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涨秋池

宋振邦:风情诗点染

作者:行吟者    授权级别:C    精华文章    2016-05-26   阅读: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灯花如豆,一封家书躺在案头,娟秀的笔迹,娓娓的话语,透过纸背,渐渐地浮出温柔的面容,而那些微的哀戚,同样颤动着人的心……
  秋已深了,“几时能归来呢?”“我说不好,我说不好……此刻你能听到的,只有这巴山夜雨,涨满了池塘,还在无休地淅淅沥沥地下着。”
  人一遍又一遍读着妻的信,想到那执笔的手,他轻轻揉着,纤指的凉意,穿过关山,穿过秋夜,伴着雨声,颤抖在人的胸怀。
  诗人提起了笔,那哀婉的思念随着泪珠滴落在笺上:
  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的感人和醉人之处有三点:一是典型环境的捕捉,二是深藏曲折的结构设计,三是情景交融。

  先说典型环境:夜,秋雨,客居他乡的旅人,还有什么比家信更颤动人心呢!书似青山常乱垒,灯花如豆最相思。漫漫长夜,妻的信,摆在案头,而窗外,巴山夜雨涨秋池……孤寂、清冷,养肥了思恋的柔情。诗人抱紧了肘……

  再说结构:这首诗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结构的设计。四句话,述说了想象中三个场景,第一个是现实的“巴山夜雨涨秋池”;第二个是想象中的妻写信的情景,“君问归期”,一封家书躺在那里,虽是诗人的想象,却是妻子的亲历,也是实的。第三个是愿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愿景,虚的。
  在现实的场景中,述说家书的过往和未来的期望。在愿景中又把现实视为甜蜜的过往“却话巴山夜雨时”。
  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场景展转交错,情感曲折深婉,抒情笔调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除了环境,结构,第三个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在诗人想象中的场景变换并没有影响情感渲泄的连贯性,反而使她自然流转中增强了起伏跌宕。
  借助想象中的场景变换来抒情。在诗人接到妻子的这封信的时候,正是巴山夜雨涨秋池,这种场景的描写成了诗人凄楚心情的表白。而当前的苦况又激发起对未来的憧憬,何当共剪西窗烛?到那时,回过头来,此刻的困境又成了甜蜜的怀恋。

  基于这种理解,我们把原诗译成白话:

  你问我何时回家,

  这信里我难定归期。

  此时的巴山正

水满池塘,秋雨淅沥。

  呵,什么时候才能团聚一起,

  在西窗下共剪那长夜的灯花,

  谈今夜的愁苦思绪,

  和这恼人的巴山夜雨?
  
  审核编辑:积羽沉舟   精华:韵无声

上一篇: 《 长篇小说《远去的乡村》自序

下一篇: 《 美丽的忧伤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积羽沉舟:
夜雨寄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今日又读作者的多方位、深层次的解析,更是回味无穷。笔法娴熟,更见作者的深厚功力,欣赏佳作,推荐阅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7

  • 落叶半床

    书信上保有写信人的感情和气息,不是其他通讯方式能比的。千言万语凝缩几行诗里,背后有多少曲折啊。

    2016-05-27

    回复

  • 韵无声

    再读经典诗作,还是忍不住想很多。
    古人离别像这样,放在今人这个状态,确是冷漠许多了。
    感谢行吟者老师的诗点染

    2016-05-26

    回复

    • 行吟者

       韵,我有一篇小说(中篇)《洛杉矶书简》不知你读过没有?

      2016-05-26

      回复

    • 韵无声

       没有呢,老师。哪里可以读到呢

      2016-05-26

      回复

    • 行吟者

       首发是在原创,曾刀和黄刀他们收到了藏经阁,还给了我一百元,后来我捐献了。山东那个时代文学选中了,但要版面费,我没理它,先前在《石油文学》上发过,还有酷听网上骏马读过我的《行吟集》里面有它,在酷听优秀作家和播音里有我专栏,你如在QQ中加我传给你有声的,你也可去酷听下载。我的QQ:315785911.在红尘没发过。下次发来也行。

      2016-05-26

      回复

    • 行吟者

       这个地址:http://www.kting.cn/exclusive/619/1.html其中的《行吟集》

      2016-05-26

      回复

    • 行吟者

       这里:http://www.kting.cn/book/13473.html

      2016-05-26

      回复

    • 韵无声

       好的,行吟者老师。我抽空去下载。

      2016-05-27

      回复

  • 三旬

    经典名篇!每每读到这首诗,都被诗中的真切情义感动。谢谢老师的赏析,问好!

    2016-05-26

    回复

  • 东方玉洁

    古人为封家书都能多情到写出首诗来,偏偏还这么有名。才气使然?还是诗外的恶劣环境使然?我们现在即使分别,也会有电话和网络可联系,对于古人来说,每次的分别都像生离死别一样,看到家书的心情,会迥异于我们现在的感觉吧。

    2016-05-26

    回复

    • 行吟者

       可能是年齡和受教育的关系,我比较喜欢用笔写信给老友和家人。而且保留这些来往的书信。现在有条件打电话,但我劝年轻人还是不要丢了书信这一习惯,它们在情感上是很宝贵的

      2016-05-26

      回复

    • 东方玉洁

       是的,书面与口头毕竟是不同的,有些话可以写来,但说不出口。中国人是讲含蓄的,书面的别样滋味。想来,小李当年回家面对老婆,也念不出那样的诗吧。

      2016-05-26

      回复

    • 行吟者

       不是小李是老李,那时他相当成熟了,也受了不少罪。见我的风情诗点染《锦瑟,凄美的感伤》

      2016-05-26

      回复

  • 积羽沉舟

    拜读行吟者老师的佳作,欢迎投稿红尘,问好。

    2016-05-26

    回复

    • 行吟者

       羽,谢你的点评和鼓励。几句话勾出了我点染的轮廓,突出了主旨。谢你年轻的朋友。

      2016-05-26

      回复

    • 积羽沉舟

       老师客气,问好,握手。

      2016-0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