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知人善任,东吴英雄辈出

——读史明理之三

作者:老百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4-17   阅读:

  
  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而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与北魏曹操和西蜀刘备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表面看,是因为江东人才济济,如周瑜、鲁肃等,其实根本的关键在于吴国领导人孙权心胸开阔,能知人善任。
  孙权,字仲谋,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体格魁伟。老百这里且说一段他成功劝解手下两员猛将的故事。
  这两员猛将,一个叫甘宁(字兴霸),另一个叫凌统。此二人虽不似刘备五虎将那样有名,却也屡立奇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然孙权这两员爱将之间一直存有很深的隔阂。
  原因是早年间,孙权引兵伐夏口黄祖,凌统之父凌操带船队奋勇当先,却被守将甘宁一箭射死。凌统时年方十五,奋力往夺父尸而归。
  不久,甘宁因主将黄祖脾气暴躁,心胸狭窄,便杀之,转投东吴。孙权闻讯,狂喜,亲率队出迎。在庆功宴上,凌统一跃而起,拔剑直取甘宁,甘宁急举坐椅以迎之。权忙劝住,谓统道:“兴霸射死卿父,彼时各为其主,不容不尽力。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吾面。”凌统叩头大哭:“不共戴天之仇,岂容不报!”权与众官再三劝之,凌统只是怒目而视甘宁。权即日命甘宁领兵往夏口镇守,以避凌统。又加封凌统为承烈都尉,统只得含恨而止。
  若干年后,曹操挥师南下合肥,凌统领三千人马与曹军名将张辽作战,没讨得便宜。甘宁见此,在孙权面前夸海口:“只须百骑,便可破敌。”当夜果真只带百名轻骑,把魏营翻了个底朝天,并全部安全撤回。孙权大为振奋,置酒犒劳三军。并语诸将曰:“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
  第二天,张辽恼羞成怒带队来搦战了。凌统见甘宁出尽了风头。奋然跳出应战,孙权许之先锋,并亲率领压阵。两军相逢,与凌统对阵的是张辽副将乐进。凌统越战越勇,曹操策马到门旗下观战,命曹休暗放冷箭,一箭射出,凌统的坐骑骤然扑倒,把凌统掀翻在地。乐进回马持枪来刺,只听得弓弦响处,乐进翻身落马。两军齐出,各救一将回营。
  凌统回寨中拜谢孙权。权曰:“放箭救汝者,甘宁也。”凌统乃顿首拜宁曰:“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两将携手为东吴立下不朽的功绩。
  老百在此极敬佩孙权的智谋,且不说他对两位猛将充分信任,有功必赏,就是对矛盾激化时,先是冷处理,分开为宜,最后关键时刻及时调节。比如,救凌统那一箭未必是甘宁所施放,但孙权一口说是,从而显得甘宁以德报怨,凌统也顺坡下驴,毕竟同在东吴为将,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遥想当年,“小霸王”孙策在弥留之际,取印绶与孙权道:“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刚接过执掌政权,就依兄所言,重用孙策的连襟周瑜。周瑜雄姿英发,文武皆备,当曹操挥百万雄师南下,与东吴隔江对敌时,周瑜被孙权任命为大都督(相当于现在全军总司令),结果,赤壁一战,周瑜火烧敌船“谈笑间,墙橹灰飞烟来”,从此,曹操败回北方,元气大伤。
  历史上的周瑜并非像演义中描写的那样嫉贤妒能,而是为东吴大业,积极引荐仁人志士。临终时也向孙权写信推推荐“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死不后悔!”随后,孙权迅速让鲁肃接任大都督。
  鲁肃也并非演义所说那样愚腐木讷,而是周瑜所述:“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曾有一日夜半,孙权与鲁肃促膝而谈,孙权问:“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君将何以教我?”鲁肃答:“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番高论要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要早数年,为东吴的发展前程谋划出一个明晰的蓝图,孙权闻言大喜,披衣起谢。
  鲁肃一直是联刘抗曹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孙权和周瑜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然后又借荆州于刘备安身,从而为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所以,鲁肃能运筹帷幄,真正幕后的是主人孙权的大力支持。而当刘备取得西川及汉中,势力日益扩大之后,东吴必须收回荆州,这个艰巨的任务是由吕蒙来完成了。
  吕蒙最初崭露头角时,被众人看作草包级的将领,这并非耸人听闻,虽说吕蒙屡立战功,但是他不认字,写奏折之类还要别人捉刀代劳。
  鲁肃有次路过吕蒙的营地,酒宴中,吕蒙问鲁肃如何对付关羽,鲁肃敷衍道:“随机应变。”吕蒙却提出了五种对付关羽的方法。鲁肃极为惊讶,拍拍吕蒙后背:“我本来以为你只有武力,没想到才识长到这等地步,学识渊博,不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吕蒙也很自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吕蒙很快被鲁肃提名做副都督,后接任大都督,他果然不负众望,使白衣渡江计,一举擒杀了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为东吴夺回荆州。
  后来,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发兵75万进军东吴,吴兵连败数阵,名将甘宁带病出征,战死疆场,使吴国“尽皆胆裂,日夜号哭”,孙权经阚泽担保,想起吕蒙生前曾推荐的陆逊。可陆逊自认为一介儒将,难服众,孙权就取所佩剑与之曰:“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并命人连夜筑坛完备,大会百官,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不久,彝陵之战,陆逊将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刘备丢盔弃甲,败走白帝城遗诏托孤。
  通过以上的历史故事,老百以为启示有三点:
  其一、孙权能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接四方之宾客。江东子弟多才俊,周郎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前仆后继,虽然他们互相推荐引见,但关键是孙权能委心听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才是东吴人才鼎盛的源泉所在。
  其二、作为领导人,要善于发现人才,并对人才培养重用,这就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孙权就是一个伯乐,当初他认为青年将领吕蒙有可塑性,就苦口婆心劝他要多读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理由推辞了,孙权就训诫道:“你忙,能比我忙吗?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然后认真并详细列出书单,吕蒙从此“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由一介武夫,脱胎换骨为见多识广的将才。
  其三、领导之所以为领导,就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非凡的气度。其中,对人才的尊重很关键,然后能使“士为知已者死”。例如,当鲁肃随同周瑜来见孙权。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甚至众官皆散时,他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并将衣服帏帐等物赐肃之母。这使得鲁肃能为东吴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总之,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领导人必须是起核心作用的。俗语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老百姓也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在当时的三国,孙权能建立东吴并霸业五六十年,不光是父兄打下的基业,他本身的人格魅力和智谋权术也占了很重要的部分。一代枭雄曹操就曾感叹到:“生子当如孙仲谋”。几百年后的辛弃弃有词赞:“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附: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审核编辑:五出眉心   推荐:五出眉心

上一篇: 《 黄玉米,白玉米

下一篇: 《 绝不西服以后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五出眉心:
重读历史典故,真地能给后人无限的深思和启示。老百善于从历史掌故中深入开去探求思考,于己于人,尤其是对方方面面的领导阶层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此文现实意义很深,推荐赏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

  • 五出眉心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就曾这样慨叹。
        孙权的确是三国时期令人景仰的英雄才俊,不但智慧,能够知人善任,而且还不乏英雄霸气。眉心也很欣赏此人!

    2014-04-17

    回复

    • 老百

       感谢五出眉心的推荐。三国故事自小爱读,本文说的是吴主孙权,而西蜀开国的刘备也是知人善任的君主。如:桃园一拜,将勇冠三军的关羽和张飞成了生死兄弟;长板坡将孩子一摔,让赵云感激涕零誓死效忠;封老黄忠为五虎上将,让老将在沙场流尽最后一滴血。而对魏延、马谡、李严等人的使用,明显看出,诸葛亮比他逊色了许多!

      2014-04-17

      回复

    • 五出眉心

       老百对三国人物真是如数家珍。期待更多的精辟析理文字再现!

      2014-04-17

      回复

    • 老百

       眉心的夸奖让老百有点汗颜,因为在这个客栈中,有许多网络高人对古典名著都有深入研究,比如瘗花秀士就对《水浒传》如数家珍,写了〈拨开水泊的迷雾〉系列,分析的有条有理。很值得老百学习!

      2014-04-17

      回复

    • 五出眉心

           是吗?恕眉心还不知晓!你和秀士都是眉心的榜样,眉心从你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太多不足、不足,真正汗颜的是眉心!以后有时间听老百给眉心讲三国好不好?然后我去请教秀士听水浒,也学点吧。

      2014-04-17

      回复

    • 老百

       眉心不必太客气,老百这里写了《读史明理》系列,也有《品诗词、说故事》系列,如若眉心认为老百的小文还有知识性和文学性,老百会继续写下去的。

      2014-04-17

      回复

    • 五出眉心

           当然有。相信你的系列写下去,一定是文学性越来越强,知识性与哲理性也会越来越强!眉心坚决支持!

      2014-04-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