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剥开轮回里的生活鳞片

赵小波《轮回书》赏析

作者:蝶小妖    授权级别:A    绝品文章    2016-06-05   阅读:

  

  这首,我有些爱不释手,在一个初夏的晚上再三捧读《姥姥的人生速写》,竟然滋生出我这个年龄也能体会的感慨来,很多人说我身体里住着一个与年龄不相符的老灵魂,此话倒不假。在我看来,小波老师的,就是深度观察与灵魂合一的内省之作,这些文字如雨点般撞击我的心,敲打在最深的地方。
  我们一起来读《姥姥的人生速写》:

  《姥姥的人生速写》

  游泳的人消失于午后的河流深处
  一碗麦麸,终止了他对饥饿的记忆
  “半年了,他只吃了这一顿饱饭……”
  在集体的磨坊里,他的母亲
  对一头蒙着眼拉磨的牛
  絮叨幼子死去的悲伤而无人注意
  你想安慰她,隔着半个世纪
  甚至更久的时空,替她去河边
  替她寻找那个贪玩的九岁男童
  替她痛,替她挡住生产队长的羞辱
  替她在让人绝望的日子里活下去
  替她擦去泪水,把牛喂饱
  替她饥饿,半夜咬住破旧的棉被
  替她养大瘦弱的女儿,来做你的母亲
  替她送走晚年精神失常的男人
  替她从此与一群山羊为伴
  替她落光牙齿,替她长出满头银发
  替她独自活在乡下的庭院
  替她突然晕倒在炉灶之上
  替她烧掉一只乳房,却无法喊疼
  替她难以植皮,坚持离开吃人的医院
  替她感染,烂到体无完肤……
  啊,那个曾在岸上奔跑哭喊的妇人
  如今早已被另一条河流带走

  什么是好歌?标准是什么?人物的诗歌又该怎么写?恐怕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当今诗歌的创作中,许多作者把诗当作分行游戏,几个回车就能搞定,或牵强,或割裂,截文断句,他们往往忽视了诗歌是要用灵魂来对话的,尤其是人物诗更难表现,人物诗要写活必定要写到骨子里去,这是需要生活底蕴的,不可能靠想象来完成。这首诗题旨和意蕴在手法上不显单一,在意境上更显广阔无边。虽然诗人介入的角度是低而小的,表达却是超乎辽阔,这是经验的抒就。诗歌开篇“游泳的人消失于午后的河流深处/一碗麦麸,终止了他对饥饿的记忆。”这一出场真是厉害,直指生活的暗伤。不枝不蔓,不哗不喧的笔调成了全诗的最荡心处,可见谋篇布局很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让文字引入题目中,切题呢?且看诗人笔锋一转“在集体的磨坊里,他的母亲/对一头蒙着眼拉磨的牛/絮叨幼子死去的悲伤而无人注意。”布局构思相当特别,设置的场景融合了想象与空间,并以此为根基,再深入挖掘,“你想安慰她,隔着半个世纪/甚至更久的时空,替她去河边。”诗人在这里的表达主体十分突出,并能兼顾主体与局部的关系,先后运用呼应、映照、延伸、拓展等手法,让人不由赞叹诗人生活底蕴的厚实。
  后面的叙述是悲伤的,对现实和内心的交替做了触目惊心的展现。这种娴熟的表达方式直抵骨缝间的锐痛,近乎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抒发,尤其读到了诗人独具诗心的诗歌经营。

  四、内蕴与生命力相呼应

  “浮财被分光以后,那处宅院/就彻底荒废了起来。”起笔以叙述开篇,接着诗人摆出来一个环,这个环的指向是多维的,是向内推进的演变方式,这种对寻常的颠覆,让这首诗具有结构上的特别。

  《伯父,或隐居者》

  浮财被分光以后,那处宅院
  就彻底荒废了起来
  作为生前的亲人,他的兄弟和侄子们
  如今的生活,与他在世时
  基本没有什么两样
  依旧忙碌,卑微,早出晚归
  守着祖制和责任田,从不越雷池半步
  去年回乡,还有人对你说起他
  命苦,幼时家贫,病无从治
  落下跛腿一条,性格懦弱,胆小
  怕事,特殊年代,莫须有的
  一顶富农帽子,遮住了所有好时光
  终身未娶,一生节俭
  牙缝里省钱,克扣自己
  长工一样,给兄弟和侄子做牛马
  六十年岁月,一甲子苦熬……
  应该感谢心肌梗塞,让他
  突然隐居到了尘世之外
  再不用被风湿、高血压、冷眼
  困扰得手足无措,终于可以
  像个神仙,观人间万物依旧似刍狗
  看无辜的秋风,年年造访
  一座孤寡老人留下的空宅

  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向明确的诗歌,写什么表达什么,清晰明了,一种是指向不明的诗歌,写什么表达什么,相对来说模糊一些。诚然,这首《伯父,或隐居者》是一首指向明确的诗歌。“作为生前的亲人,他的兄弟和侄子们/如今的生活,与他在世时/基本没有什么两样。”在写实里透着无奈,这是一种源于肌肤和心灵的沉重,该诗寓意深远,借亲人一词呈现曾经被生活忽视的卑微,诗人以原生态笔墨呈现,不加修饰的倾诉,反而让读者感知到一种生命的坦然和清晰度,以及在底层依然坚守生活根植的归结。
  该诗在思考力和内在深度上也是有生命力的。
  “依旧忙碌,卑微,早出晚归/守着祖制和责任田,从不越雷池半步/去年回乡,还有人对你说起他/命苦,幼时家贫,病无从治/落下跛腿一条,性格懦弱,胆小。”诗人运用大幅笔墨来着重渲染隐居者的生活现状,这样的抒发并非无根之木,反而以一种别具一格的创意缓缓呈现出来,可见诗人在把握事物的闪光点和情感上确实是费了一番功夫的,这样的情感抒发,使意境越加明白清晰,情景扣动心弦。在阅读上完全打开了深切感和生命力,两者遥相呼应。
  诗歌的结尾是这样叙述的:“应该感谢心肌梗塞,让他/突然隐居到了尘世之外/再不用被风湿、高血压、冷眼/困扰得手足无措,终于可以/像个神仙,观人间万物依旧似刍狗/看无辜的秋风,年年造访/一座孤寡老人留下的空宅。”读来深觉心酸,有挣扎有不舍,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画面,让读者被诗人的笔刺到,从而牢牢引发了内心的情感共鸣。

  五、用一个问号守护内心的灯盏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真诚,诗人只用一个问号便袒露了内心的真诚。

  《你是谁》

  桐花枯,山河瘦,落日照故园
  旧居里还藏着手写的信札
  写信的人已失散于信息时代的洪流
  咫尺天涯啊,咫尺既是天涯
  提着内心的灯盏,行走于世
  你在替谁活着?你在替谁
  不断修补——
  他遗留在尘世的肉身……
  那锈迹,花瓣上的模糊锈迹
  那病,那生病的大千世界
  遮蔽是徒劳的,而真理已习惯遁形
  城市广场上歌舞升平
  你为之感到晕眩,病还在渗透
  药还未抵达中年的苦口
  尘世中依旧流行霉变的处方
  你已习惯在幽静处采集月光
  加上露水、车前草,再佐以马齿苋
  悄悄擦拭梦魇中的阴影
  哦,衣着光鲜的人,面目模糊的人
  咬住牙关给生活止痛
  始终对宿命保持缄默的人
  起风了,请护住你内心的灯盏……

  你是谁?想必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不断反问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声音。这个声音有时来自自己,有时来自亲人,有时来自尘世中不相干的人,简单的三个字,问来却有一种刺骨的痛。“桐花枯,山河瘦,落日照故园/旧居里还藏着手写的信札/写信的人已失散于信息时代的洪流/咫尺天涯啊,咫尺既是天涯/提着内心的灯盏,行走于世。”在无线网络无所不在的时代,一封手写的信是弥足珍贵的,一封信行走在生活的深层,并且展现了信的高贵价值,桐花枯了,山河瘦了,写信的人,此时在何方?
  这首《你是谁》难得一见的佳作,就好像毕加索的画一样,又像内心的一盏灯,被切割成无数个元素,之后被重新打磨组合后再次呈现了诗意的新鲜,同时,诗人对文字的表达是相对含蓄的,句与句之间的结构联系很紧密,缝隙之间却又有一定的留白。比如“你在替谁活着?你在替谁/不断修补——他遗留在尘世的肉身……”这样的表达本身就带着解释性,从而使复杂的肌理走向了明了,最终以一条背景线贯穿,串起整个主题,这样的结构通常为链式结构。链式结构的使用能够让诗歌更加生动。
123
  审核编辑:老判   推荐:老判

上一篇: 《 寓情于景展风华

下一篇: 《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编者按】 现代诗主编   赵小波:
“红尘路上,除了美文还有你!”征文三等奖作品。获奖理由:正如作者对其评论的诗歌所言,她同样不蔓不枝剥开诗歌意象的枝叶,犀利的笔直达诗歌的内核,深度的剖析与解构同时具有一种强有力的指引力。(瘞花秀士)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9

  • 花非花

    小波老师的诗歌,大气,内涵,接地气。小妖老师的赏析,细腻而中肯。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都很精彩,来学习。问好二位老师。

    2016-07-31

    回复

    • 蝶小妖

       谢谢花花来读。小波老师的诗歌确实写得好!

      2016-08-13

      回复

  • 村姑翠儿

    评析的非常到位,深刻,投票了,给妖妖加油!!

    2016-07-06

    回复

    • 蝶小妖

       谢谢小翠儿,感谢来支持妖妖。我们一起加油!等你来!

      2016-07-06

      回复

  • 千千

    剖析得好深刻啊。

    2016-06-12

    回复

  • 高骏森

    厉害!

    2016-06-11

    回复

  • 落叶半床

    解读得好到位。

    2016-06-06

    回复

  • 简竹

    小妖读的透彻啊,佩服。

    2016-06-06

    回复

    • 蝶小妖

       谢谢小竹的鼓励。小波老师的诗歌写得真好!

      2016-06-06

      回复

    • 简竹

       我也觉得好,但说不出哪好,你能说出来,腻害。

      2016-06-07

      回复

  • 三旬

    我来学习啦~~言语难以表达我的敬意呢。问好老师~

    2016-06-06

    回复

  • 韵无声

    对小妖,我总是膜拜的。
    学习

    2016-06-05

    回复

    • 蝶小妖

       谢谢无声老师您来鼓励小妖,给您敬茶!问好您,老师!

      2016-06-06

      回复

  • 老判

    每一首的赏析,都分明是又一次创作,带着从容穿梭于诗与诗意之间。每一句的回味,都恰似一次品茗,幽香沉静,步调舒缓。诗人与笔者,成了彼此呼吸共鸣的知音。你懂他的情怀,他写你的感触。如此这般,是诗之幸运,亦是彼此之幸事。问好作者,问好诗人。(因是征文,故无法添加编者按以及推荐,见谅。但,着实喜欢此文。)

    2016-06-05

    回复

    • 蝶小妖

       谢谢老师对小妖的鼓励。谢谢您对此点评的肯定。小妖给您敬茶!祝福您!

      2016-06-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