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电影与原著的对比

作者:张千艺    授权级别:B       2017-04-05   阅读:

  
  今天本来想给法国电影《触不可及》写篇观后感的,然而当我在豆瓣上看到别人或深入或犀利的影评时,才发现自己确实是观察得不够深入和细致,比如德瑞斯的幽默感及优点、钢琴曲中流露出的真情等,在很多方面,我处理得都不够细腻。这样想来,还是不过多赘言了。
  下午静沐暖阳闲读了小说《活着》,才后悔在前些日子写电影感触前没能好好把小说读一读。
  任何小说改编成电影后故事情节都会被改动,或大或小,这是无可非议的,毕竟电影艺术与文学艺术的表达手法、表现形式、表意角度是不尽相同的。
  相较于电影,小说显得愈加悲惨。电影在凤霞死后是以其乐融融的场景结尾,而小说在之后继续悲惨下去:二喜被水泥板压死,血肉模糊;苦根生病后吃豆子撑死,年仅七岁;福贵孑然一生,与一头老牛形影相吊。
  小说里福贵租了龙二五亩地,租粮高得很,一家人种地累死累活的;电影中福贵靠搭皮影戏台谋生,但小说中没有任何对皮影戏的描述。
  小说里描写的煮钢铁的画面看似好笑,实则是对大跃进运动的无情讽刺,有庆说煮钢铁时要在汽油桶里加水,队长连夸他是科学家。结果最后他们一家人不停地烧柴火,却只是把加进去的水转化为水蒸气而已,这只是在做无用功浪费资源罢了,在此也便体现了那个年代的腐朽之处。
  小说中让人感动的部分是有庆为了保护布鞋而每天提着鞋子光着小脚丫跑来跑去,即使是在冰冷刺骨的大雪天里。电影中有庆是被墙一下子砸死的,而小说中这个小孩的死简直让人心碎。
  校长怀孕大出血,只有有庆的血型配得上,有庆兴高采烈地献血,但医院里的那些人为了救校长(县长的女人)而不停地抽取有庆的血,他的脸都白了,嘴唇也白了,然后发紫,但那医生全当作没看见。
  最终,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医生依旧不管不顾,而是用从这么一个小孩身上掠夺的血去救别人。余华这样描述: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那场面想想都触目惊心!
  个人认为小说中对凤霞的死描写得不够细致,寥寥几句就把一个人给写死了,没有一点预兆,这也可能是我分析不到位之处吧。
  电影中有很多处镜头令我感触颇深,比如福贵与家人的数次相逢、孩子去世时的撕心裂肺;小说里也有许多次细节描写使我感觉心神俱裂,比如闹饥荒时人们都饿得不像样、家珍得了软骨病后瘦得只剩下骨头。
  电影与小说的异处还有许多,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尖锐、有思想、有现实意义、有深远影响的上品佳作。
  小说结尾处福贵老人与老牛渐渐远去,老人唱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掘藏”意为发掘他人埋葬之物,谓得意外之财,指福贵在中年时期想靠赌博赢回祖上的田产。简短的十五个字却将福贵漫长的一生概括得淋漓尽致。
  最后引用此书最后一段作个结尾吧。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作者张千艺:核工程类专业大一学生、简书《歌词》专题主编。热爱文字、音乐、生活,写走心的文字,修炼一颗强大的心。所有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张千艺。
  审核编辑:罗军琳   
【编者按】 红尘会员   罗军琳:
我也喜欢看豆瓣中的电影评论,不过,还是等自己的评论写出来再去看别人的吧,那样或许才不致受别人的影响。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千千

    很多电影电视,还是拍不出作者要表达的东西。

    2017-04-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