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一首诗

作者:五出眉心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04-02   阅读:

    
  现代人的生活不同于以往,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了。原来并不怎怎么喜读歌,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尤其在网络上,不同的群体都组织了社、群,进行诗歌的有关活动,所以,读懂一首诗,在当前尤为显得重要。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样式,她含蓄、精炼,富有美感。如果,真地能把一首诗读懂,你一定会沉浸在她所创作的完美的艺术氛围之中,感受到她的音画声色之美,甚至于耽于其中,不愿意走出来。但问题是,想要真正读懂一首诗,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大家知道,一首好诗,都是用形象做载体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并不是直接说爱与恨的,她的这种含蓄性,就让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很费思量。如果不去细心琢磨、品味,是根本无法与诗作者的心灵沟通的,当然也就谈不上产生共鸣了。那是不是就说想要读懂一首诗很难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呢?当然不是,其实,想要读懂一首诗,也不是一件特别的难事,也是有方法可找、有规律可循的。
  孔子曰:“立象以尽意。”很明显,诗歌是用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与情感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顺藤摸瓜,找到诗歌中的意象,从象入手,赏出意来,这绝对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金钥匙。
  说到这,就有人会问,那什么是意象呢?这的确是个文学理论上的概念,必须要把它弄清楚,才能利用这个方法去解读诗歌,否则,事倍功半。其实,意象这个概念也不是怎么难理解,我们常读诗的人会有感觉,诗歌中有无数的客观之象与主观之象,比如什么花鸟虫鱼,什么山川河流,什么大漠孤烟,等等,无论是什么,大到宏观的自然界万物,小到微观的颗粒红尘,从景到物,从人到事,只要这些物象承载了诗人的主观意图了,它就不再是纯粹的客观之象了,而是蒙上了一层诗作者的主观色彩,成了主观之象,这种蒙上了诗作者主观色彩的客观之象,我们就称它为意象。所以,读一首诗,你首先看诗作者写了什么意象,这个意象有什么特点,蒙上了诗作者怎么样的主观色彩,这些问题解决了,诗也就基本读懂了。我们举例说明:
  请看贾岛写的《寻隐者不遇》
  松上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看标题好像是说贾岛要去寻找一个隐者,却没有找到,可能心情比较落寞。那到底是不是这层意思呢?不得而知,因为你还不知道诗人要找的隐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诗人为什么要找他。那怎么办呢?我们先来找意象,一同探讨下,看看诗人所写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这些意象都蒙上了诗人怎么样的主观色彩。
  首先,诗中写了这么几个意象:松、山、云。大家仔细想,这些物象有什么特征呢?看到“松”,你可能会想到陈毅有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而直”,一下子感觉到松的特点,傲岸的,正直的,不屈的等;看到“山”,你也一定会感觉到远离人烟,超脱红尘;看到“云”,你也一定会感觉到那种飘移不定、俊逸潇洒的特点。
  其次,我们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看构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崇山峻岭,苍松翠柏,白云缭绕,是一个特别幽静的远离世俗的环境啊。
  再次,我们思考,是什么人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呢?原来是诗人贾岛要寻找的隐者啊。我们说,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寻找这样的环境定居,是吧?诗人所寻找的隐者一定是喜欢这样的环境,才住到远离红尘世俗的深山里,与苍松翠柏为伴,与飘逸白云相戏,这样的一个人,一定是有着松一样的品格,云一样的俊逸潇洒。这应该是诗作者蒙在他所寻找的隐者身上的主观色彩吧。
  最后一个问题,诗人赋予了隐者这样的主观色彩,很显然,他欣赏,他喜欢,他向往,不然,他怎么会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来寻找呢?既然欣赏与喜欢隐者的志向与情趣,那是不是也表明了他自己内心的愿望呢?
  所以说,《寻隐者不遇》是贾岛借助松、山、云的意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超脱红尘、飘逸潇洒的隐者形象,并由此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
  我们再举例,请看杜甫老先生的绝句之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诗究竟写的是什么意思?不读不清楚,初读还含糊。怎么办?还是从象入手,首先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然后看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再看它们创造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受就不难把握了。
  好,我们先找意象: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东吴万里船。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征呢?看到“黄鹂”你会想到春天,想到那种明黄色的鸟,十分灵秀可爱的样子,再加上一个“鸣”字,你仿佛感觉到了春风中她婉转动听的歌音;看到“翠柳”,你的眼前浮现的是初春时节,杨柳吐新,一片新绿,到处和暖,充满生机;看到“白鹭”,尤其是“一行白鹭”,那种一字排开的飞鸟形象,便浮现在眼前,画面立时动了起来,充满生机;看到“青天”二字,你的眼前的天空,立时澄澈碧蓝,万里无云,一片晴空,十分辽阔。这一黄,一翠,一白,一青,四种物象构成一幅清新亮丽的春光图,洋溢着一股春的气息,十分明洁和暖。看到“西岭千秋雪”,你的眼前一定会出现远处,重峦叠障,日光照耀下,白雪皑皑,泛着银色的光芒,与湛蓝的晴空相映,十分美丽;而这美丽的雪景是千秋之雪,是诗人隔窗所见,更给人一种难得一见的喜悦之感吧。看到“东吴万里船”,你会想,不就是东吴之船吗?它行万里之路来到门前的江面停泊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难道是在说明水上交通无阻吗?的确是这样。因为安史之乱,整个一段时期,社会是动荡不安,交通阻塞,哪里能见到远来东吴的船只呢?可是现在不同了,安史之乱平定了,一切都恢复了,长江水路又开始繁忙起来了。
  到这,我们发现,美景合美境,美境现美事,无不表达出诗人那种动乱被平定之后的内心喜悦。
  无须赘言,要想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从象入手,才能赏出意来。这是读懂一首诗的最根本的办法。当然,法无定法,这只是读懂诗歌的一把金钥匙。只要我们留心,也许还会发现读懂一首诗的其他办法。
  
  审核编辑:梁星钧   精华:梁星钧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很好!这么讲,真正的让人懂。多来点!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5

  • 清茶

    注意诗歌的意境,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的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曾经在《中华古诗词选粹》等媒体上发表过《让诗歌流芳千古的神灵——细节》一文,其中有一句话:“诗歌的意境出自于细节......”——任何文艺品种,都是靠细节出神入画......另外,诗歌的确不是“文学的最高样式”,只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也可能只是文学的最早形式。时至今日,主导文学的乃是小说,小说也不能说“最高”,只是占主导地位.....能成此篇,可见作者的确有一些理论造诣,可喜可贺!谢谢!!!

    2014-11-01

    回复

    • 五出眉心

           感谢清茶光临与关注!
          至于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是不是最高样式,也应该是见仁见智之事。眉心也只是述一己之见。诗歌在文学领域中,虽然不居主导地位,但不并能证明她不是最高的表现形式。第一,诗歌讲有外在的语言美、音乐美、画面,小说不完全具备;第二,诗歌短小精悍,虽然篇幅短小,有的作品甚至只有二十个字,但思想内容并不空洞,情感同样丰富,小说做不到;第三,诗歌语言含蓄婉约,耐人寻味,有余音绕梁之美,小说就不具备。等等。
          欢迎指导与探究!

      2014-11-12

      回复

    • 清茶

       我觉得没必要给文学样式定一个什么最高,文学的样式只是说明文学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就像大自然里面的各种花花草草等等,各自有各自的不同而又都是大自然的物种。如果硬要给文学来一个什么“最高”的话,就不能扯到样式上去了——参天大树高,花花草草矮,那么,参天大树能不能过代替花花草草呢?不能!参天大树高,是不是就是“高”呢?未必!所以说,在文学上,要说最高,就只能说“技巧”——小说也好,诗歌也好,戏剧也罢,就看用什么技巧来完成艺术构造了。不起眼的花花草草“技巧”到位,照样灿烂夺目。参天大树没有“技巧”,可能也很难看!就这么个道理!

      2014-11-13

      回复

  • 夏冰

    赏读。获益。问候。

    2014-08-04

    回复

  • 浪白

    哎哟,读罢此文,如拿到诗海龙门之钥匙,眉心朋友高手哎。

    2014-04-22

    回复

  • 陈小宾

    http://user.qzone.qq.com/495310494/2

    2014-04-15

    回复

  • 陈小宾

    我在一杂笔里批过你这篇文字里的一句话,嘿嘿

    2014-04-14

    回复

    • 五出眉心

       是吗?不知道是哪一句?眉心愿意请教。

      2014-04-14

      回复

    • 陈小宾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样式”。
        

      2014-04-15

      回复

    • 陈小宾

       http://user.qzone.qq.com/495310494/2

      2014-04-15

      回复

    • 五出眉心

       对的,有印象。当时我还想,我们在这方面观点何其一致,而且说的话几乎是同样一句话!

      2014-04-15

      回复

  • 沧海一蝴蝶

    能作文章赏析的人,不是一般人哦,得具相当深厚的功力才行!拜读通俗易懂的好文,问候眉心朋友!

    2014-04-09

    回复

    • 五出眉心

           欢迎沧海一蝴蝶光临!感谢您对眉心的抬爱与鼓励!眉心只是说了一点点心得体会而已,并不会写什么文章分析一类的文字。您谬赞了啊!

      2014-04-09

      回复

  • 老百

    很像大学讲师在讲座,很有功力呀,佩服!

    2014-04-02

    回复

    • 五出眉心

       哪里?老百过誉了!眉心这里感谢您对眉心的厚爱与鼓励,一定倍加努力!

      2014-04-02

      回复

  • 下寨龙池

    能不能鉴赏一些现代诗,毕竞作者所举的例子,人们在小学课本上学过。

    2014-04-02

    回复

    • 五出眉心

       感谢下寨龙池的建议!眉心只是想用大家熟悉的诗歌说理更容易接受。如果要是进行现代诗欣赏,也未尝不可。欢迎多多指教!

      2014-04-02

      回复

  • 韵无声

    难得此文

    2014-04-02

    回复

  • 落叶半床

    一般只会觉得好,却不知哪里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般不会联想这么多,所以才需要会鉴赏的人啊。所以我很佩服真正读懂诗歌的人。

    2014-04-02

    回复

    • 五出眉心

       落叶半床说的是。我也很佩服这样的人。问好,朋友!

      2014-04-02

      回复

  • 石之嵋

    嗯   听你这一说    诗好读懂了

    2014-04-02

    回复

  • 五出眉心

    谢谢红尘鉴赏主编梁星钧的肯定与鼓励!眉心会努力!

    2014-04-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