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我的二叔

我的二叔

作者:江南忆雪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12-06   阅读:

  
  二叔直接去了北京。那时候,我已经从四川调到了苏州,在父亲身边工作和生活,也有了孩子。父亲去了北京,他们母子、兄弟在北京重逢。然后,父亲、二叔、母亲,还有二奶奶,又一起回到苏州。二奶奶是苏州人,几十年没有回来过,她思念自己的故乡。
  我也就见到了二叔。二叔长得太像父亲了,只是比起父亲,还是略微会高些。二奶奶说,我也和他们很像,其实就是他们兄弟两个都极像自己的父亲。我想起小时候,爷爷也曾说过,我很像他。
  二奶奶把我拉到二叔身边,笑盈盈却又含着泪花,问大家:“你们看他们像不像父子?”
  母亲也笑着对二奶奶说:“老太太,你亲儿子给你生了一个亲孙子,二个亲孙女,下次带来给你看。他们肯定更像。”
  谁知道二奶奶却摇摇头,回答:“治华带来照片我看过,他们一点不像他,都是像妈妈的。还是我们晓燕更像一点。”
  然后,二奶奶把我女儿抱过去,说:“连毛毛都有点像。”
  父亲笑着说:“那好,就让叔爷爷抱上毛毛,和晓燕一起拍一张照片。”
  二奶奶很高兴,点点头,说:“他们祖孙三代先拍,然后我也和他们一起拍,还有继新。这样也是四世同堂了。”
  父亲拿出相机,先给二叔、我,还有女儿毛毛拍了一张,接着又拍了一张四世同堂。
  拍好照片后,母亲对二叔说:“治华,你要让儿子抓紧了。老太太在想四世同堂了。”
  二叔笑起来,指着怀里的毛毛,说:“嫂子,母亲已经四世同堂了。我大儿子还小,才18岁,要等几年了。”
  二奶奶也笑,说:“不急、不急,你下次带他们回来我看看就知足了。重孙女我已经有了,晓燕从小是我带大的,他女儿就是我亲重孙。”
  二叔对我说:“老太太喜欢你。自从恢复通邮,每次信上都会写到你。”
  我也笑着说:“二叔,我也很小就听老太太说起你。恐怕我是我们兄弟姐妹最早知道有个二叔的。”
  二奶奶接口说:“是这样,晓燕5岁就知道你在台湾。文革时候,要不是他带人来保护我和你大娘,我们两个还不知道会被赶到哪里去?治华,你侄子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你兄嫂也是重情重义的人,没有他们这些年的庇护,你娘亲早就活不到今天可以看见你。”
  说着,二奶奶流泪了。
  女儿毛毛在二叔怀里探出身子,用小手去给老太太擦眼泪,说:“老祖宗别哭、老祖宗,毛毛给你擦眼泪。”
  二叔也流泪了。所有人都有些泪汪汪。
  二奶奶从二叔怀里抱过女儿毛毛,亲亲她小脸,说:“老祖宗不是哭,老祖宗是开心笑出了眼泪。宝宝,你给叔爷爷表演个节目好不好?”
  女儿马上说:“好的,我为叔爷爷准备了好多节目。”
  二奶奶放下她。毛毛站在二叔面前,大家围坐着看她表演。
  自从女儿知道了过几天叔爷爷要从台湾回来看我们,她就开始很认真准备节目。女儿小时候能歌善舞,她还学过电子琴。那天,她表演了舞蹈、唱歌、电子琴演奏,还有古朗诵。
  二叔对一个不过5岁的小姑娘,有如此才艺叹为观止,不断夸我教育有方。二叔从事教育工作,深感教育对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二叔尤其欣赏女儿在古上的表现,他说:“我小女儿已经十岁了,都不会背这么多唐。”
  二奶奶对他说:“你要教啊。养不教父之过,这个道理你比我懂。毛毛是他爸爸教的,他爸爸喜欢古诗,就是因为你哥哥喜欢嘛。”
  二奶奶有文化,不是文盲,而且很有一些文化底蕴,喜欢苏州评弹,还会被几句唐诗,比如张继的那首《夜泊枫桥》。二叔点点头,对她表示回去一定加强这方面教育。
  二叔却在女儿选择的电子琴表演的曲子上,表现出来明显的政治倾向。
  毛毛一共弹奏了三支曲子,一支是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一支同样也是名曲《爱丽丝》,还有一支是《北京的金山上》。二叔很欣赏前面两支曲子,而且夸奖毛毛的电子琴表现力非常不错,只是对第三支曲子却提出了质疑。当然这个质疑的对象并不是我,而是父亲。
  二叔问父亲:“你们共产党对这么小的孩子就灌输红色思想吗?”
  父亲笑着说:“怎么,国民党就不对下一代实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二奶奶一听就生气了,说:“你们两个是亲兄弟,别在家里给我讲什么党派!我就知道你们是至亲的骨肉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们身上都是留着严家的血!”
  我赶紧出来打圆场,哄老太太开心,说:“老太太,您别动气。我们知道自己是严氏后人,是太祖父十八太公的嫡系对吧?”
  二奶奶拍拍我的手,说:“还是我孙子懂得哄我开心。”
  女儿跑过去拉住二奶奶手,说:“还有我,我也懂。”
  二叔大奇,弯腰问女儿:“乖乖,你告诉叔爷爷,你懂什么?”
  女儿竟然老腔老调地说:“我懂啊,我们家本姓严。故乡是南浔,爷爷叫严治中、叔爷爷严治华,爸爸叫严鹏。不过爸爸的名字是他自己改的,他说,人要认祖归宗。”
  二奶奶又要流眼泪了,二叔的眼睛也再一次湿润起来。父亲和母亲都在用意外的眼光看着我,搞得我有些不知所措。
  妻子感觉到了气氛的异样,连忙去拉开女儿,说:“小孩子懂什么?不要乱说话。”
  女儿却不服气,扬起小脸说:“我怎么就不懂?我也有两个名字、两个姓。”
  二叔问她:“是吗?那你告诉叔爷爷,是哪两个名字、两个姓吧。”
  女儿一本正经扳着手指说:“一个姓乐,叫乐慧。还有一个姓严,叫严翌。乐慧是爷爷起的名字,严翌是爸爸起的名字。”
  二奶奶乐坏了,抱起她拼命亲着,说:“好好好,我严氏后继有人。”
  我继续用调侃缓冲气氛,“老太太,严氏本来就后继有人,您看我爸和二叔俩名字:治中、治华,合起来就是治理中华。还有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现在就是在酝酿第三次握手,所以二叔才能从台湾回来看您老人家。咱们家先来一次国共合作,接着就是严氏鲲鹏展翅,大展宏图了,然后就是翌日更辉煌!”
  二叔大笑,指着我说:“你还真是文科生啊,果然有乃父之风。”
  一家其乐融融,大笑起来。
  二叔要去南浔拜祭严氏祠堂,用的就是女儿刚才说过的话“认祖归宗”。
  起初父亲有些疑虑,毕竟他和母亲都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
  我说:“二位高堂思想不够开放,跟不上改革形势需要了。我们是严氏子孙,认祖归宗是很合情合理之事,共产党一样讲亲情。”
  我说服了他们,一家子兴高采烈,找了个面包车,浩浩荡荡回乡了。
  到了南浔,找到位于辑村的严氏祠堂,看着这种破烂不堪的凄凉景象,二叔又感慨起来。
  幸好陪着来的堂叔,说:“我们已经计划重修祠堂了”
  父亲主动问:“是不是在筹款?”
  堂叔点点头,父亲马上表示:“我和治华一起捐,等回去就办这件事。”
  二奶奶在旁边连连点头,说:“这就对了。炎黄子孙不能数典忘祖。”
  我第二次见到二叔,是二奶奶的90大寿。时光已经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
  二奶奶很健康,却毕竟已经90了。我们不想她太过疲劳,就没有再安排她南归,所有人都赶回北京为她做寿。二叔领着二婶,还有我的堂弟妹,一家子也从台北赶来。二奶奶看着自己膝下儿孙满堂,满头的银丝乐得都在颤动。
  她含泪说:“可惜你们父亲和大娘没有我这个福气。”
  我亲奶奶走的早,1972年就去世了,走的时候我还没有娶媳妇。我想她也是年轻的时候生活不尽人意的缘故吧?
  我赶紧过去哄老太太,说:“老祖宗,咱们今天说点高兴的。您看着满屋子的儿孙,多好。儿子媳妇两对,孙子孙女一堆,还有这么多重孙,您老好福气啊。要开开心心活过一百岁。”
123
  审核编辑:下寨龙池   推荐:下寨龙池

上一篇: 《 川妹子

下一篇: 《 挤进了窗户的那枝梨花

【编者按】 短篇小说主编   下寨龙池:
从一个人身上折射处时代的变迁,大时代,小人物,小人物,大时代。同时,父辈和子辈观念的冲突,思想的交锋,也影响着人物命运的走向。这个更象是散文,作为小说,还可在琢磨。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