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压岁钱的成长

我的这些系列三

作者:老判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6-05-21   阅读:

  
  
  幼儿园的时光,实在遥远的无法企及。不记得发多少的压岁钱,只记得一定是有的。孩子的欢天喜地里,一包李干都开心半天舍不得吃完。幼儿园之后,便没有住在老家,为了让我们接受好的教育,举家搬到了城关。父母开始寻觅各种谋生手段,以便能够在县城里生存下去,让我们能够持续接受最好的教育。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少有的。大多农人会安分的待在家里,做农活或者打工。孩子的教育也随他们的生活,颠簸起伏。而我的父母却异常的开明,尤其是爸爸。他懂得教育的重要,对我们的学习特别严格。我在县城最好的小学读书,那里的孩子和老师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胆怯的我,一句听不懂。吴老师误以为是五老师,然后顺理成章地回去告诉父母,有五老师、六老师。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后来才知道是自己错了,不是他们笑错了。
  那时候租在北门,离实验小学很近,上学十分方便。妹妹还在念幼儿园,也在城关。实验小学前门右侧小巷子里,拐个弯就到。弟弟估计还小在家,常常扮演看门护院的角色。这是后来他告诉我的,儿时的我蝴蝶一样四处玩,也不带他们的。他说他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看家。姐姐们去上学,爸妈卖山楂去了,就他一个人在家。听妈妈说,他很乖,自己待家里也不哭。饿了就吃用来卖的苹果或者山楂。有一次,还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妈妈在外面教了半天,他才懂得开。要知道那时候他才3周岁。他常被误认为是女孩子,去买早点的时候,老板会问:妹妹,你要买什么。他总是生气地解释道:我是弟弟,不是妹妹。
  就是在北门,也辗转了几个住处,虽然都隔的很近。第一处租的房子,房东的女儿与我同龄,和我玩的很要好。她的样子不记得了,只知道她叫龄龄。她的妈妈因为一次事故,左耳有些听不清楚,但不算残疾。那周围还有个女孩,和妹妹的小名一样,也叫琴琴。她也和我们玩,只是她家住在河上游的小阁楼里。现在想来,该算是土楼那样的建筑吧。小时候觉得没有安全感,生怕走在楼板上掉下来,其实它有围栏。附近还终年弥漫着牛的腥臭味,有户人家是杀牛为生。我们住在一户人家的二楼,是通透式的结构。就是厨房大厅房间没有门的,只是在卧室与大厅之间有个类似拱形的间隔,要是你愿意挂个帘子就当做门。但我们没有。具体的陈设布置,没有方位感了。只记得有个人姓蓝,常去我家玩。我以为怎么还有人姓狼。
  我们的楼下也是一租户,是个单身的年轻阿姨。她的面前有棵无花果树,她告诉我们无花果很好吃。我们便盼着它开花、结果,然后偷摘那树上的果实。结很少的果,我就吃过一个,但着实好吃。因为那是隔壁人家的果树,而且第一次知道有种果实叫无花果。还一直固执的以为是五花果,后来才知道不是。之后也没有再吃过无花果,至今如是。倒是见过无花果干,但不愿意去买。有些味道停留在特定的时光里,不肯向前。
  她还用电饭煲蒸番薯给我们吃,那是整个童年时代里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那时候才知道有红番薯和白番薯。我偏爱她蒸的白番薯,绵密甘甜,丝丝缕缕的经络还藏在熟透的身体里,令人咀嚼回味。在她的家里我们还认识了一种神奇的厨具---电饭煲。那确是个新鲜玩意儿,没有煤气味,干净卫生,弄出来的东西特别好吃。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煤气炉。就是那种用完了要换煤球,不然第二天就无火开饭,还要去人家借红透的煤球给自己家起火。煤球最初是黑色的许多圆窟窿的,烧完后就成了砖黄色,被堆在一起,可以用来填补雨天被水蓄出的坑坑洼洼。。
  那时的压岁钱是五毛,弟弟妹妹是三毛或两毛。一定是崭新的五毛,也许是最初拿到的压岁钱,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之前有否拿到不记得了,五毛压岁钱,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妈妈还特地带我去照相馆,拍懂事以来的第一张照。穿着实验小学的校服,绑两个小揪揪。单眼皮,小脸蛋,表情严肃。因为是第一次照相,有些兴奋,还会紧张。其实不是第一次,后来发现相册里显然放着我一周岁的相片,只是我不知道自己被照过而已。
  后来压岁钱涨价了,上升到五块钱。那简直是一种富翁的心情,可以买的东西很多。糖果无比便宜,白冰冰棒一毛一根,花生冰棒两毛一根,李干一个五分。一毛钱可以买到一大勺葵花子,或是马豆。放在兜里,一路吃,一路玩回家,也可能在朋友家里吃完了再回去。
  再后来生活好了,压岁钱不再是毛钱了,而是较大面值的人民币。我常常是五十,弟妹们三十与二十。等我终于涨到最大张人民币的时候,他们也水涨船高,收获50元。不过特别不爽的是,亲戚拿给我们的压岁钱,就只是当下放在兜里做做样子,事后又被妈妈拿走,没收了。不像现在的孩子,零用钱压岁钱都自个儿存着,俨然是阔少。但是我们一点都不羡慕现在的孩子,因为当时的大多数孩子都一样。没有人会比较,没有人会在意。快乐十分纯粹简单,逢年过节比现在有趣许多。
  照例,每年春节都会去圣水寺拍张照。最早是有专门替人拍照的,一张五元还是十元。后来自己买了部相机,是浅紫色的我记得。放胶卷的那种,便依旧春节替自己留下印记。穿着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等到有能力用自己的钱买卡片机的时候,过年基本不去圣水寺逛了,也不喜欢去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或是关注别人好看的打扮了。后来买了微单,基本只给植物花朵拍照,自己的极少。有些事情,只在特地的时间留恋。
  等到读书毕业,压岁钱开始纵向发展,一百变成五百,我们都暗自觉得生活在越来越好。最近的一次,爸妈给的压岁钱是前几年。主要是爸爸给我们发压岁钱,已经到了八百。只是儿时的压岁钱有地方花,长大了,觉得没啥好吃没啥好买的。是胃口变差,还是食物变味,或者只是时光不在。
  现在开始给别人发压岁钱,爸妈是必须的,拿的不多,一人八百。然后是弟弟妹妹的孩子,两个宝贝,一人五百。然后就是亲戚新添的娃娃,或是拜年时串门的亲戚的孩子或者老人。没有人给我发压岁钱了,再也没有了。钱包里会有自己赚的钱用以过年,但是还会有人给我发压岁钱的话,我要崭新的那种。
  
  审核编辑:三旬   精华:赵小波

上一篇: 《

下一篇: 《 谁是我的母校?

【编者按】 现代诗主编   赵小波:
“红尘路上,除了美文还有你!”散文大赛优秀奖作品。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

  • 赵小波

    祝贺您获得本次征文的优秀奖,请把通联地址尽快发给我,以便奖品寄送。再次感谢您对本次征文的支持!

    2016-09-01

    回复

  • 落叶半床

    我也喜欢白番薯。可惜现在越来越少了。真个时光不再了。

    2016-05-23

    回复

  • 韵无声

    很让人怀念的岁月,一一读来,心中思绪万千!
    感谢!

    2016-05-22

    回复

  • 积羽沉舟

    欣赏作者朴素的情怀,的确有时候写作并不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给生活找一个寄托。问好,握手。

    2016-05-21

    回复

  • 老判

    写出来就好,不用推荐什么的,没关系。只想带来那些久远的质朴的岁月,用以告诉自己记得。

    2016-05-21

    回复

  • 三旬

    根据规定,征文不写编者按、不推荐、不加精,请谅解。文章以压岁钱的增加为线索,带出了时代的发展,岁月的流逝,读来令人动容。问好!

    2016-0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