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无弦字无声

作者:冰凤凰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7-03-12   阅读:

  
  时常在一人独处时,保持一种写作者的姿态。
  生活在文字的奇妙空间里,骨髓里的诸多元素在时空漫溢着,迷恋词语的力量,并渴望每一个词语都在笔下散发出迷人的光泽和悠远的意。用散文、随笔、歌、杂文等抒写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将沧海桑田全装在素笺里。

  寒意侵人,舒张衣袖,挡住那一方寒气。在百合盛开的电脑桌前静静地坐着,柔指随思绪的飞扬在键盘上舞动着。虽然素琴无弦字无声,但与亚*索尔仁尼琴创作《古拉格群岛》时的写作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堂了。
  这是多么美丽的时刻,就像在风里穿行时,看到开到极致的花朵忽然的凋零,一些思想,轻轻的就入了春水深处,有着柔软的怜惜。那些没有生命的文字,也在眸里变得清澈而温暖。

  一片喧嚣归于静寂,没有了白日风驰电掣的匆忙。清澄的月光似乎有一种巨大的魔力,让人放轻了脚步。居于水湄,坐看云起,白云托着皎皎的明月,照得世界一片清明澄澈。苍凉幽咽,浸润了柔波清越且浑厚,带有一种说不出的穿透力。
  置身于广袤的世界之中,宛如一棵树,不管枝叶如何在喧嚣的时代里摇曳疯长,根子也必须静静地扎在黑暗中,汲收养分和水。我的树根永远是文字,是那在字里行间灵感闪烁的思想。

  指间运劲,风雨冷雪澌声与墨溅之声,飒飒作响。从十二岁始,就这样一路断断续续地写着。灵魂在字里行间游走,仿佛是一个无边海岸的守望者,收获丰硕又伴含泥沙。
  思绪悄悄涌上,在这浮躁的世界,坐在清寂的夜风中,用悠缓的调子,娓娓诉说一种彻悟后的深情。

  想起在三千多年前的盲人荷马写的《奥德赛》的某些片段:“茫茫汪洋中的魔岛,纯美的女妖披散着长发,边啃嚼累累白骨,边含泪歌吟凄婉绝伦的恋曲。过往船只上的水手,无一例外地落水,应着波光粼粼的旋律,凫向死亡彼岸。唯有主人公因事先接受了神的忠告,让堵住双耳的部属将自己缚在桅杆上过关。当魔岛终于从海平面上消失,他还在泪水盈盈地回望,感受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拒绝诱惑的遗憾,浸润在歌中的极其舒服的自毁的毒液使他此生形同行尸走肉。”

  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一个最真的梦想。每一个人的心中也都会有一片黑暗时光或一团希望之火,它们会时常左右着人的心情,和左右着待人处事的态度,甚至会改变人的一生。
  也许随着时间的变迁,现实的磨砺和我们的成长,这样的梦想会逐渐褪色,变得遥远而模糊。但只要机遇垂青,它就会从记忆深处浮上水面,应和命运的呼唤。

  凭着对生活的直觉和纤细的情感,用文字来发掘普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述个人生活中的一些情感,在随意偶然中包含更多的自己的经历,但决不是那么的宏大或者满是哲理,不是那么刻板或者韵律和谐。只是想以一名知识女性的立场,以真切的人生体验、充满忧患的意识,给自己的作品打上强烈的、质地纯粹的个人印记。
  一直以来有个愿望,就是有朝一日不再从事金融工作,只在家里安静地写作。此生无法用意志抗拒这一美妙诱惑,就好似与《奥德赛》之中的人物如出一辙,本能地巴望神魂颠倒的自毁。

  静谧的夜里除了写作,还喜欢读诸多前人的文学作品。经常读那些以“含情的微笑”来看世界、且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也展示了丰厚学养和人格风范的散文。“入妙文章本平淡,出俗神品原无色”——中国文学有冲淡神逸一格,有的散文就像泼墨写意的山水画,一直很欣赏。
  就如某作家曾坦言:“大概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大,‘温柔敦厚,诗之教也’。我就是在这样的诗教里长大的。”因此“我是更有意识地吸收民族传统的……我追求的是和谐。”但这个喧嚣的年代,尤其是在这个货币横行的时代,身置都市,比任何时候都浮躁。

  金融专业是门大杂烩,里面囊括了银行、证券、保险等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时常教他们如何磨去其锋芒,牺牲个人爱好,以便适应社会的需求。比如说在给学生讲授金融实务操作时,为了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常会教他们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还教他们一些投资方法。
  几年前的某日下午,正在多媒体教室给大三的学生讲授《金融学》,课间休息时,一位学生来交毕业论文初稿请我修改指导,同时带来了一本中国工商银行的活期存折,翻阅给我看;并且当着台下一百多位比他低一届学生的面,向我连声道谢,因为在担任他的金融管理与实务课教师时,我开了张保险专业的书单给喜欢文学的他,引导他往保险方向发展,并要他考取了保险公估人和保险经纪人,结果他在实习期间就拿到了高薪。
  他兴奋地对我说,一定要请我吃顿丰盛的大餐。可我没有去吃他的丰盛大餐,只是淡淡的对他说了一句:“祝贺你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心底的波浪却是万般起伏……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文学艺术反而趋向于消亡”——这是黑格尔当年做出的一个判断,曾被称作文艺美学中的“黑格尔难题”。感性、情感、直觉、个性、人格色彩、独创精神以及心灵深处那些幽微奇妙的震颤悸动,该是文学之所以是文学、诗歌之所以是诗歌的基本的、内在的属性,或者套用一下佛家的用语,即诗的“自性”。可是在现代社会里,一个强大而又严密的货币体制却釜底抽薪,抽去了文学赖以是其所是的“自性”。
  联想到当今的一位优秀女诗人,在写《放逐深圳》系列散文时,正“生活在”、或换言之是“被放逐在”深圳那个前卫、浮泛、嚣乱的现代化城市里。她在《独一无二的人》中思索着那些“我们人类的异体性在哪里?你不同于别人而鲜明独特的灵魂在哪里?你与你躯体相搭配的思维个性在哪里?”等问题的时候,周遭纷繁芜杂的生活现象于她,一定有着深刻切肤的痛感。

  按照美国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总结出的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复杂人假设等人性的四种假设理论。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如经济人假设一样去选择职业或生存,并总是无奈而又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或控制之下,完全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因为在经济人假设状态下,人没有任何的经济基础,时时为生活担忧,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工作,并总是无奈而又被动地处在组织的操纵、激励或控制之下,失去选择职业的自由;除了经济人假设外,至于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复杂人假设,均需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人们只有在无须为生活担忧,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下,才能够有选择工作的权利和自由。所以无奈地告诉学生一定要借助金融专业这一创业的好平台,在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再依照个人爱好,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在以往的社会中,货币之上还有皇帝、总统、国家、政府,那么新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已经在劝说国家、政府进一步减少对于国计民生的干预,让银行取代政府,让货币自行其事,以货币的流通规律操纵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许多的景象,是文学向金钱的妥协、臣服、倒戈、寄生。
  在当前社会里,货币正在奠定它在人类社会中从未有过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任何一个城市,走上街头看一看,银行不但比书店多,比公厕也多。那么,金钱,或者货币究竟又是什么呢?在以往的社会里,货币可以金条、银锭、铜板,更早一些是石头、贝壳、牲畜、布帛,后来就统统变成了纸币或支票,现在则变成了“电子钱包”即银行卡上的一串或长或短的数字。继科学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框定之后,货币,尤其是在微电子技术装备之下的货币,将会进一步逐渐有效地清洗掉人间残留的一些诗情。
12
  

上一篇: 《 晚归

下一篇: 《 蜀黍

【编者按】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简竹

    文中所写的现象应该是当下很多人的迷茫,虽然只写到经济和文字的纠葛,但仍有许多层面的感触提及,如提到学生的,如提到自己的,或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总有一些向往和不满足,才让生活纠结出痛并快乐的滋味。

    2017-0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