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擂台】丧事新办

回乡见闻

作者:姚大小姐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5-01-20   阅读:

  
  常年在外打工,趁着有时间回家看看。这次这个小长假,真是让人苦笑不得。
  “老三,回来了。”
  “张叔好,您这是要去哪啊?”看到邻里乡亲,微笑着和大家打着招呼。
  “这不,前街房老刘头去世了,去看热闹的。”
  老三直汗颜,人家办丧事有什么热闹好看的。
  张叔笑呵呵接着说,“老刘头的儿子女儿都在城里工作,有钱人,这不请了两家艺术团,都唱了两天了,今天最后一天,明天上午就出殡了。听,开始了,很有意思的,一会去瞧瞧。”
  张叔和老三挥挥手,往声源处赶去。
  可能离得不是很远,音响声音很大。我靠,居然是向天再借五百年。
  回到家里,和父母闲聊会,坐在屋里都觉得震得慌;“爸,他们就这样闹了几天,就没人管?”
  “三儿,这可是丧事,现在红白喜事都这么办,都能理解,你别想别的啊。”老父亲生怕这个从小就爱惹事的儿子闹出点啥来。
  老三摇摇头,表示答应父亲。
  “农村没啥娱乐,这也算热闹下。什么唱歌,唱戏,魔术表演,杂技表演之类的。你没事出去遛遛,妈在家给你做好吃的。”母亲继续说道。
  老三闲着也是闲着,家里没有安装电脑,没有网络,还怪无聊的,这次一定要教会父亲母亲学习下。好给家里装一台,心理盘算着,脚已经迈出院落。
  没有走太近。看着用大车搭建的舞台,上边的人浓妆艳抹跳着舞蹈。里面灵棚里还有两个哭天抹地的妇人在那,哭喊着:“我的老父亲呢啊,您怎么就这么走了啊?还没让你多享福气呢啊!”
  “这是女儿吧,看来和父亲感情挺好的。”老三对着身边的邻居李哥说。
  “才不是呢,那是专业哭场的,一天给一百五。”李哥回复到。
  老三有点无语,现在到底是什么社会呢?什么职业都有?
  “咱们这办丧事都这么办?”
  “你常年不在家不知道,这家有钱,平常人家就请一家艺术团,唱一天。老刘家儿女有钱,请了两家的,老刘头生前哎听戏,请了一家唱戏的,又请了一家唱流行和杂耍的。听说哪家唱的好,多给两千。”
  “哦?”
  “呵呵,很有意思是吧,唱的好的一天给一万,唱的不好的那方给八千。三天半呢,算算还真不少!”
  “是不少,可这有什么用啊,听我爸说晚上闹到半夜十二点呢。”老三不太理解,也不赞同这些人的做法。
  “呵呵,你年轻经事少,这农村的事知道的又少,慢慢就了解了。”
  听李哥这么说,老三不在言语,呆了一会就回家了。
  晚上还是照样,什么小苹果,水晶,什么红灯记,花为媒的。唱的不亦乐乎,大约11点左右就停止了,闹得老三一夜也没睡好。
  第二天起来,听说隔壁村的小杨家又闹事呢。一问才知道,年轻的小杨也是放假回家,不知道怎么回事,晚上睡不好,打了110,来人阻止了老刘家的闹场。今天刘家儿子不干了,把小杨一顿揍。
  “呵呵,还真是热闹啊,那小杨怎么不打镇派出所的电话呢。离得这么近,也好出警啊。”
  “谁管这闲事啊,派出所就那两人值班。再说也乡里乡亲的谁家能没个事?”
  老三再次感叹,还真有和自己一个脑子的,只是自己没有付出行动而已。这次回家,还真是不小的震撼。
  审核编辑:衣零   推荐:衣零

上一篇: 《 【小说擂台】最近的人

下一篇: 《 【小说擂台】车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衣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可是还有一部分人,假借自己有钱来大操大办红白事。作为一个孝子,大操大办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文中子女操办丧事的做法却让人汗颜。我们常说“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他们等待的也许就是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而已。看了这部作品,让人不寒而栗!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4

  • 白玉兰

    看了让人很无语的事情。表面上可能可以用孝道、习俗、传统来理解与形容这些事情,实际上是封建愚昧的祸根。时代在进步,我们应该摒弃陋习,传承优良习惯,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够进步与发展!

    2015-01-29

    回复

  • 五出眉心

            不错,借“我”的一次回家度假,亲眼目睹了一出白事的闹剧,再现了乡村的遗风陋俗,反映了社会上仍存在愚昧落后的一面,也反映一些不之人借机敛财,借机给人看,好像世界上除了他就没有孝顺的人了,他家最阔绰了!讽刺性很强。
            我们这也有这种人。活着不孝,死了乱叫,最是痛恨这种人!
            什么素质?扰得四邻不安!
            
            姚大姐辛苦,眉心问候了!

    2015-01-21

    回复

    • 姚大小姐

       恩恩。我有时候都觉得和社会格格不入了,是太愚昧,还是钱多烧的?

      2015-01-23

      回复

    • 五出眉心

              就是太愚昧,太虚荣,不內敛,不涵养,不探求真谛,只知攀比与炫耀!

      2015-01-23

      回复

  • 西部井水

    哈哈,我们咸阳也是这样,有钱人过白事请哭丧的,哭着唱着喊爹妈,很好笑。但这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春秋战国时,孔丘孔圣人家就是有名的哭丧户,谁家死了人,就全家老小一起上,帮人哭丧挣钱,没办法,也是生活逼的。

    2015-01-20

    回复

  • 东方玉洁

    老百姓都有个常识:哭得最响,最会数啰的一般都不孝。这话很有道理,真孝子往往是哭得无力,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平时不孝的却会大出风头。这样大操大办的,多数都是生前没有尽孝。邻居们还能看不清吗?

    2015-01-20

    回复

    • 姚大小姐

       哈哈,我当时就觉得这哪是办丧事呢,愚孝?老人走都走了,干嘛还闹腾大半夜不让人睡觉啊,死了让别人唾弃,不知道的还以为儿女是欢送呢?不过有些人家还是挺文明的,到晚上7.8点就结束了。

      2015-01-20

      回复

  • 衣零

    问好作者,看了这篇小说感觉痛心疾首,文中的讽刺意味可想而知,这样的丧事伤的不仅是乡亲们的心,还有中国传统的“孝道”。小说选题新颖,构思独特,只是文中尚有个别错字,是很好的一篇微小说。

    2015-01-20

    回复

    • 姚大小姐

       我想说,这是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身边,现在农村都是这样红白喜事都办的风风光光的,我一开始也不理解。甚至很反感。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2015-01-20

      回复

    • 衣零

       真实的事。我只想说,生活本身比我们创造的情节和巧合还要让人不可思议。花钱买哭是一件多么荒唐和可笑的事情,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到头来就变成了一种攀比和炫耀,真让人寒心!

      2015-0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