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文化力量”

作者:文清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12-02   阅读:

  
  小外孙一生日,周日带他去照的生日照。在为小外孙照相的时候,也有一位“姥姥”带着外孙女照相。当她与我闲聊的时候,聊到了现在孩子身上的热门话题,那就是“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爸爸回家就上网,姥爷天天菜市场。”这首打油。这首打油在女儿怀孕的时候,我就听说了。如今自己帮女儿带孩子,真发现带孩子的多数是姥姥。看来“妈妈生,姥姥养”,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了。
  帮女儿带孩子的,不只一个人两个人,而是现在生活中的多数人。生活中我的三个姐姐都是帮女儿把孩子带大的,身边的朋友有好多也在帮女儿带孩子。网络朋友中,风儿那么缠绵、燕话千千、江南忆雪……也在帮女儿带孩子。这些是我知道的,我不知道的更是数不胜数。可能有人问:现在为什么80后的妈妈自己不带孩子呢?回答起来答案可能不一。我的现实答案是:为了工作,女儿无奈,必须得上班。我的女儿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就上班了,产假就半年。想多休可以,但如果多休了单位是不允许再回现在的职位去工作了。无奈我这个当姥姥的把孩子带在身边,24小时陪伴着。工作压力大,孩子小不能带在身边,女儿无奈,我也无奈。这也许就是现实生活小气候的无奈吧。做为我和太多人给女儿带孩子,就是社会大气候给人带来的无奈。我知道的风儿那么缠绵姐姐带孩子也和我的情况相似。
  孩子应该自己养育,任何人不能剥夺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与孩子建立起来的感情。然而,“80”后的“宠儿”们面临着工作、房贷、生活的三重压迫,养孩子对他们这种特殊群体来说更是苦不堪言。今天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让孩子们难以孩子、事业两不误。最近,有人建议把妇女产假延长到3年,对这种有浪漫情怀的提议,我抱有怀疑态度。我女儿半年产假,回单位上班,勉强保住了原来的职位。产假3年后再上班,会是什么状况?谁能说得清楚?卢勤曾经说过:“做长辈的不应该剥夺儿女们自己养育孩子的权利。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建立起来的情感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然而,现在的小夫妻不是父母剥夺了小夫妻养育孩子的权利,而是社会剥夺了他们养育孩子的权利。
  孩子“隔代养”问题在全国很普遍,在年轻的父母中,有四成以上的家庭孩子是由姥姥带大的,奶奶带孩子的占三成左右,两成左右是双方父母轮流带的,自己带孩子的不超过一成。年轻人只生不养,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中国社会不够健康的一个具体表现。是中国的独有现象,也掩映出当事人太多的无奈。朋友的女儿在幼儿园工作,她告诉我:幼儿园一放学的时候,来接宝宝的大部分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祖辈,年轻父母自己接送孩子的比较少。说到接送,年轻的父母不是不想接送,而是在时间上安排不过来。如果我的小外孙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女儿夫妻就接送不了孩子。我女儿夫妻单位是下午5点半下班,而幼儿园4点多就放学了,不可能让年轻的父母天天请假接孩子。即使自己天天去接,单位能同意吗?话说回来,工作的人,可能天天请假接孩子吗?
  小夫妻带孩子出现意外的有,我在网上看到的“80后夫妻沉迷网络,饿死亲生女儿”,“小夫妻吵架,丈夫把孩子扔出窗外”,“80后父母给十天大宝宝喂荔枝”,一次次的悲剧一再地警示我们,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就必须对他们负责,年轻父母的责任,不仅是“养”,更重要的在于“育”。不得不承认,现在年轻的父母没有责任感和没有责任心的不在少数。这样不负责任的年轻父母的出现,不能不说是隔辈带孩子的一个原因。那么,“妈妈生,姥姥养”,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大多数由外婆带呢?无非是婆婆看孩子是以往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由此产生的婆媳矛盾屡见不鲜。姥姥、姥爷看护外孙能够较好的避免婆媳矛盾,当女儿的放心,女儿能得到充分的身心放松。因此,“姥姥养”是一种社会现象被广大的家庭所采纳。存在的就是有道理的,无论是谁看孩子,其目的都是为了家庭的和谐。
  年轻人由于工作所迫没时间带孩子,只能劳驾双方的父母帮忙,可是现如今女方的父母带孩子的现象却尤为普遍,因此,时下也十分流行一句话,“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姥姥,北方话中的外祖母,也就是南方说的外婆。是妈妈的妈妈。我没见过我的姥姥,我女儿也没见过姥姥。我做为姥姥,就把姥姥应该给外孙女的爱全部给我的小外孙吧。全身心的付出,也是为了让女儿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现在的年轻人有份好工作,无休止的太不容易了。所以,我认可牺牲自己还算不错的工作,来替女儿看孩子,不能让女儿因为孩子而影响她的工作。毕竟,她的人生路上还有几十年要走下去。
  我看过倪萍写的《姥姥语录》。《姥姥语录》是一本可以给人温暖的书。倪萍以纯朴之笔叙写了99岁高寿的姥姥与“我”和“我们”之间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诠释了中国式的爱、中国式的孝、中国式的家庭与温暖。读来读去,越读越觉得亲。我在带小外孙的这一年里,为孩子的成长做了详细的记录,以后也会坚持为他写下去的。等他长大后,能在这个记录里知道自己的全部成长过程,对他在人生路上的前行,起点作用。
  孩子究竟由谁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带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带孩子不能只管他吃饱喝足、不哭不闹,应该注重孩子心智的培养。做为“姥姥养”中的一员,我带出来的孩子未必成龙,成人就行。在外孙出生的那天,我在宝宝记录中写道:宝贝儿,你离开了妈妈的身体,今天开始就是一个完整的自我了。等你慢慢长大以后要在社会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必须寻找自我的位置。如何寻找自我的位置?“我”字比“找”字仅仅多了一点,可以说找到那一点,也就找到我了。望子成龙,这是中国人传统的育子心态。在姥姥的心里,未必成龙,能成为一个思想自由,积极向上,人格独立的人,就行。
  “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道理都懂,但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实现的。就像我做财务工作的多年的感触一样,上学时学习的财务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许多是行不通的。不能不说,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间接导致的结果。再回头看看,无论哪一个年代,都不乏不会照顾孩子、交由老人照看的情况,还会传承下去,亘古不变。那个年代有那个年代的无奈,我们这个年代也有自己的无奈,大家都不想,大家却都在做,这就是社会的作用,功利在潜移默化着一切,已经具有了文化的力量。
  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老年人愿意为儿女代养孩子,但我所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姥姥们是出于无奈。这种无奈不是对女儿的无奈,而是对社会的无奈。“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句笑谈成了众多“双独”的“421家庭”的真实写照,更是无奈的文化力量的具体体现。
  
  审核编辑:江南忆雪   精华:江南忆雪

上一篇: 《 挑灯夜读识韩非

下一篇: 《 男人是座山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江南忆雪:
很真实的体会,才写得出这样的文章。如文清言,我的外孙女出生第31分钟开始,养育的责任就到了我肩上。前30分钟在婴儿室没有抱出来。宝宝第一顿奶粉是我做姥爷的喂的。直到今天,她第一个要找还是外公。这是一种中国式现象。文清的这篇文章让人感触颇深。推荐精华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兰玲

    姥姥带孩子似乎也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单位有几个姥姥,包括我认识的一位大姐,因为上班,不能天天带着孩子,但是每逢周末,女儿女婿必会带着孩子回来。而姥姥们也都乐意这样做,做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会让自己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女儿若是带着孩子带着女婿回来,又会是一种莫大的慰藉。某种程度上说,带孩子也是姥姥们的期待。我认识的那位大姐,原是特别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的,现在仍然是,但是把周末两天都留给了外孙女,她说照顾她陪着她玩是最大的乐趣和幸福。我没有当姥姥的命,可是我真的想做一个能照顾孙子的奶奶。不管怎样,年轻人的经验总是不足些,还有这个社会的压力,也会让他们不堪重负。

    2014-12-04

    回复

    • 文清

       是的,老人喜欢看孩子,是一份快乐,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奈。现在的年轻父母的各方面压力太大了。老人为他们带带孩子,也算是为他们减压吧。感谢兰玲的留言,请上午茶!

      2014-12-04

      回复

  • 落叶半床

    的确这也是现状。个人的力量毕竟无力和整个大环境抗衡。不过文清说的对,哪个时代都有哪个时代的无奈。

    2014-12-03

    回复

    • 文清

       感谢落叶的关注!是这样的,我们改变不了时代,只能跟着时代走了。

      2014-12-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