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的故事--是公主还是寒族

作者:月涵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7-08-19   阅读:

  
  贾珍敢这么做,只是因为,秦氏有这个身份。担得起这板材。
  秦可卿的故事-----是公主还是寒族(四)
  秦可卿有托梦于凤姐之说。如果秦氏是被贾府逼死了,还管贾府有没有危机,还给凤姐提什么醒,示什么警告。尤二姐是被凤姐逼死的,就没见她给贾琏托什么梦呢。
  只有一种可能,秦氏不恨贾府,贾府是她的恩人,并不是逼死她的罪人。所以才会念念不忘贾府的危机,特意和凤姐说明。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能令凤姐敬畏,可知不是秦氏的话,是凤姐也晓得秦氏的身份)。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秦氏的建议是极妥当的,是为贾府留了退路,凤姐明明听了,可是我们看后文中,凤姐并没有实施,也没有回明贾母。这只能说明,凤姐没有听进去,她的敬畏,不是秦氏的见识,而是秦氏的身份)。
  秦氏在府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主子们尤其是高层,对她极好,贾母说她是重孙媳妇中最得意的人。邢夫人王夫人对她客气,公公婆婆对她极着娇惯,完全是对公主儿媳妇的态度,没一点长辈的架子。贾蓉和她的关系,更像是敬而远之。
  而下层完全相反,比如深更半夜送秦钟回家,就派了喝多了的不服管的老家人焦大,引得焦大不悦。而璜大奶奶不过是靠着尤氏凤姐接济过日的族人,可是她的侄子与秦钟有矛盾,她还愤怒的要找秦氏算账似的,后来是看尤氏重视秦氏这才罢了。也就是之先,她没把秦氏当回事。
  高层和下层完全相反的态度,反而表明了高层知道秦氏的真实身份,才不能拿长辈的架子,而下层不知道,只当是一个嫁了豪门的贾府媳妇,所以态度轻慢了。
  
12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作者透过宁荣二府主子和下人对待秦氏不同的态度,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那就是:宁荣二府的主子们是知道可卿是公主的身份,但奴才们不知道,以为她不过是普通富贵人家嫁进贾府罢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沁芳闸

    个人认为,以后引用可以少些。因为那长篇原文大家都知道,而自己的看法才是我们想知道的。

    2017-0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