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评艺概 > 有这样一本书

有这样一本书

作者:五出眉心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3-16   阅读:

  
  首先,他主张“因材施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特长。孔子在实际教学中就是这样处理的,一次,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里我们看到,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就想不通了,怎么回事呢?难道老师心里有想法不成?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矛盾,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它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其次,他在治学方面也有很多的想法,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是知也”,很显然,他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知识面前,一定要实事求是,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不会装会,滥竽充数。他还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求我们不但要学习,还要及时复习旧知识,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获得新的感受与认识,以巩固旧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文化修养。他还特别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我们能把广泛地学习和认真深入地思考相结合,并指出其重要性。
  再次,他还在《论语》中表现出很多教书育人的好办法,让我们在教育人的时候,要时刻把握最佳机会,要注重教育方法和手段,如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到他非常想弄明白一个道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竭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表达不出来的程度,我也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由此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学生,特别注重把握时机,特别善于启发诱导,也特别善于运用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办法,这都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当然,在《论语》中,表现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像什么道德伦理啊,天命哲学啊,等等,不一而足,而且留下很多名言敬句,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君子三戒”“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就像一颗颗的明珠,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廊里熠熠生辉。
  总之,《论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书!宋代丞相赵谱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奇,难怪今天会热遍全球!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还不知道中国有个了不起的圣人孔子,还不知道有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宝书《论语》,知道了还不去学习,不去珍爱,那可真会贻笑大方、被外国人笑掉大牙了!
12
  审核编辑:梁星钧   推荐:梁星钧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文章对孔子《论语》“仁”、“因材施教”等作了较细的论析。文章的关键在于以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提出学习孔子思想为宗,这一深刻意义恐怕更在文章之上。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