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休闲小品 > 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

作者:林步山人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5-09-11   阅读:

  
  今天除了遭遇雪格拉山的险途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值得记录,在下雪格拉山之后,沿着山路,不时遇到几个孩子站在路口要礼品,我们不知道这几个孩子是从哪儿钻出来的,那么一个渺无人烟的山区。因为备了礼品,于是停车分发,其中一次停车看到两个十一二岁模样岁的女孩,领着一个黑乎乎的小男孩。那两个女孩裤子很大,打折围在腰间,一只手拎着裤子,估摸着是怕掉下来。最令人揪心的是,这两个女孩快到发育的年纪了,可上身没有穿一件衣服,黝黑的皮肤衬托着一双清澈的眼睛,让刚经历恶梦般险途的我,顾不得惊魂未定,立即切换到一种巨大的悲伤之中,并为自己这趟奢侈的旅行感到羞愧......

  7月30日,第十三天

  藏区的日落要到晚九点,早上太阳升起的时间也迟得很。今天为了看纳木错,我们一行早早起来,天没亮就动身。翻过海拔五千余米的那根拉山口,天才大亮。纳木错湖就像一根蓝色的丝带系在宽阔的草原和青山之间。直到走进她的身边,她才展开她的容颜。
  纳木错的美是安静的,像一位藏族少女,因内在的神性而不张扬,就像传说中的那样,在念青唐古拉山的怀中显得异常地安详。漫步在湖边的沙滩上,看着藏族老小虔诚地围绕着扎西半岛转山,一时有点惶然。恋恋不舍地离开纳木错湖,我清楚,这将是是我今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纳木错了,想起了齐秦的那首《一面湖水》的曲子,这首曲子也是我们此行的主题曲,她一路伴随着我们翻过高山,走过草甸,来到了湖边——
  
  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
  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
  那么说我枕畔的眼泪
  就是挂在你心间的一面湖水
  一面湖水——
  
  离开当雄直奔安多,行走在海拔四千四百多米的青藏高原上,沿途青藏铁路或儿离我们远去,或儿就在我们身边,辽阔的草原和近在身边的蓝天白云,让我真正认识了什么叫天路……晚六点半进入安多,安多海拔4688米,让我们对高反不敢掉以轻心。自昨天在羊八井进入109国道后,此行的川臧线便已结束,而离开当雄到达安多,已经是青藏线的开始了。

  四、续曲

  7月31日,第十四天

  准确地说,自今天起,已经不算是西藏自驾游了,因为我们已经从青藏线开始出臧。早上从安多启程,一路奔向唐古拉山,沿途的风景固然美,但已经明显感觉到审美疲劳了,直到爬到唐古拉山口,一眼望去,河流、雪山、草地、蓝天、白云多种景致融入一幅画中,这才重新兴奋起来。途中同伴开了约一个小时的车,我静静地坐在后排,只一味地盯着蓝天和白云,其他一概不管。
  很多时候,当你仔细地琢磨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件事情便凸显出来。是的,这样的蓝天和白云已然很少见了,只存在年少的记忆中,恰好车中播放沙金·斯蒂文的《因为我爱你》和埃尔顿·约翰的《今夜何温馨》,美国乡村音乐那种宽广的音域和淡淡的忧伤,配着这样的景致,让人一会儿让人想起春光融融时节,裹着头巾的乡间小媳妇忙着去赶集市,一会儿又似乎像美国的西部牛仔那样,驾着车奔驰在去墨西哥那烟尘滚滚的路上。而更多的时候,内心是简单的、洁净的,就像这蓝天的蓝,白云的白。
  青藏线的109国道部分路段正在维修,起伏路和搓板路面颠簸得厉害,在沱沱河用过中餐,车子在五道梁堵了一个小时,从青藏铁路沿边的备用土路通过后,车子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时,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路和宽阔的草原,还有盐碱地,让人肃然起敬。终于看到藏羚羊了,三三两两的,或儿矫健地奔跑,或儿低头吃草,或儿在远处漫步,偶尔还有溜单的藏羚羊在路边发呆。其实独自的,在这样的辽阔的地方,在蓝天白云下,发一会儿呆,真的很好。
  昆仑山没有想象中的雄伟,在快到昆仑山口时,满天的风沙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狂风卷起的黄沙,连近在咫尺的前方车辆都看不见。及至穿过昆仑山口,整个世界一瞬间改变了模样,玉珠雪峰在昆仑山南面是洁白无暇的,而在昆仑山的北面,则是烟雾笼罩,不忍猝瞩。下昆仑山后,属于青海管属的西大滩,地貌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砂页岩构成的高山,有的像废弃的古堡,有的奇骏嶙峋,换一种角度和心情来看,倒也别具风味。到格尔木后,已经是晚九点半了,入住金创酒店。格尔木的海拔2866米,今晚能睡个好觉了。

  8月1日,第十五天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都快半个月了。从格尔木出发,目标是敦煌。敦煌之行原本不在此次自驾游计划之内,属于临时起意,外在原因是格尔木离敦煌约五百余公里,既然出来了,不忍当面错过;内因估摸着还是敦煌那种神秘的传说早就存在于内心。
  格尔木到敦煌的路面系全程高速,且车辆稀少,对于这阵子开惯了陡峭险恶的山路,突然在这样的路上行驶,实在是一种享受。但沿途看到的情景却又令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忧郁,那种了无尽头的戈壁,霜一样的盐碱,以及漫漫黄沙,让人的眼光不期然地变得苍茫,当看到标明阳关和玉门关的路牌时,历史刹那间在古人的句中复活,漫天风沙中仿佛呈现出万马嘶鸣、刀光剑影的古战场,而横亘在眼前的黄沙下或许就埋着戍边将士们的累累白骨,远在他方的亲人们的哭泣声似胡音一般地呼号、呜咽......
  我们驱车到离路边不远的敦煌古城,这显然是以旅游为目的而模拟建设的景点,没有下车,简单地拍照留念,遂一路驱车直达敦煌,因为到达时间尚早,入住祁连山酒店,奢侈地休息了半下午,随即去鸣沙山和月牙泉。感受黄沙成堆,感受古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苦中作乐的情怀。没有等到看月色下的月牙泉,在晚九点钟太阳下山前返回,像敦煌人一样,闲散地坐在露天的桌椅旁喝着啤酒,要了几碟小菜,不着边际地聊着天,简简单单地打量着过往的行人,感受一份难得的闲适。

  8月2日,第十六天

  到敦煌主要是冲着莫高窟来的,但莫高窟景区一票难求,我们先是本着良好的愿望,认为因进入莫高窟参观的人多,可能会损坏壁画。但后来才知道,并非如此简单,原因是有些票流到票贩子手上了。我们早上等待了很长时间,花了原票将近一倍的价格,搞到了一张进入莫高窟的通行证。惴惴不安地在工作人员审视和怀疑的目光中通过了检票。进入了莫高窟数据影像中心,先是观看了敦煌的历史片,接着在球形放映厅观看了莫高窟壁画解说,对敦煌和莫高窟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旅游大巴将我们送到莫高窟原址,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莫高窟的壁画。对莫高窟的壁画,在我的印象中,成就了三十年代好几位绘画大师,解说员则详细地对比了唐朝壁画的原作特点,以及清朝对壁画修复的拙劣之处。壁画确实损坏很多,但因为是外行,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认为在崇尚佛教的唐朝,人们对佛教造像的推崇,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愿望,或信仰。从所造的佛像来看,其艺术的瑰丽,既体现在人物的神态和衣着服饰上,也体现在建筑的精巧和壁画着色的技艺上。因下午要赶到都兰县,我们未能到敦煌艺术博物馆驻足停留,遂匆匆离开。
  下午从敦煌赶到都兰,近九百公理的路程,确实是一件苦差事。急于赶到都兰,是为了完成既定的行程。我是一个对计划有迷恋的家伙,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开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原本以为不再翻山的垭口了,不料天黑以后依然有一个山口摆在面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硬着头皮一路开了下来,对面黑魆魆的高山,而右边是不可测的深渊,到都兰快十点了。既是胜利,也是教训。胜利在于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困难的过程,而教训则在于尽可能地回避不可知的危险。
  敦煌到都兰,要经过格尔木到敦煌的返程路线,从格尔木到都兰,途径察尔汗,沿途的景象从荒漠到隔壁,从沼泽到盐碱地。就像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爱,那就是漫无边际的荒漠;如果有一点爱,那就可能会生根发芽,如果装着满满的爱,那就是一片碧绿的草原啊!如果再在草原深处安一个窝,那就是温暖而又舒适的家了。
1234
  审核编辑:沁芳闸   精华:沁芳闸

上一篇: 《 微信里的红楼女子(一)

下一篇: 《 k932次列车见闻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有一种风景,必须自己才去感受才能知道喜欢与不喜欢。有一种文字,必须你自己静静地细细地读才知好与不好。这篇历时二十一天,走过成都、西藏、河南,拜访了杜甫草堂、冬宫布达拉宫、敦煌、法门寺,用心写就的文字,需要读者安下心去领略去感受。作者写的很平静,也很理性,但总让我们在不经意处读到了温暖,读到了人性光辉。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文清

    在厚重的文字中游览自然风景,别有一番意味。问好老朋友!

    2015-10-08

    回复

  • 沁芳闸

    反应慢慢的人读了四十分钟才读完,只改了一个字,一座城市的座写成了做。连自动排版都没点,因为发现作者的排版很舒。

    2015-0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