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和芙蓉的较量(你要的是心,我要的是人)

作者:月涵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7-04-05   阅读:

  
  只能表明,宝钗关注宝玉的婚事,才会拿黛玉开玩笑,她自己不好说什么。也许这个时候宝钗已经清楚的明白,双玉之间的感情比她和宝玉深厚。黛玉是少了父母主张,而宝钗是没有宝玉的配合。两个女孩子,都为宝玉的病伤心,一个哭在明面上,一个暗地里伤心。一个生死相随,一个世俗牵挂。
  宝钗和黛玉(五)
  你喜欢一个人就格外关注和这个人有关系的人和事,想和他周边的人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宝钗就是如此,和宝玉相关的人和事,哪怕是一个丫环,她都用心琢磨。
  比如滴翠亭事件,她在窗外就听出了小红的声音,小红在怡红院里是个宝玉不知名的丫环,都没有端茶倒水的资格,可宝钗听声就知人,而且还有评论,眼空心大最是刁钻。
  就别说袭人了,湘云给宝钗的戒指,宝钗就给了袭人。
  而黛玉是活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她爱的是宝玉这个人,为的是自己的心,这份爱单纯就是一种精神层面,和宝钗完全现实版不是一个层面。
  滴翠亭事件一直让人感觉宝钗对黛玉是忌妒的。
  宝钗和黛玉(六)
  宝钗听到了小红和坠儿的对话,知道了小红和贾芸的换帕情缘,作者是支持的,手帕代表感情,横也思来竖也思,最是相思物。
  可是这不是宝钗认可的感情观。所以她认为不是好事,需要躲开。可是小红开了窗子,已经迟了,这个时候,宝钗明哲保身,做出一副她刚来的样子,她是远远看见黛玉好像在附近出现过,来找黛玉的。
  她是脱身了,小红认为宝钗是刚来,却疑心黛玉是不是听见了。
  这个时候,宝钗是够机灵,可是为何要扯上黛玉呀,只说明,她心里隐隐的对黛玉是有微妙的她不承认的敌意。
  双玉的感情深厚,这是宝钗爱而不得的遗憾,她是金玉良缘的心,可是不能公开争取,表面上还是要装作没这回事的淡定,感情弄得宝钗也会心绪起伏不平。
  黛玉的真性情,是宝钗羡慕而不能去做的。
  所以这时候,她本能的说了是黛玉,就是有些微微的忌妒。
  或许在她心上,黛玉和宝玉的感情,也和贾芸小红一样,都是私订情缘。有相同之意。
  宝钗和黛玉(七)
  钗玉如果不围绕着宝玉,二人都是博学多才的大家小姐,都是深知礼仪的。只是遇了宝玉的事件,就另说了。
  双玉闹别扭,因元春赏赐端午节的礼,二宝一样,黛玉已经多心了,接下来在道观里,张道士又给宝玉提亲,黛玉更是烦恼。二人各有心事,彼此试探,所以引了在最大的一次冲突,一个摔玉,一个大吐,惊动了贾母王夫人,最后贾母拉走了宝玉。
  宝玉因得罪了黛玉,没心情参加薛家大公子的生日宴,双玉合好后,宝玉见了宝钗,自然要找补客气一下,宝钗心里是恼了,这个时候,她已经明白双玉的感情有多重,黛玉在宝玉心中的份量了,黛玉恼了,宝玉是连礼节都不管了。薛家是客人,又是过生日,宝玉都不去。自然宝钗生气,反而讽刺宝玉装病,宝玉没话找话说宝钗像杨妃,宝钗大怒,恰而见黛玉得意的表情,又取笑似的问宝钗听了什么戏。宝钗不与人纷争是不纷争,其实心思敏捷,马上说了是负荆请罪的戏文,借此奚落双玉的事。弄得双玉反而红了脸。
  这里面黛玉本是看宝玉讽刺宝钗,她心里高兴,这就非常的孩子气了,奈何女人在恋爱时期就是孩子气的可爱和天真。心里高兴脸上就表现了出来,多么单纯的女孩子。
  宝钗是察颜观色的高手,自然晓得黛玉的心思,马上还了一个负荆请罪。
  这一次相争,是宝钗赢了面子,黛玉赢了里子。
  宝钗和黛玉(八)
  宝钗给宝玉做针线,亲耳听见宝玉说不要金玉良缘,只要木石情缘,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的。
  这等于是宝玉正面对金玉良缘表态了。
  如果宝玉是睡梦之言,那是吐了真话,他醒里梦里念的都是黛玉。不是人们看好的金玉良缘。
  如果他是故意装睡,那就是故意说给宝姐姐的。宝姐姐是亲表姐,看在母亲的面子上,宝玉也要给面子,当然不好直接拒绝,这算是一种含蓄的表态。而且一向呵护女孩子的宝玉,对宝姐姐牡丹花样的风华,也要怜惜三分。
  一个美女爱着你,如何拒绝是一个难题,而且这个美女还是个博学多才的佳人。
  宝钗的神情是怔住了,一个怔字,说尽失意后的万语千言。
  宝钗是聪明人,不会纠结在一个死胡同里,反正金玉良缘做主的不是黛玉不是宝玉不是她,一半是父母之命,一半是命运的安排。
  宝钗和黛玉(九)
  宝钗一直想缓和和黛玉的关系。
  黛玉一直是针对她的,有时是私下有时是公开场合。
  比如在道观里,张道士送宝玉的玩物里有一个金麒麟,贾母说是好像谁家的孩子有一个。宝钗说是湘云,探春说宝姐姐有心,黛玉马上说,她在别的东西上还有限,只在人佩戴的东西上有心,这等于是暗讽薛家的金玉之说了。因宝玉有玉,薛家就有金锁来配了。
  这个时候,宝姑娘自然有些难堪,幸而她沉默似金了,若是真的回击一则伤了和气,二来公开场合也影响自己的贤良形象。
  黛玉的小性子也只是针对和宝玉相关的事。和别的姑娘处的极好,只是偶然针对一下宝钗。
  宝钗自然也有所察觉,黛玉是贾母疼爱的外孙女,搞好和黛玉的关系,也有利于贾母对宝钗的认可,家长对和自己宠爱的孩子做朋友的人,也会礼遇一下。
  宝钗和黛玉(十)
  不能决定的事,宝钗淡定,能改变的她争取。
  比如为湘云花钱请客,那一顿螃蟹宴花费不少呢,刘姥姥的话,一顿饭够庄家人吃一年了。消费观念不同,庄家人要的是温饱,富贵人家折腾的是情调。宝钗舍得花钱,和薛大公子一样,薛姨妈在贾府白住多年也没请过一次大宴,到是她一双儿女能花钱会花钱。
  名义是湘云请客,花钱出力布置宝钗的手笔,贾母也赞一句,我说这孩子细致。细致二字,太小看宝钗了,她岂止是细致,她是世事洞明。
  拉拢一个没父母的湘云容易,多说些体贴的话,多花点银子,小姑娘就感动得有了宝姐姐没了父母也无妨。
  难的是缓和与黛玉的关系。黛玉是贾母的心头肉,自然不能慢待,情敌也不用非刀枪往来。
  宝钗和黛玉(十一)
  刘姥姥逛园子,贾母大摆宴席,黛玉说错了酒令,这个天真的小姑娘,把西厢记牡丹亭上的话说了出来了。
  别人也许听懂了,也许没听懂,都当做无事人。凤姐是听不懂,王夫人估计也不懂,李纨是成过家的人,未必不懂。
  宝钗眼前一亮,终于有了和黛玉谈心的机会。她们不能谈宝玉,不能谈贾府,就谈谈这说错的酒令吧。
  先是指出黛玉的问题,又说了自家也是如此。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黛玉天真可爱),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那是宝钗的幸福时光)。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黛玉伏的是宝钗的大方态度,不是她的见解。)
123
  审核编辑:渭雨轻尘   推荐:远牵
【编者按】 红尘会员   远牵:
通过十三个点,道尽了黛钗感情进展的曲线。黛玉宝钗这两个在红楼群芳中的拔尖人物,按世俗的观点分明是宝钗高一着,但曹公意属林妹妹。因为宝钗是八面玲珑,重外在世俗,黛玉心思玲珑,不违本心。曹公再怎么写宝钗端庄妩媚,却一语道出了宝钗任是无情的本质,而黛玉不管多么尖酸刻薄,她的判词终是情情二字。


往期编辑   渭雨轻尘:
黛玉更多的是活在精神层面,宝钗更多的是活在现实层面,宝玉是一座桥,让她们得以发生联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