不会是自己熟悉的哪个朋友故意开玩笑?可又一想自己似乎并不认识这样一位人物。要知道投资这样一个级别的笔会,费用可是不菲,而且是不会有什么回报的。文韬想不明白为什么?
  他看着坐在外面走廊上朝着自己微笑的苏媚,又问常华:“莫非这位苏媚小姐,就是负责一对一接待我的?”
  常华看过去一眼,点点头回答:“应该就是了,她也是这批接待人员中最漂亮的一个。”
  看见已经散会,苏媚满面春风走来,很礼貌地先和常华招呼着:“常主席,散会了吗?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下个议程是自由活动,我们会领各位在南浔镇走一走。南浔可是千年古镇,看点很多。”
  另外一位漂亮的女孩子也走过来,她身边陪的是省文联的秘书长。这次笔会身份最高的就是省文联主席常华和秘书长刘野山。
  那个女孩子笑盈盈对常华说:“常主席,我陪您和刘秘书长去古镇逛逛,然后送你们去饭店用餐。”
  常华笑着离开文韬走过去,回头对文韬说:“文先生,我们一会见。”
  等他们走了,苏媚站在文韬对面,说:“文先生是也想去古镇走走,还是要回房间休息,或者有什么其他打算?”
  文韬总觉得这个叫苏媚的女孩子也很神秘,就和夏天的行为一样透着古怪,便索性笑着对苏媚说:“我倒很想和苏小姐好好聊聊。”
  苏媚又露出了自己那种妩媚的笑容,说:“那文先生是想找个地方喝杯咖啡,还是回房间去聊?当然,也可以边走边聊。”
  文韬想了想,说:“南浔是不是有个地方叫百间楼?”
  苏媚说:“文先生想边走边聊,百间楼是不错的选择。那就请吧。我陪文先生去百间楼。”
  这百间楼位于南浔古镇东面,共有百余间楼造在河两岸。百间楼河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为明代万历中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相传是送给女儿的嫁妆。河东97间,河西84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
  苏媚陪着文韬步至百间楼。
  这里果然清幽雅致,古朴醇厚的水乡感觉十分明显。几乎很少行人走动,还真是漫步赏景谈心的好去处。苏媚很自然依着文韬,挎起他的胳膊,走在河边的水巷石板街上。文韬也顺其自然一手揽住她的细腰,一手抓住她穿在自己胳膊弯里的玉手,就像一对恋人走在古巷里。
  审核编辑:衣零   推荐:衣零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衣零:
作者文笔老练,用词考究。故事以细节的形式拉开,读起来节奏很慢。这样的描写更适合长篇小说,找一个宁静的下午,静静的阅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