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书城诗意安居

作者:冰凤凰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6-09-29   阅读:

  
  知事以来,一直都信奉“读史使人明智,读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是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且总认为“腹有书气自华”,一个人倘若陶冶在书的熏染之中,可平添出一种优雅的气质,那是一种经过知识的长期熏陶或潜移默化之后所形成的特殊的气质。不是一般的外表的东西,而是比外表更为深邃的一种东西,或是拥有的思想及能够洞穿许多事物表像的某种生命的力量。读诗书的人,拥有一些经过诗书熏染出来的文化底蕴,是寻常人所远远无法比拟的。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安居。从没有深刻的理解能力好好地体会哲学,但此言,就算凭借对于它的歧义理解,也足以。
  偶然看到几句话,发觉与现在的心情很契合:“歌有时,舞有时,悲有时,笑有时,缄默有时,言谈有时,浮躁有时,沉静有时”,突然感觉很恬静。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在完全了解这种选择和它的原因之后,才能建立判断;自我中心式地在激情与卑微冲突的痛苦之间寻求深度和谐并非多数人希望的生活。
  而我,时常选择在文字里诗意地安居。
  总认为人毕竟有别于低级动物,毕竟是要有一些精神的,亦就是说,人在生活中要有一些除了物质生活享受之外的属于自己精神境界的东西;而诗书,恰恰是慰籍自己孤寂漂泊途中游荡不定的一缕幽魂的最好方式。所以虽然多年来,曾经历过山重水复,也经历过柳岸花明;走过阳光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风雨兼程,一路独行,品尝到了许多人生的百般滋味。
  虽然木桩上的年轮虽然多了一圈又一圈,往昔所有的日子亦都风化成了记忆,自己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恬淡、平静的心情。在这个日渐喧嚣和物欲膨胀的世界里,默默地恪守着心中的一方净土。
  时常在诗书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着一种有形文字和无形情感相互迭加后的一份超脱与释然感觉。在无数个远离尘世喧嚣的静夜里,与诗书为伴,广狩群书,守着一盏孤灯饱读诗书,尽力维持着自己生活中的那一道坐拥书城铸内秀的亮丽风景,是主要的业余生活。
  读书的目的一般只有两种:一种是为丰富精神生活而主动读书;另一种便是为了金融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及应付各种职场考试而被动的阅读。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三毛的作品,喜欢她用平淡亦或是夸张的笔调写她漂泊而又传奇旅程的点点滴滴。青春岁月之所以选择漂泊异乡,多是受其文字的影响。
  少女时代,历代史书(受父亲的影响)和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受母亲的影响),是我经常主动阅读的书籍,比如说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和评论家阿尔贝*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局外人》、《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便是我经常看的作品。
  黑泽明《蜘蛛巢城》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生若花,来去匆匆。终须也要化作腐肉骷髅。”
  “人是什么?”恩斯特*卡西尔在其名著《人论》中回答道:“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罗丹说:人,到这世上是享乐的;伏尔泰说:人,到这世上是受苦的。苏格拉底甚至还说过:“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
  人生究竟是怎样的过程?加缪用“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来形容。痛苦与欢乐、磨难与幸福是生命的孪生兄弟,如影相随密不可分。所谓人生就是在苦难与阳光之间跋涉,此中的比例,个中的滋味,只有当事人可以品味得到。无论拥有多少的智慧、毅力和财富,都要面对苦难,而阳光却是如此的稀少。他告诉我们,痛苦与欢乐,磨难与幸福是生命的孪生兄弟,如影相随密不可分。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述:“显然,很多人的生活平庸而卑微”。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很平凡,有时总是很烦躁,总是抱怨着上天的不公,总是对眼前的现实发着牢骚。
  而每每忙于尘世俗务时,总觉得自己如加缪《西西弗斯神话》里的西西弗一样,是在重复着一项无效无望的劳动。
  早知道自己的思想意识出现了“滞涨”状态,所以选择在文字中去寻求“补涨”行情。且在独自行走的路上,多年来,早已习惯于在字里行间寻求慰籍。
  《惶然录》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都是仿日记的片断体,是其代表作之一。费尔南多*佩索阿说“我总是在思考,总是在感受,但我的思想全无缘故,感觉全无根由,我正在一脚踏空,毫无方向地空空地跌落,通过无垠之域而落入无限。”他在《惶然录》里,剖析了他思想空间的关于内心世界的虚无,给予生命自身独立存在的个体价值性高度的认可。其中最为现实的例子就是他自己,他也因此属于了他自己。他的简单寂寞的生命体,体现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不参加社交活动,下班后总是留守在自己的书房,在虚无与存在中,静静地感受,孤独地思考,默默地写作。最终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立独行的生活和变幻阔大的思想。
  尽管现实中他只是属于普遍人群中的一个小职员小会计,但其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体,坚守自我,独立思索,所创造的思想,在后世追寻的足迹中留存下一条清晰的轨道。时间已经过去那么多年,其文化的光芒在世界的角落里长久的闪耀。那长河的波流依旧在延续,生命在这个世界里依然存在着虚无与寂寞,煎熬与苦难,然而,思想却可以在另一个独立的时空自由行走,这就是一个独立生命体感受虚无,承受思想,承受生命的可贵之处。
  前夜和秋君在网上谈及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谈及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局外人》和其散文集《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梭罗的《瓦尔登湖》,罗丹,苏格拉底,谈及人是什么,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等诸类问题。
  虽然多年过去,面对生活,面对人是什么,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等诸类问题之于我而言依然太深奥,依旧令我无法诠释。但也许,曾经历的心路苦难越深,看问题越豁达。尤其是在看过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后,我现在对人是什么,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等诸类问题,基本上都不思考了。
  在灵魂独自行走的路上,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我时常坐拥书城,在字里行间诗意地安居……
  现在只想做个简单的人,将生活还原到生活。每天按部就班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如尼采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条仅供自己的路。它通向何方?不要问,走就是。”只想在灵魂独自行走的路上,如某作家的《桥》、《竹林故事》里的一些人物一样,淡然地生活。闲暇时,只想看些自己喜欢的书,写些自己喜欢的心情文字,不想再去追求那些无穷无尽的浮躁和功利。因为觉得一切人是什么,生活是什么,什么有意思,怎么生活,其实都蕴藏在平淡生活的点滴里的。
  
  

上一篇: 《 返回列表

下一篇: 《 茶之韵

【编者按】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