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风韵,绝世风华

作者:左木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5-08-01   阅读:

  
  纳兰容若,一个美得如一阕词的名字。或许,再无人能似他一般,一个名字就让人心神摇曳,甘心沉沦在《纳兰词》的情思清语中。这个男子,是三百多年前清王朝高贵的相国公子,多情的风流词客,在词卷中倾城,在词卷中绝世。
  纳兰在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只是,落寞、惆怅和忧伤始终绕在纳兰的笔尖,有人做过一项统计,在纳兰创作的340多首词作中,用“愁”字多达90次,“泪”字多达65次,“恨”字多达39次,至于“断肠”、“惆怅”、“憔悴”之类的词触目皆是。
  顾贞观长叹曰:“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聂先评价:“少工填词,香艳中更觉清新,婉丽处又极俊逸。真所谓笔花四照,一字动移不得者也。”陈维崧更是将纳兰与李煜相提:“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来看纳兰好友曹寅的一首:
  紫雪冥蒙楝花老,蛙鸣厅事多青草;
  庐江太守访故人,建康并驾能倾倒。
  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
  文采风流政有余,相逢甚欲抒怀抱。
  于时亦有不速客,合坐清严斗炎熇。
  岂无炙鲤与寒鷃,不乏蒸梨兼瀹枣;
  二簋用享古则然,宾酬主醉今诚少。
  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
  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
  交情独剩张公子,晚识施君通纻缟。
  多闻直谅复奚疑,此乐不殊鱼在藻。
  始觉书是坦途,未防车毂当行潦。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曹寅《题楝亭夜话图》
  而在纳兰逝世十年后,顾贞观又在楝亭新画上题叹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所以,许多世人知道的都只是这两句。
  纳兰的父亲纳兰明珠罢官在家看了《饮水词》之后,也不禁老泪纵横,叹息道:“这孩子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会这样不快活?”是的,纳兰,这个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满清第一词人,似乎比任何人都幸运,他仿佛带着上天所有的恩赐降生于尘世。
  出身天潢贵胄之家,是权倾朝野的权臣纳兰明珠的长子;写一手翩若惊鸿的诗词,却不是文弱书生,从小习骑射,被康熙钦点为御前侍卫;玉树临风,置身朱门广厦间,却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如明珠所说,他真的什么都有了,世人有的,他有了,许多世人苦苦追求却穷尽一生也寻不到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也有了。
  高贵的血统,显赫的家世,崇高的地位,一个爱他的妻子,一个仰慕他的小妾,一个至死不渝的红颜知己,一群志同道合的生死之交,一身傲人的才气,一生享不尽的富贵……一切的一切,都让世人羡慕不已。甚至,纳兰府也是在他逝世后才衰败,命运弄人,却也是这般眷顾他,让这多情的公子不必看到最后的繁华落尽。
  可是,拥有一切的纳兰,并不开心,《纳兰词》中,满是凄婉之句。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
  “人间惆怅客”,是纳兰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候,拥有了太多,反而会觉得一无所有,纳兰拥有的许多东西,偏偏是他不想要的,就像李文秀的那句话“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如此,又有什么办法。也如此,才有了自己的风骨。
  纳兰,为何会郁郁寡欢?《纳兰词》,为何会多愁多怨?
  一部分自然是因为情,青梅竹马的表妹进了宫,和妻子卢氏也只相守了三载,遇到的红颜知己沈宛却因门户之见不得相守。这一生坎坷的情路铸就了《纳兰词》中不少哀怨之句,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仕途官场带来的悲凉。
  可以先来看看纳兰的介绍。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满洲正黄旗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容若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看着这些记载,纳兰似乎拥有无上的荣耀,只是,这荣耀背后的凄凉与无奈,世人又看透了多少?其实,纳兰始终是处于政治漩涡中的,朝堂上的他,看似得意,实则失意。为何会如此?要知道原因,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纳兰的父亲——纳兰明珠。
  “纳兰其祖父尼雅韩随叶赫部迁至建州,受佐领职。在满洲入关过程中,积功受职牛录章京(骑都尉)。尼雅韩妻墨尔齐氏,有长子郑库,次子明珠。
  纳兰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早年任侍卫,徙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成为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人以“相国”荣称。
  他官居内阁十三年“掌仪天下之政”,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作为封建权臣,他也利用皇帝的宠信,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卖官鬻爵,被参劾,在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经历荣辱兴衰,有起有落。
  明珠妻觉罗氏为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第五女。有三子:长子纳兰性德,次子纳兰揆叙,三子纳兰揆方。后来,权倾一时的纳兰明珠,因为结党营私的罪名,被康熙罢黜职位,虽然又被复官,但从此不再受重用,抑郁而终。”
  你看,就是这样一位有“相国”之称的权臣,容若为明珠的长子,从出生起明珠就给他铺了一条很好的路,却也因明珠是权臣而阻了容若的仕途之路。
  中国古代的文人都是以科举入仕,入仕后文人大多是文官,向往的是翰林院之类的地方。骨子里把自己当文人的纳兰也不例外,只是没想到被康熙钦点为御前侍卫,成了武将。虽然纳兰短短时间内就从三等侍卫升为一等侍卫,还数次随驾出征、巡游,史书上说他“尝奉使塞外有所宣抚”,即康熙常派他到塞外巡视,安抚边关将士。但纳兰率真的诗性在混浊的政治中,只是徒增不快罢了。
  而且,康熙将纳兰钦点为御前侍卫,一个原因是欣赏他的才华,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出于政治的考量。纳兰明珠是朝中重臣,权倾朝野,对皇权已存在威胁,长子纳兰容若又才华横溢,聪慧过人,假以时日,绝对不会比明珠差,即使容若没有明珠那样的野心。
  这样聪慧的一个人,若不带在身边好好看着,反而放到六部去磨练,待有一日羽翼丰满,再加上明珠在朝中的势力,对皇权来说可谓是极大的威胁。八岁登基,深谙帝王之术的康熙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将容若钦点为武将带在身边,不仅可以使他更少的接触朝政,而且是对明珠的牵制,毕竟长子在皇帝手里呢,明珠再怎样权倾朝野也不敢轻举妄动,“伴君如伴虎”,明珠很清楚这句话。
  所以,康熙对容若,明是亲近,暗是挟持,对纳兰家族,看似提携,实为打压。聪慧敏锐的容若,又怎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端倪,只是,知道又能怎样,连他的父亲也无法改变,所以他能做的只是顺从皇帝的安排。
  当然,康熙看重纳兰,或者说亲近纳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纳兰在当时文坛的影响。纳兰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纳兰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康熙在亲近纳兰之前,纳兰就已名满天下,在文坛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当时文坛的影响很大。一个王朝的统治,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是不可少的,而正好有纳兰这样的才子在,身为满族贵族,却与不少汉族文人结交,康熙需要的,正是他这样的人。
12
  审核编辑:沁芳闸   精华:沁芳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说到底,他只不过是个可怜人。结尾点睛何其妙也,容若的故事很多人都读过,这样的长文字也有人写过,可就是没人说他只不过是个可怜人。容若心事谁人知?那是因为他的可怜无人知晓。他不能找人诉说,因为康熙帝顾忌他的家族从不重用他,让他的抱负不能施展。他不能找人诉说,他有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表妹被选进了宫,从此生死不复相见。他不能找人诉说,他必要等到卢氏去世后才发现一辈子最爱原来一直在身边,余下的时光将全部用来思念他。他更不能找人诉说,在顾贞观给他找了沈宛做外室后,因为他的不能做主让沈才女尝尽心酸。幸好,他还有梁汾,有了这个一辈子的朋友相识相知,他才不会只有凄凉。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文清

    非常喜欢纳兰的诗词,朋友的文章分析的如此之深,佩服,学习了,请茶!

    2015-08-02

    回复

  • 喻芷楚

    分析的到位,看来花了不少功夫,赞

    2015-08-02

    回复

  • 沁芳闸

    他虽可怜,幸好有顾贞观相陪。只是梁汾在他逝世后,每每想起他,不免涕泪交流。

    2015-0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