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鸽起舞·情系蓝天

作者:江南忆雪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12-08   阅读:

  
  这8羽幼鸽将参加次年春季的1000公里选拔赛,大致会有4-5羽出线,其他信鸽都会折损在途中。归巢的几羽还要参加本年度秋季的1000公里决赛,因为是已经飞过千公里的优秀信鸽,秋季决赛的折损率不会太高。
  剩下的3-4羽有过两次千公里归巢资格的信鸽,才能送去参加第三年度的超远程大赛。一般而言,有机会参加的这几羽优秀赛手鸽,能够归巢已是奇迹了。
  我参加那年的兰州赛,一共有4羽两次千公里归巢的优秀赛手鸽,是两雄两雌,结果只有一羽瓦灰雄鸽顺利归巢,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其余三羽当年全部折损,有一羽雌鸽在第二年春节归巢。应该是途中被俘,是逃回来的。
  那羽获得第五名的雄鸽1600公里距离,飞行了10天时间。信鸽夜晚一般并不飞行,所以实际使用时间应该是5天,也就是120小时,平均时速仅有13公里左右。但是,同样是这羽雄鸽,在参加前一年的秋季千公里决赛时,虽然只有前35名的成绩,却是当日归巢的。按照实际飞行时间计算,一千一百公里用了11小时,刚好是100公里的时速。足以见得千公里前十名的成绩该有多快?
  可惜在市场上,一羽千公里的冠亚军售价也不过一两百元,而一羽2000公里的归巢鸽至少可以卖到500以上。我这羽1600公里兰州第五名,就曾经有人出价800元求购。正是这样的认识误区,导致了鸽友都在追逐超远程归巢,而放弃了对千公里之内速度的追求。
  培养一羽赛手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从选种、交配、孵化,直至幼鸽的训练,以及平时的喂养与管理,都需要非常严格的科学态度。当初自己感觉并不明显,反而是自己退出了之后,重新回忆与总结更清晰地看到了问题所在。
  为什么国内前几年的信鸽业成绩不好,关键不是信鸽的素质,而是养鸽人的素质。前些年参与饲养信鸽的大部分鸽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就势必导致了片面追求超远程和经济利益,忽视了科学管理与科学育种。
  在当年我是属于比较注重科学饲养和管理的,相对而言成绩也就比较稳定,尽管个人名次并不是十分显赫,可是我培育的品种,却可以在许多鸽友的鸽棚中取得相当骄人的成绩。
  我是非常看重种鸽引进的,曾经先后从苏州鸽市和上海、扬州、无锡等地引进过一批优秀的千公里速度型赛手鸽,或者它们的直系子女,也引进过几羽2000公里以上的赛手鸽和它们的直系子女。然后与本棚自己培养的赛手鸽做杂交选配,产生新的优秀种鸽和赛手鸽。
  选择种鸽不仅看成绩、血统,更加重要还是这羽信鸽自身的良好条件。不如:我们判断一羽信鸽是否优秀,你看到的证书是否真实?信鸽自身的很多秘密都会告诉你。
  一羽优秀的赛手鸽,抓到手里的感觉就不同。
  第一,它沉稳,不会在你手上无谓地随意乱动挣扎,而是安安静静保持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像一个随时准备出征的战士。
  第二,如果你拉开它的羽翼会很柔软,它不会拼命挣犟,但是是当你轻轻放掉之后,它又会用闪电般速度收拢自己的羽翼。
  第三,它的胸肌非常发达双肩宽厚,有着明显地长期飞行后的痕迹。
  第四,它的腹部、腰部、以及后档收得非常紧凑,富有弹性和韧性,如果你用手压它的背部,会感觉非常结实。
  第五、它的爪子抓握力度非常出色,站立十分稳定,腿部肌肉有弹性,随时可以弹起。
  除去这些,最关键是它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在信鸽所有自身条件中最重要的是鸽眼,因为只有优秀信鸽,才会有出类拔萃的鸽眼。
  鸽眼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砂眼,一类是黄眼。曾经有很多鸽眼对此会有偏爱,甚至误区,认为某一种不如某一种。根据我的经验和分析,无论哪一类都可以产生好成绩,鸽眼的好坏,和哪一类鸽眼无关。
  真正决定鸽眼品质的是鸽眼的瞳孔和眼砂。一只优秀的信鸽的鸽眼,不仅明亮、有神、灵动,而且瞳仁收缩快捷、敏感,收缩的幅度也比较大。具体说就是好鸽眼的瞳仁可以扩张到极致,几乎覆盖全部眼睛,有可以收缩到极致,只有一个微小的点。瞳孔放大,使得这羽信鸽可以具有夜视夜航的能力。大幅度放大的瞳仁,让它可以看清黑夜的物体,大大减少在夜晚受到伤害的几率,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夜间飞行,不仅提高归巢速度,又减少天敌和人为伤害。可以极限收缩的瞳仁,保证了信鸽在强光刺激下不会迷失方向,甚至可以逆光飞行。这同样会大大提高它的全天候飞行能力。
  眼砂是信鸽识别物体的重要特征,其实,信鸽鸽眼中的眼砂,就是血管的凝聚造成的一种特征。信鸽在高强度用眼过程中,会导致眼球表面的毛细血管迅速扩张和收缩,这种不断运动的结果,就会在鸽眼的眼球上留下一层层血砂。这些血砂的粗细、均匀程度、分布方向、上下的层次、厚度,都会告诉我们,这羽信鸽翱翔蓝天的阅历和成绩。
  当然信鸽归巢不仅靠眼睛,很有信鸽大脑中的定位磁场,在信鸽的脑丘体中,有一块神秘的磁体物质,它可以利用地球两极的地磁反射到它脑丘体中的感应,来确定正确的航向。这一点眼睛是无可置疑的科学论断,因为再好的鸽眼也是不可能超过100公里的。
  信鸽的这些优秀品质并不仅来源遗产基因,同样和日常的飞行训练有直接关系。所以当一羽赛手鸽从雏鸽成长为幼鸽之后,就必须做飞行和导航的强化训练。那时候,我几乎每天清晨都会驮上一笼幼鸽,骑自行车数十公里,做放飞训练。一般是飞阶段进行的,因为鸽龄不同,要求也不同。一般三个月的幼鸽,放飞从10公里开始,三天一次,一个月后改成20公里,两个月后40公里,每周一次。准备参加比赛的选手鸽,在赛前的两个月要强化训练。两天做一次30公里放飞,直到比赛前半个月停止训练。
  除去以上的训练,就是是日常管理了,包括精选饲料和增加微量元素,使用干净的饮水,清理鸽棚等,没有这些保证,信鸽不会有良好的体格,又怎么会取得好成绩。
  每次赛手鸽出征,是养鸽者最兴奋的时刻。他们就是你的战士,是在你指挥下出征沙场的勇士。你送它们出发的心情可以想象是怎样的激动?
  我参加过几次放飞,在放飞的现场,你看见成千上万羽信鸽同一时间冲出鸽笼,飞上蓝天后,在出发地点盘旋数圈后,朝着既定方向展翅而去,那简直就是有气壮山河的感觉。
  在家里,守着鸽棚等待归巢的战士,那种心情复杂而微妙。一点不夸张,随着你心中预测时间的临近,可以听见自己“怦怦”的心跳。你翘首蓝天,望着某个它可能出现的方向,紧张、激动、刺激……突然,远方出现一个小黑点,很快飞近了。你会一眼在蓝天下认出,是它回来了!
  你会忍不住欢呼、雀跃,像个孩子般大笑,说不定会随手扔掉了刚刚端在手里的茶杯。然后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盯住它所有的动作。
  你看着它从高空急速下降,一直落到自己家的屋顶,甚至直接落到鸽棚上。然后收拢羽翼,环顾四周判断自己降落的正确性。当它确定是自己熟悉的温馨的家时,它会飞下屋顶,或者直接走进鸽棚。然后回到自己的窝里,那里还有翘首期待它归来的爱侣。
  请你记住一对信鸽,绝不要将夫妻双双送上征程。只有爱情才是信鸽急于归巢的最强源动力!
12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上一篇: 《 我的奋斗

下一篇: 《 情系山羊溪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简直看到了养鸽大全,怪不得取名为伴鸽起舞。作者详细地讲到了怎样的种鸽才是上乘,挑选它们繁衍后代的不易。谈到了信鸽,怎样的才算好信鸽,和人们挑选信鸽的误区,当然还有信鸽参加比赛的各种细节。更为有趣的是养鸽的过程和参赛的心情,那真是有笑有惊,更有无尽的快乐。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文清

    喜欢鸽子,却不了解。文章让我知道了关于鸽子的许多。谢谢!

    2014-12-09

    回复

  • 沁芳闸

    学习,学习。看完此文,竟好象有所了解了,以前我对鸽子是一窍不通的。

    2014-1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