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休闲小品 > 吃字当头

吃字当头

作者:文清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5-02-04   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无论到何时何地,中国人向来把吃做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又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对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吃,在实行简化字前是写作“喫”。字典上还可查到不少,如食、服、啖、茹、嘬、撮等,还有方言中还在用的噇、馕等大人骂小孩的说法,与“用”相连的词语“用膳”、“用餐”也是吃的意思。字典上对“吃”解释为: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吃,是一个最普通的说法,细分却是有好多讲究。对液体的东西,最常用的吃法是喝,另外还有饮、吸、呷、咂、啜、歠等;对固体的食物,要经过咀嚼才可咽下,吃的过程才算完成;另外,吃,在咬不动时就需要啃,啃不动时只能舔一舔,如果有汁,可以吮两下。
  吃,是人的本能,也是维持生命的第一需要。这就说明吃是人的头一件大事。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在《汉书·郦食其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天,指关系生存的首要条件。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一年四季离不开吃。立春吃春饼、春卷,立夏吃糯米饭,立秋吃饺子,立冬吃火锅;每逢佳节离不开吃。除夕夜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头肉,清明吃鸡蛋、馓子麻花,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有点意义的日子离不开吃。如头伏饺子二伏面,冬至馄饨夏至面。四时离不开吃,不同的方位,吃无处不在。你看:安徽甜,湖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宁夏河南陕甘青,又辣又甜外加咸;山西醋,山西盐,东北三省咸带酸;黔赣两湘辣与蒜,又辣又麻数四川;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数不一般……
  说到吃,自然离不开最基本的粮食。“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粮食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稳民心、平物价、保民生的特殊商品。2010年7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再次强调中央扶持粮食生产的力度不会减弱。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由于粮价上涨,已经在大约36个国家引起粮食危机。常言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居家过日子,没有了米面,心里就不会安稳。这几天我们这里洪水泛滥,灾区三天进不去车辆,灾民被洪水冲得无家可归,没衣没食。这时候的祈望是能有一口可以救命的吃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食物?现在灾区还在收拾洪水遗留下来的残痕,没有全面恢复重建家园的工作。现在灾民吃的食物还是救灾物资中的“方便面”、“压缩饼干”等。在灾民安置点的灾民,能吃到盒饭、馒头。现在灾民对吃的要求就是能“吃饱”就可以。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饮食文化,在古代是礼制的重要体现。人的地位高下、人格尊卑、趣味雅俗,以及相互间的亲亲疏疏,在宴飨铺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吃”,不只是糊口,也权力与富贵的象征。史载“桀为酒池糟,纵靡靡之乐,而牛饮看三千”。这正是帝王气派;到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帝国,慈禧太后一顿饭就要摆出一百二十八道菜,花费白银一百两;《红楼梦》中描写到的186种食物,食香伴随着书香扑面而来,精致的做法,也看出了富贵之家的排场。
  俗话说:忙忙碌碌一辈子,还不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实生活中的老百姓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这张嘴。不愁吃的人,不必为了生活去奔波,于是在吃的闲暇时间创造出饮食文化,吃变成了一件高雅的活动。历史上,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是以吃为喻的精明政治格言;蔺相如渑池会折冲樽俎,是在宴席上维护国家尊严的千秋传颂的精妙手段;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以吃夺权的精美统治技巧;跟赫鲁晓夫不比喝伏特加而比吃辣椒,是不伤和气而又略占便宜的精当外交艺术。在文学中的精神层面上,也可以用“吃”来形容社会现象。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课文,里面就有“在那吃人的旧社会”一说。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最利害的武器是精神胜利法,中国的历史也只有二个字“吃人”,吃在中国历史上占了一半。打了胜仗是把敌人吃掉了,被敌人吃掉了,说起来吃的还是自己,叫吃败仗,就是吃了亏,还认为是福呢。身体没有了,精神却是永存。
  吃字当头,一点不假。因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讲究吃的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吃了没有?”再翻开成语词典,吃字当头的成语会映入您的眼帘。看官请看:吃人不吐骨头、吃肥丢瘦、吃大锅饭、吃闭门羹、吃现成饭、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吃硬不吃软、吃哑巴亏、吃软不吃硬、吃力不讨好、吃惊受怕、吃喝玩乐、吃喝嫖赌、吃穿用度、吃一堑,长一智、吃粮不管事、吃里爬外、吃苦耐劳、吃不了兜着走、吃里扒外、吃着不尽……
  天天说“吃”,因而“吃”也成了口头禅。见面打招呼问“吃了吗”,谋生叫“糊口”,受雇叫“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受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了伤害“叫吃亏”,男女妒忌叫“吃醋”,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负担太重叫“吃不消”,犹豫不决叫“吃不准”,干不好叫“干什么吃的”,做事不力叫“吃干饭的”,爱管闲事叫“吃饱撑的”,窜门碰锁头叫“吃闭门羹”,意外受了惊吓叫“吃惊”,被人打耳光叫“吃巴掌”、“吃鲫鱼”,经受困难叫“吃苦”,犯法入狱叫“吃官司”……
  现实生活中,哪一天不是吃为主,哪一时不是食为先。“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吃,是我们生命中的头等大事,谁也不能马虎。吃,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感情。吃,不仅仅是生命的需要,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乡味和乡情是紧密相连的。饮食不仅仅是解决人的温饱,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文化名人更是个中高手,古有苏轼,今有洪丕谟、徐城北、朱振藩……关于吃的书蔚然成风,同一主题,不同风格,千面就有千般滋味,千般滋味又因千般经历。文化人吃出了专属于文化人的“味道”。其他国家似乎也不例外,美国名厨伯尔顿为了美食而去旅游,尝遍各种千奇百怪的食物。
  “民以食为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意味着吃饭是第一要务。邓小平1992年指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吃,吃饭是人生存的头等大事,是再日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它和“喝、拉、撒”并列并且排在第一位。所以说“吃字当头”,没错。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人生有味是清欢

下一篇: 《 男权社会里女人之间的贴身肉搏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大概再没有那种文字像汉字这样让人回味了,一个“吃”字洋洋大观,细淘起来深深浅浅地,多姿多样,真是“吃字当头”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