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一路狂跌的命运

作者:月涵    授权级别:A       2017-06-27   阅读:

  
  甄士隐一路狂跌的命运
  红楼开端的人物是甄士隐,而且是一个完全可独立开来的故事。
  我们先看作者对甄士隐的描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一地可推望族,可知不俗,当然他无官无权,只是有钱,看后文中这位先生不懂经济,可知是祖产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文雅之人品味不俗)。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从这段文字描写,甄士隐家境极好,本人也是观花修竹,酌酒吟为乐,日子大约是神仙一流了。妻子贤惠女儿可爱,算是幸福人家了。
  甄士隐和寄居在庙里的穷书生贾雨村有些往来,他是看贾雨村是读书人,那个年代读书人少,一旦考中了,那就是官员了,所以不敢小看。贾雨村呢,肯定是穷,连上京考试的经费都没有。
  中秋夜甄士隐特意去看穷书生,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这是老先生特意备了酒席,而且是亲自相请,应该说非常礼遇了,是不是文人都有扶持读书人的情结)。
  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听懂了雨村的外之意了)"乃亲斟一斗为贺。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这是变相要赞助,都不是相借,雨村狡猾)。"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老先生好大方,出手就是五十两,贾府里主子姑娘们的月钱不过是二两,这五十两是两年的月钱,凤姐给刘姥姥二十两,还是看王家的面子,可知这五十两,可不是小数了)。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好大的底气,贾雨村此时未入仕途,自信有才,感觉天下人都该高看他一眼,人家给了五十两银子,不过略谢一语,好似就应该给他似的,不给他,他又如何)。
  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老实人),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贾雨村跑得太快了,好似是拿了钱,就收拾东西,马上就跑了,很怕人家反悔似的。士隐想写介绍信,莫非在神都有亲朋故旧不成。而且是仕宦之家,可令雨村寄足之地。
  士隐不求回报的资助了举子进京考试,做了一桩善事。对方却不及面辞就跑没了影,此时可知雨村急功近利。
  人家出钱,让你进京,你却连辞行都省了,礼貌都没有。士隐听了,不知道一颗老实心,有没有受伤害。
  总之士隐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风雅之人,而且急公好义,不求回报,当然花钱也是散漫的。
  
  甄士隐一路狂跌的命运(二)
  按说这样一个大好人,完全是一个大善人,应该是一生如意的呀。
  可是偏生不是如此,先是失了女儿,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这一段文字一直奇怪,这士隐家境不错,仆人不少,女儿是掌上明珠,如果去看灯,为何不是奶母丫环相随,只派一个男性小厮出门呀,都知道领孩子还是女人细心呀)。而且这位小厮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惹了事,不说回去领罪说明情况,而是一走了这,不管主人家丢了孩子如何的伤心。
  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伤心事,伤心人,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自然伤悲,人之常情)。这不仅是士隐之劫数,也是英莲悲剧命运的开始。
  这一段文字,几句话,就让一个喜乐平静的家庭,出了事故。一个孩子是家里的快乐之源。失女之痛,是不能治愈之伤。这是人祸,一个不责任的家人,一对大意的父母,造成了一场悲剧。
  甄士隐一路狂跌的命运(三)
  接下来是天灾。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都是不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万幸)。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本来他只是失了城里的房子,既然还有田庄,不动产还在,还是有指望的)。奈何遇了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所以田庄也存身不得。
  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当年想必是门当户对结得亲事)。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势利小人)。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不懂事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至亲不说相助,可要欺骗)。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原来百无一用是书生,原来不会,后来不学,也是享受惯了)。
  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遇的变故太多,人难免消沉,若有女儿,为了孩子也要支撑)。
12
  审核编辑:千千   
【编者按】 往期编辑   千千:
甄士隐家境极好,本人也是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日子大约是神仙一流了。妻子贤惠女儿可爱,算是幸福人家了。 但最终,士隐的命运,一路狂跌,失女失家被人欺骗,最后干脆出家了。 一路看来也着实让读者唏吁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