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衫背后的猜想

作者:木伯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02-16   阅读:

    经过一件小事,我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小瞧现在的孩子了。岂止是不敢小瞧,简直都要五体佩服了。

  要说这件事,实在很小,简直不值一提。过完年,陪着老婆去朋友家串门。女人们说的热闹,就更显得两个男人在一旁的冷清。好在朋友家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儿正在赶作业,才有了一点说话的由头。

  朋友拿起女孩的作业本,上面是女孩写的一段《一件珍贵的衬衫》的读后感。女孩不让看,爸爸偏要看,父女俩就争执起来。当然最后还是看了。

  女孩的作业,书法很漂亮,写的很整齐,首先得到了爸爸的表扬。按说这样的作业,本来没什么不好让人看的。直到最后才明白女孩不让看的原因。

  女孩说,这东西全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写的,里面全是假话,没一个字是真的。不这样写不行,这样写了又难受,所以就不愿让人看。

  听女孩这样说,倒是勾起了我们俩的兴趣。于是,女孩就停下来,不再写作业,而是开始了一场三人对话。

  先说读后感的原文,相信大家都知道。说的是1972年“我”骑自行车插进快行线被周总理的车挂了一下的事。这篇文章一直是中学课本的必读文章,到现在几十年过去还是如此。这篇文章已经成了长青不衰的经典。虽然自己当年没学过,但现在不必再看也都记得故事梗概。

  至于女孩写的读后感,我们俩都仔细看了一遍,觉得也没什么。无非是“总理慈祥,亲切关怀,和工人阶级心贴心”一类的话,总的感觉是:循规蹈矩,语句通顺,感情充沛,不拿满分也能拿九十九。

  没等我们看完,女孩就自己说起来了:她说,这玩意就是是书上抄一些,网上搜一些,真的没一句真话。不说读后感是假的,就是故事本身也未必就是真的。

  看我们没反对,她就自顾自的接着说。

  “首先,总理出行都要警车开道,怎会有自行车同行?其次,自行车跨入快车道,剐蹭的责任在自行车,为何汽车要担责?再次,“后背蹭破一点皮”只要“回家上点药”就行,结果却是“专人专车到医院检查就诊”,这是不是小题大做?可以肯定医疗费一定比衬衫贵得多,这医疗费谁出?就算是总理出也一定是慷国家之慨!再再次,“我看见总理唰的拉开窗帘”,这显然不符合领袖出行安全规则,至少说明总理也违规了。最后,“他们让我到交通队谈情况”这事要是放在现在,一定不会是“总理派人送来一件新衬衫非要给我穿上”,而是“警察端来一杯冷茶我不得不喝两周”了。至于“四年多来我一直精心收藏着这件珍贵的衬衫没舍得穿一次”,就更未必是好事。没准这衬衫会像喜来乐收藏的黄马褂,也惹来一身杀身祸!就算完全不是这样,“一件衬衫”和“平易近人”,“深切关怀”,“无产阶级革命家本色”又有多少关系?从一件衬衫拔到这么高,也太扯了吧!要说这故事,完全是颠倒对错,模糊是非,无理拔高,胡诌白咧!…….

  两个大人就这样听一个小姑娘口无遮拦说的吐沫横飞,一时间竟丈二和尚,无从插口,简直下不了场了。最后,还是父亲傻笑了一下出来打圆场:“这小家伙人小鬼大,你哪来这么多道理?还是少说两句吧,能拿高分才是硬道理。”女孩对着父亲扮个鬼脸,不再说话。我们俩也趁机逃离了出来。

  从朋友家出来,还在想女孩的话。不能说女孩说的对,也不能说女孩说的不对,严格说她说的这些其实都只是猜想,只是这些猜想太有可能,也太符合逻辑了。显然不能把四十年前的事放到现在来看,就如同不能把《背影》里横穿铁路的父亲,也感叹一番一样。但就算当时这事完全属实,课本大概还是很难与时俱进。现在知道我们曾经熟悉的很多课本里的课文,其实都是经过高手仔细净化过了的净本,但这净化的过程真的是对孩子的保护吗?进一步说,如果课本可以净化,那么历史是不是也可以?而经过了几番净化了的历史,自然也就只能成为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任人欺凌的妓女了。而现实是,我们早已习惯了脂粉下的美和包出来的笑,而丝毫没了对卸妆后的想象和赤裸着的真实的追求了。

  好在现在的孩子,再不是当年的我们。他们敢于质疑父母,敢于挑战老师,就是课本的内容,都有了这么多的猜想。这实在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好事。如此下去,接着就可以想象,等她再长大一点,在看完三大战役的丰功伟绩后也许会再猜想一下大江大海的悲壮,在读完毛泽东思想的伟光正以后也许会顺便学一下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荒谬,在崇拜于神十玉兔熠熠闪光的同时也许会纠结一下粮食卫星和三年困难的哭号绝望,再然后,就自然会对“包子铺的红线”嗤之以鼻,会对“正定旧衣服拼的褥子”不屑一顾!而再然后,就会重新审视那些一直供人跪拜的神灵,验证一下他们是否灵验,并由此重新认识自己的身高,找到自己本来就该在的所在!

  于木鱼宅

  2013-10-22

  
  审核编辑:吟湄   推荐:吟湄

上一篇: 《 【红尘有你】爱情也有冬天

下一篇: 《 短文两篇

【编者按】 执行站长   吟湄:
当一个民族,习惯了假大空式的说教,这个民族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文革的灾难是一场民族思维惯性的总爆发,未必是一二个人的决策错误就可以造成的。我们要敢于听质疑的声音,就像这文中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往往是被孩子识破的。只可惜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媒体,处于这样的惯性思维中,难以自拔。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东方玉洁

    继承并发扬人云亦云的标准答案方式,有创造性的生活,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

    2014-02-17

    回复

  • 吟湄

    问好木伯兄。

    2014-02-16

    回复

  • 瘗花秀士

    直到现在,人到成年后依然会继续受骗和骗人,不如此是混不下去的。

    2014-0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