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清华,一生回味

作者:二无居士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7-06-01   阅读:

  
  
  为期五天的清华之行很快告一段落,虽然飞机途中经停,夜里晚点,但“航线经停意不停,凌空编织好心情”,我依然带着一怀清华园的“清气”,返回到“单舸撑来明镜里”的嘉丽泽,想起在清华园学习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千,思绪起伏。坐在“小区花月下,别似一家春”的小楼里,回忆起充实饱满的五天行程,自然而然地拿起案头之笔,写下了对清华园的美好印象。
  清华之“精”
  清华之“精”,在于学校100余年的厚重历史。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52年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清华大学积累了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改革以及国家工程经验,为国家经济发展、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清华园100余年留下的瑰宝,是清华园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资本,是国家民族走向富强民主的重要保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有理由相信清华大学定能在厚重的历史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着灿烂辉煌的明天昂首进发,向国家、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清华之“精”,在于对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在清华大学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走出了胡锦涛、习近平等2位共和国主席,朱镕基、吴邦国等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淦昌、赵九章、钱三强、王大珩、周光召等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培养出了17万余名优秀人才,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费孝通、钱钟书、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蒋廷黻、张奚若、萧公权、冯友兰、张子高等几十位著名教授曾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为期五天,我们寻觅着名校的印迹,感受着大师的情怀,顿时拥有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气魄。在这个呼唤人才的时代,只有“天下之才尽入我彀”,向社会输送大量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之使命,才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清华之“精”,在于诸多科学成就的取得。清华大学建校伊始,就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9项、国家级科技三大奖507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08篇。
  清华之“清”
  清华之“清”,体现在学校清新可爱的校园风光。清华大学校园占地356公顷,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6000余亩,校内绿草青青树木成荫,景色优雅。五天的学习,虽然紧张而繁忙,但清华园的美景还是吸引了52名学子的眼球,从二校门到大礼堂、老图书馆、西体育馆、科学馆等“四大建筑”,从“园中之园”的“水木清华”到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近春园”,从东区主楼、新教学楼、理学院楼等高楼到学生公寓区,从古月堂、闻亭到日晷、同方部,无不散发着一股清新爽朗之气,浸透着一股厚重的人文历史气息。清华大学的美丽风景,正如其名字一样“清”新可爱,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之感,真是“不识‘清华’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园中”。在学习的间隙,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校园景色,让人顿时有了“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心境,有了“人生得意须尽欢”、“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情怀,于是一阙发自肺腑的词作油然而生:“步入清华矣。似当年、青春迸发,激情燃起。迎面清风吹如许,忘却人间尘气。舒望眼、绿肥红媚。水木鸣禽留影处,忆百年、荣辱兴衰史。来去也,谁知此。若能学就斯园里。那今生、臻非凡境,做非凡事。嗟叹苦追名利者,哪识此中风味。渐悟得、人生真理。我亦能将文武展,道“不成殊业非男子”。监狱路,行无止。”(《金缕曲•参观清华园兴慨》)
  清华之“清”,体现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和“人文日新”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的运行康泰良好,君子应该效仿天而自强不息;地的形势取法坤相,君子应该效仿地而厚德载物。“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朱自清先生曾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行胜于言”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说,是清华精神中“重视实干”的完美体现。“勤奋”就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严谨”就是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求实”就是讲求实际,客观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创新”就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事物。“爱国奉献、追求卓越”,顾名思义就是要爱国家、讲奉献,不断朝着卓越的方向努力。“人文”,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日新”,源自《大学》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文日新”是清华一贯重视人文教育(或曰“人格教育”)的充分表现之一。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一直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国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
  清华之“清”,体现在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水平。氛围是一种潮流,一种传承;水平是一种高度,一种力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一直是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为此,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学术论坛”,经常开展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和学习,在清华校园中营造出了一种多学科交叉促进的学术氛围。而在学术水平方面,清华大学是目前公认的在中国大陆学术水平最高的大学,也是学术道德水平最高的大学,是我国众多莘莘学子们向往的学术殿堂,其学术氛围吸引了众多海外学子来到这里,至今已接受和培养了各类长期留学生2000多名,短期汉语进修生约2400名,为世界各国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和文化教育交流的友好使者。通过广泛频繁的国际交往、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使世界各国加深了对清华大学的了解,其教育水平、科研能力、教学实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12
  审核编辑:千千   推荐:千千

上一篇: 《 遥远的记忆

下一篇: 《 人这百年

【编者按】 往期编辑   千千:
作者用三个方面写出了清华,清华之“精”,在于学校100余年的厚重历史;清华之“清”,体现在学校清新可爱的校园风光;清华之“情”,是52名学子对清华园的毕生向往。是的,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作者们将五天时间留在了清华大学,而清华大学给予大家的却是一生值得玩味的美好记忆。通过此次培训,所有象作者一样的人们不仅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这样的回味,必定在心中永铭于此,一生回味永不消退!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