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篇小说 > 发小五小

发小五小

作者:荒村一叟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6-04-02   阅读:

  
  一
   五小姓张,比我大两岁,是我的发小。
   顾名思义,他是他妈的第五个儿子,他原来有个三哥叫三小,四哥叫四小,那时候接二连三地生下几个小伙的人家都懒得给孩子取名字,都这样叫,好像还是一种昵称。
   五小到了二十四岁时跟人去了湖北,听说是到那里替人家挑鱼塘。一年后回过一趟家,还带回一个比他岁数大得多的安徽女人。后来,他们一起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也全无一点音讯。寒来暑往,算来已有四十多个年头了,估计早就不在人世。他的短暂的一生早就被人们遗忘,他究竟是怎样离开这个世界的也成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五小其实只是家中的老三,他的三哥和四哥都没能养得大,三小是在九岁的那年掉进河中的冰窟窿里淹死的,那时冬天比现在要冷得多,河面常常冻得能跑人,俗话说:“头九冻河二九开,三九四九等春来”在漫长的冰冻季节,人们只能花力气在水码头旁边凿开一个冰洞取水,虽然第二天还会冻得结结实实,但冰层不厚,容易砸开,三小就是在冰面上疯玩时掉进那样结着薄冰的窟窿中淹死的。四小是在七岁时染上天花高烧十多天后夭折的,那时孩子多的人家舍不得花钱给孩子种牛痘,挺过来就成了麻脸,挺不过来就见了阎王。因此,五小就成了家里的老三,同时又是老小。他妈妈生下他时已经四十多岁,没能再怀上,一辈子没能生个女儿成了她一生的遗憾。
   一九五八年秋天,举国上下一步跨进了共产主义社会,农村办起了公共食堂,农户家中藏在坛坛罐里的一点粮食也都被搜查一空,连铁锅都拿出去炼了钢铁。后来,只过了个把月“吃饭不要钱,想了几千年”的好日子食堂就断了炊。开始一天还能吃到两顿胡罗卜,后来连胡罗卜樱子都吃光了食堂就散了伙。那年冬天,村里一大半的人都去了江西、湖北逃荒,老实巴交的五小的爸爸没出过门,胆小,不曾敢将妻儿老小领出去,痴痴地守在家中等形势好转,哪晓得直等到过春节每人才分了几两米。那年七岁的五小和十三岁的二哥跟妈妈到黄海边上讨饭,那边的粮食形势比这里稍微好一些,大部分人家一天还能吃上两顿掺了胡罗卜的玉米粥。他们娘儿仨每隔十天半月都要步行五六十里路回来一趟,给家里的爸爸和大哥送点儿讨来的胡罗卜和分量极少的麦糁子。第二年春天,他爸得了浮肿病,没能熬过那一劫。那种病是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其实就是饿死的,那年头有许多人是那样死的。后来,他妈在讨饭的地方将他二哥给了一家没儿子的人家,那家有个女儿,说是既当儿子又当女婿,人也改了姓。
   五小到了十二岁的时候,二十五岁的大哥就结了婚,嫂子是一个远房姨娘家的女儿。那时虽然还吃不饱,但情况比前几年好得多了,每年每人能从生产队里分到三百几十斤稻谷,还分得二分自留地,种点南瓜胡罗卜,靠瓜菜代勉强能混个半饱。只可惜,他妈因积劳成疾,第二年就一病不起,到那边跟他爸团聚去了。
   妈妈一走,五小就像是成了孤儿,没过多久就从哥哥家里被赶了出来。原来,哥哥也像他爸一样憨厚老实,家里是婆娘当家,这个表姐是个出了名的恶婆娘,还有点风流成性,嫁过来不到一年就跟生产队里的会计有了那种关系,据说在家里做姑娘就不正派。哥哥不敢管她,因为她嫌他老实,要不是姨丈姨娘硬强着她,她也不会嫁给他。他怕她走,只好忍气吞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偏偏这个五小不识时务,有一次捉奸不成,还被奸夫奸妇合力暴打了一顿。从此以后,这个小叔就成了嫂子的眼中钉。
   五小生得单参,个子也比同龄人矮小,被赶出来那年十四岁了,还像个孩子。虽然比我大两岁,跟我一起玩时人家还以为比我岁数小。那年我在邻村的一个小学读高小,他一开始没处住,我妈就叫他晚上就跟我挤一张铺。还在我家带了一个多月的伙。后来他哥哥替他搭了一间只有五六个平米的小丁头虎儿(一间小土屋),才算是有了自己的窝。那小屋只有一张狭窄的板铺和一个泥锅腔,一口小铁锅,好歹晚上有个睡觉的地方,也能将生米煮成饭粥。他在那小屋里倒也一点都不寂寞,那里是我们几个死党聚会的地方,我也常挤在那张狭窄的板铺上过夜。有时我们也学大人在那里“碰头”(聚餐),有一回偷了队里好些青蚕豆,在那里煮熟了吃。
   二
  
   像五小那样的一个半大的孩子,如果计划得好,分的口粮应该是够吃了,但他不会计划,人虽小饭量还挺大,一个月的口粮计划吃不到二十天就没了,那时,家里断了炊都说是要“做菩萨”了(因为菩萨不吃不喝),五小每个月都要做十天八天的菩萨。那年他替生产队看一头老牛,虽然每天只能拿到六七分工分,二三角钱的报酬,但足够抵算他的口粮烧草钱。他做菩萨的那几天,老牛也跟着倒霉,因为他没力气刈青草喂牛,老牛只能吃点上一年的枯穰草。他成天地睡在铺上不起来,靠左邻右舍的好心人送碗把粥度命,没人送他就真做菩萨,不过,一天不吃东西的情况不多,我们几个小伙伴都惦记着他呢。他哥哥家那时还没孩子,两个大口扯不住,粮食也紧张,帮不上他。再说,即使有得帮,他哥哥也不敢。
   五小十六岁的那年,当上了大队里的通信员,说是通信员,其实还兼做支书家的佣人。每天上午五小要将邮递员送过来的报纸、信件挨家挨户地分送出去,那时信件不多,没多少人在外面做事,主要是送报纸,都是集体花钱订的,上面有任务,大队必须要订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科技报,每个生产队也都要订一份新华日报。平时,支书要召集大、小队干部开会也是由他去通知,如果是白天,还必须跑到田里去找人。那时难得一天不开会,不是公社开就是大队开,俗话说,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就是说的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里的情况。逢到大小队干部到公社开会时,五小就跟着去跟人家借锅子煮饭。没事的时候,就在支书家里帮着干些零碎活儿。五小在这方面挺乖巧,他知道能得到这份差事不容易,他告诉我说,他的前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党员,因为有点儿老气横秋的不把支书看在眼里才被换下来的。
   那一年我高小毕业也在队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每天晚上都到他那小屋里去看报纸,看得最多的是人民日报,那份报纸是支书的,支书没上过学,虽然也识一些字,但还是看不了报纸。他就将支书的报纸留下来过一宿,让我看过了第二天再送过去,不过他不敢克扣不送,那时候卖废报纸也是干部们的一笔小收入。
   常言道,“丞相的家奴七品宫”,通信员虽然算不上是村里的什么干部,但却比当时的普通社员要高出好几个档次,他无须天天起早带晚下田干那些又苦又脏的农活。村里来了客人都是在支书家里招待,五小就要忙着买菜杀鸡宰鹅、帮支书婆娘烧火,末了还能就着剩菜剩汤吃一顿平时很难吃得到的纯米饭。因此,五小就再也不愁口粮不够吃月底做菩萨了。说来也真奇怪,过了不到二年的好日子,原来瘦骨嶙峋的五小就像充了气似的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了,长得比我高比我胖。有一次我跟他在河里洗澡,发现他的档部多了一摊黑毛,那话儿也像大男将一样又长又粗。还有一次夜里下大雨,他小屋里漏雨,挤在我的铺上过了一宿,早上醒来时,无意中碰到了他那根硬得像锣棒似的玩意儿。人说女大十八变,原来男人也一样。他跟我说:“人也跟庄稼差不多,一动身就动身,再过年把二年,你也一样。”
   有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在他小屋里看报纸,他不在家,我知道他的那一扇用芦苇编成的芭门子锁的是假锁,没有钥匙也拉得开。那天他回来得很晚,还带着一身酒气,他拍拍圆鼓鼓的肚子告诉我:“今天酒足饭饱。公社在村里召开现场会,散了会将几个公社里的头头留下来吃晚饭,最后,桌上剩了许多菜,还有喝剩下的大半瓶酒,荷粉婶婶就叫我陪她喝,我跟她喝光了瓶里的酒,还吃了两大碗饭。”,我知道,他说的荷粉就是支书家的婆娘,五小都是叫她婶妈,看得出来,这婆娘待五小不丑,有时候不是招待客人也常常留五小在她家吃碗“顺便饭”。
  审核编辑:西部井水   精华:西部井水

上一篇: 《 遇见

下一篇: 《 后悔了

【编者按】 短篇小说主编   西部井水:
从大跃进到文革后期,岁月蹉跎,五小的生命轨迹,也充满磨难和传奇。小说作者以历史的亲历和丰富的生活积累,讲述了一个人、一群人和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故事,鲜活生动,亲切感人。问好作者。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