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评艺概 > 履泽夜话1

履泽夜话1

作者:履泽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3-13   阅读: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常青客在本人的歌下面,附了一首自己的小。我查看了一下,是他几天前发在网站上的,叫《你的笑》。好吧,我不知道,怎么的就把完整的歌发到了我的文后面,至少,他是第一个。但既然发了,就存在着一个想要交流的意向,而我既然点进来看了,也就简单的评论一下。
  或许,这就是这篇评论的初衷!
  以下为原诗的内容:
  在一个不经意间
  我瞥见了你的笑
  才发觉,你笑时我也在笑。
  我喜欢你的笑
  有时,她会出现在我的梦中
  你的笑就像我见过的湖水
  鸟儿在飞,云儿在静静的飘
  你的笑像流淌着的小河
  她轻轻地摇啊摇
  我在其中发现了微笑的我
  原来,你笑时我也在笑
  我喜欢你的笑
  有时,她会出现在我的梦中
  你的笑像是低垂的柳梢
  像细细的眉,缠绕上枝条
  你的笑像柔嫩的新芽
  她轻轻的飘啊又飘
  我在其中也发现了微笑的我
  原来,你笑时还有我在笑
  其实,全文的诗眼,在第一段的时候,就已经彻底的展现了在读者的面前。后面部分所有的表述,都是围绕这第一段来写,来拓展开来的。而且,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布局上,都应该是如此。
  也许,不经意之间的笑,是可以感染的,就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在不经意间,你笑,我也在笑。(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一下,诗歌的形成,特别是现代诗歌的写作,很多时候,其实都和感染同源,也就是说,在一瞬间,可能因为某件事情、某个想法、某个消息、某个片段画面,就形成了一种想要写诗歌的冲动。但是,能不能把这种冲动,转而形成一种可以感染到更多人的冲动,却需要一定的文笔,一定的组织,以及一定的布局。)所以,我们可以接着看下面的诗歌。
  若是就我第一眼的印象而言,我会觉得,诗歌后面的四段描写,其实总的来说,就是分成了两个相对完整的部分,分别由两段文字来组成一个整体。(在个人感觉上,这样的布局,显得有些中规中矩了。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我相信,但凡是一个初写诗歌的人,都会在一定的布局之内,进行描述。说白了,就是和歌曲的填词是一个行为举止,在既定的语调又或者是词牌之下,进行自我的创作。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诗歌的学习,若是非要深层次的来说,就是对于诗歌语言的组织的一种尝试,然后,把更多的具有束缚力的语言,渐渐的转化为自己的诗意的一个过程。简单概括,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之中,训练着自己去写诗。这种过程,或者是感慨于一些成名的诗歌的精彩,忍不住自己想要去模仿,又或者是仅仅找到了一种自己习惯的想要表述的方式,即,在一定的框架下,进行规范的创作。也就是所谓的诗歌整体的布局、格式不变,但是,可以随意的切换诗歌的内容组成。)
  题外话:就这首诗歌的后四段描述而言,只要作者愿意,在大体的意境不相互冲突的前提之下,完全可以写成六段、八段,乃至于是十段、十二段的。
  当然了,我要解释一句的是,我并不是说,这样的形式不好。只是说,这是初步写诗歌的一种常态。但是,它终究还是有着许多的束缚的。因此,也就限制了整首诗歌的张力。不管如何,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在清末民国时代(新文体开始之后)【当然了,你非要说白话文,或者是大众语开始之后,我也无话可说】,又或者是新中国成立初的那个年代里,这种形势的诗歌,还是大行其道的。现在,渐渐的,却是少有经典的出现了。
  这里,只是简单的说一下这种诗歌的形式。然后,我们回归到眼前这首诗歌,就后面四段,我简单的具体分析一下。(其实,如果是看懂了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文字,后面的分析,看不看,都无所谓了,因为,就总体来说,是不会脱离这个框架的。——就好像,我前文就说了作者的这首诗歌,在看了第一段之后,然后,简单的浏览一遍后续部分,就不会给人予太多的意外一样。)
  具体的分析,如下:
  一共四段诗歌,可以分成两组,每一组的第一、二句,都是一样的。都是“我喜欢你的笑/有时,她会出现在我的梦中”。简单的来说,回环的意蕴,表现得非常的明显,而且,在这样的诗歌体系之下,这种表述还是比较适用的。
  此外,第一组的‘湖水’、‘鸟儿、云儿’,第二组的‘柳梢’、‘眉’,自然而然的就衍生出了‘你的笑像流淌着的小河’、‘你的笑像柔嫩的新芽’。这完全是取决于和前面部分的对称与延伸。
  至于湖水之上的鸟儿在写意的飞、云儿在静静的飘,又或者是柳梢如眉、缠绕枝条,都是紧跟着的具体描述。
  重点的是,这两个整体末尾部分收尾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变化。即:这两个末尾部分的第一句,都是‘我在其中发现了微笑的我’。
  这种从诗眼部分的,“在一个不经意间/我瞥见了你的笑/才发觉,你笑时我也在笑。’到结尾部分的变化,是一种由外在,衍生到内在的形象表述。而恰恰是这种变化,或者具体的说是递进,对于整首诗歌来说,不管是在意蕴上,还是在表述上,无疑都是一种大大的提升。
  若是没有这种提升的话,后续的四段,在我看来,无疑就是失败的。(这里,可能要补充说明一下,我先前提到的布局,也就是在既定的框架之下进行创作,虽然说,在形势上是不需要变化的,不但不需要变,反而不变的话,还有一种回环的特殊效果,但是,在具体的表述上,却是一定要有变化的,或者排比,或者类比,或者递进,……总而言之,不管什么样的手法都可以,就是不能一层不变。)
  而这两段的末尾句的从‘你在笑时我也在笑’到‘你在笑时还有我在笑’,显然也是符合递进的这种层次变化的。
  然后,推广到全诗,就整体给人的印象而言。自然是诸如语言比较柔和啊,或者描述的环境氛围比较的优雅之类的,很美。(好吧,说这话的时候,我承认,我是看了眼诗歌的编者按。)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重新的回归到这首诗歌的题目上:《你的笑》。由你的笑,衍生出来的,诸如感染到我也在笑,以及到了收尾部分的‘你笑时,还有我在笑’,这种情愫的变化,是非常的淡的。
  正如诗歌所描述的这样,轻飘飘的。柔和是柔和了,却总给人予缺少一点点力度的感觉。(如果,作者写这首诗歌的目的,仅仅是表述一下源自于笑的感染力什么的,又或者是给自己的情人、对象,写点小诗,打发一点时间之类的,好吧,这首诗歌,还算是凑合着成功的。但如是,想要给读者留下点什么印象的,就好比是在读完之后,略微的发点感叹,诸如这诗歌很美好啊、这诗歌语句很通常啊之类的,好吧,也还算是及格,至少,阅读的愉悦点,是蛮不错的,看着‘赏心悦目’、‘流畅自然’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但是,真想要给人予以思考、思索之类的,就很勉强了。简单概括而言,就是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或许,我这会儿在这里看着诗歌的文字,可以大放厥词,但是也可能,过个三五分钟,我就全然忘记了自己写的是什么评论,又针对的是什么样的诗歌了。)
  所以,着重来讲,就是这诗歌,缺少一些亮点。
  就我个人看来,诗歌的意识上的递进,表述的层次上的变化,以及词句的灵活运用,甚至于是诗意的延伸,都是最基础的,也是作者写诗之前必须具备的。一首诗歌里,若是没有这些,自然算不得一首诗歌;而一首诗歌里面,即便这些全部都具备了,也没什么好让人惊讶的。
  但是,诗歌过分的循序渐进,完全的循规蹈矩,却是让读者少了一点点‘刺激’的感觉。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若我是中国好声音的选拔导师,而你是学员的话,你唱完了一首歌,OK,大的问题没有,小的毛病,也很容易挑选出来,却也无关大碍,但是,就是让我没有找到任何一个点,可以当即就冲动的拍下转过身来的按钮。(如此解释,明白?)
123
  审核编辑:瘗花秀士   推荐:瘗花秀士

上一篇: 《 何以如花

下一篇: 《 吐向教育的一口浓痰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瘗花秀士:
作者实际上是借点评朋友作品之机,从作品本身具备的特征和问题出发,由具体点评上升到相关文学理论的个人化阐述,可以说是给读者上了一堂诗歌写作课。对原诗的讲解很透,由此发挥得也很开(有时稍多了些),用轻松的语调写来,具有通俗易懂的效果。欣赏。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