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印象:她被文学撞了一下腰

作者:瘗花秀士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5-08-24   阅读:

  
  璧合子走上文学之路纯属意外事故。作为理科生,数理化才是她的强项,甚至英文都可能好过中文。上学之时她就对语文深恶痛绝,实在不明白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些碎尸案现场似的东西到底有何意义,加之小时候被家长逼迫着写日记写作文,更对作文产生了由衷的生理厌恶,在十九岁以前,她认定自己今生与文学绝对没有任何交叉的可能。
  跟所有网络写手一样,她的文学之路也是从文学网站开始的。十九岁那年,有人提醒,没事做何不去网站写文章?于是她便懵懂无知地闯入了文学的园地。
  网络写手跟现实中的文学作者的区别是:对文联作协这些相关机构一无所知;对中国文学现状与风向知之甚少;与身边从事写作的人素无交往。在结识一个重要朋友之前,她对文学的了解与众多小白并无区别,在那时,她的阅读范围无非是郭敬明、安妮宝贝以及其他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偶尔接触到的余华、余秋雨和莫泊桑算是最高级的了。好在她还比较善于编故事,不清楚的地得定状补更不知道复句和句群却能把故事用个性化的语言讲述得较为清楚与曲折,于是几个月之后就在一个几百万人的网站上具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也不时在一些省级读物上发表文章。
  这时她也许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文学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她觉得在网站和杂志上写这些情感故事,只是一种比较时兴又有趣的玩法。兴趣是关键,驱使她把这个爱好一直保持了下去,哪怕是后来远离了喧嚣浮躁的网络,再没有如潮水般来去的吹捧者。
  璧合子接触到纯文学时并不算太晚,大概是在不到二十一岁的时候,一个朋友向她描绘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盛景,并推荐她买了一些二十世纪经典名著。从读到《喧哗与骚动》开始,这部小说的多角度叙事和交叉拼贴的破碎时空,一下就把她的眼界打开,仿佛进入了一个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天地。从此她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审美领域,以令人吃惊的速度疯狂地读完了她所能找到的福克纳、卡夫卡、伍尔夫、卡尔维诺、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等名家的全部作品。
  过去有一种被几乎所有从艺者奉为圭臬的学习经验,即任何文艺实践活动都得从基础开始,学书法者必须从楷书描红练起,学绘画者必须以静物素描打底,学写作者,就必须从散文、从传统现实主义入门。但近年一些例外的个案的出现,使我对这个铁定步骤产生了一些动摇。曾经有一个朋友,一开始接触的作品就是现代派,直到他成为省内知名人后,依然对十九世纪的经典小说难以接受。璧合子也是这种情况,有人曾多次劝她,要想打好功底,必须掌握散文,但是鉴于少时写作文的痛苦经历,她就是死活读不下去。她甚至不知朱自清、周作人这些名家的作品究竟有何意义,也不知散文这种文体到底有何用处。几年以后,当朋友们对她彻底死心之际,她突然对散文发生了兴趣,在一次采风活动过后,她交出来的作业就是一篇颇有新意的散文。在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她怎会突然转性,操持起自己极其厌恶的文体来了呢?
  原来那时她无意中读到了一些区别于传统题材与手法的散文,比如李存葆和祝勇的文化散文,格致、周晓枫和刘亮程的新散文。喜读文化散文并不稀奇,那段时间她正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专门网购了大量国学类的书籍,文化散文于她,是一种“言之有物”,能够增益知识的东西。可以说,她看中的并不是文化散文的“散文”,而是“文化”,因此,还不能说她爱上了散文。
  但是新散文有所不同,这里面没有大量的历史文化与学术,吸引她读下去的,完全是这些作家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她喜欢这些散文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没有泛滥的抒情,没有矫揉的形容词,没有陈旧的思维和语言;它们语言直接而富含巧智,它们切入角度新奇富有内在的独特体验,它们散发出强烈的现代感与个性化,它们没有传统散文那种思想放不开的规行矩步与老实巴交,生活中任何细微的甚或并不高大上的物事均可入文,并赋予新奇的视角和独特的思想。她觉得这些散文很“好看”,因而在她的文学版图中,又收复了一块叫做散文的疆土。
  好看这个词,可能写作者们会觉得它太不专业与理性,其实第一感才是兴趣的源泉,一种东西再好,若不能勾起人们的兴趣,就算外力以填鸭的方式来硬性要求,也难以达到预想的目的。以璧合子为例,十多年的填鸭教育,远远敌不过网站上的一次兴趣试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在猜想,她的兴趣应该更为广泛,她的潜力应该远未挖尽,就像她以为自己今生与文字无关,结果走上了文学道路,就像她以为自己一辈子与散文无缘,结果一下子对新散文爱不释手。其实,一个人的潜力是肉眼无法看到的,一个人的前途是当下无法预料的,它需要找准一个点,用一个偶然的契机来触发,之后,一切都与之前完全不同了。
  审核编辑:一碗凉茶   精华:一碗凉茶

上一篇: 《 乡村今晚再次停电

下一篇: 《 那个时候那里的那些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一碗凉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而许多的写作者对文体也是一样。 正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