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情感散文 > 粗略二三事

粗略二三事

作者:落叶半床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04-16   阅读:

  
  1.看电影
  年轻时候的母亲精力是旺盛的。母亲欢喜看电影,看电影的晚上总是早早地吃晚饭,看电影的晚上通常都是晴朗的夏夜,看电影的晚上多半是天上挂着月亮,走十村八里的都不成问题。一般电影放到中途我会睡着,回来的时候常常已是半夜,我趴在叔叔的背上,睡意朦胧中看月亮升到高空,照得旷野里一片洁白。地里的庄稼在夜风里肃穆着,我猜想她们也在睡觉,空旷里人们的脚步声“噗嗒噗嗒”地格外响。有的时节地里的庄稼刚好收割完毕,新芽还未长成,那样的夜里,我的心里隐隐感觉害怕,特别是看到四野里的坟头若隐若现的,生怕有个鬼钻出来抓住自己的腿,风吹来的时候,不禁浑身悚然。不远处的树林里黑魆魆的,偶尔有猫头鹰的叫声传来,划破幽暗的沉静,它们的叫声更加深了心里暗藏的恐惧。但即便是这样,我也想和母亲一道去看电影,路途里总是有惊无险的,夜晚的原野和白天看到的总是不一样,我心安理得地享受路上的过程,一觉醒来总有异常的欣喜。也有这样的晴朗夜晚,碰巧月亮歇脚去了,深蓝色的天幕上会挂满星星,这样的夜和有月亮的夜相比,更显幽深神秘,我会四处找寻自己熟识的星星,找来找去便在银河里打起了晃,看见勺子星变成了小船,载着我去看牛郎和织女……
  那个时候的村庄总是稀疏的,树木总是茂盛的,看电影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电影总是寥寥的那几部,有的不知看过多少遍,就算是这样,人声还是鼎沸的,人们对电影的热恋程度丝毫不减。一部《红高粱》,是男男女女都爱看的,电影是窄荧幕的,里面的人都是老长老长地,走起路来一冲一冲地,尤其是男人讲起来可能会流哈喇子,小时候的我便觉得里面穿大红衣服的奶奶是最丑陋的,最可怜的是罗汉爷爷,最不可思议地是九儿的眼里变成了红色……大人们讲起这部电影的神情,让我更看不懂这场小孩子本来就不理解的电影。而我看懂的也有两部,因为母亲的缘故,我总记得很清楚。一部是《抬花轿》,一部是《地雷战》。《抬花轿》里面的许多唱段母亲都会,结婚之前母亲在文艺宣传队唱过戏,所以是爱唱的;而结婚之前的父亲也在家乡的宣传队呆过,拉二胡。所以小时候的我总觉得父母最般配,一个会唱一个会拉。记忆里西屋墙上是挂着一把二胡的,模糊的印象里也似乎听见父亲拉过它,只是后来拿它当玩具,那把属于父亲的二胡就此毁灭。记住《地雷战》,是因为其中的女主角有两条长辫子,而母亲之前也是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长辫子的,这两条辫子我在母亲的照片里看到过,也曾问起母亲为何剪掉了那么好看的长辫子的。母亲的回答有自豪也有落寞,总之是操劳之故,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着,只好忍痛割爱。母亲这样讲的时候,我会忽然好想念照片上看到的母亲,甩着两条大辫子,野性十足,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儿。
  我知道看电影的母亲是快乐的。我欢喜那个时候的电影。即使简陋,即使单调。只是那样看电影的日子渐渐远去,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隐去了身影。
  2.赶庙会
  每年从农历的二月二开始,每个集镇上有为期五天的庙会,庙会上必备的是唱戏,戏是写来的,也就是花钱请来的,有梆子也有曲子,随便写哪种,但至少要写两台,一南一北或是一东一西地对着唱,才叫热闹。戏班子多半是农民组织的,他们农闲时学戏唱戏,农忙时便下地干活。所以庙会成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最好天地。当然也有专业剧团,写戏花的钱也多,如果没有人资助,一般的集镇是不会请专业剧团的;再说,专业也好,不专业也好,老百姓可不管,多数人只是图个热闹和吉利,民间的艺人也处处是高手,唱功好的也多的是,并不比专业剧团的差。
  二月二的庙会一般都会去逛的,包括小孩。因为是开春的第一场,有特殊意义。做父母的在这天会格外给孩子多拿几块钱,好去逛庙会。二月二的庙会离我们集镇有十几里路,走着去也算不上远,小孩子的我们各个攥着父母给的钱,穿戴齐整,一起出了门。一路上赶庙会的行人络绎不绝,有骑车的,更多是走路的,玩玩闹闹之间,不觉就到了。看到最近的戏台子,我们便停下,不愿意再往里走,在边上看花花绿绿的小摊子,各式各样好吃的、好玩的,都要看一眼的,买不买东西随自己的意,有的孩子还没走到戏台那儿就把钱花完了,买了瓜子花生糖果之类的也好,买了头花卡子也好,玩了一场游戏也罢,反正钱很快就是没了。我最欢喜吃的是浮子茶和粽子,每次庙会都会讨要的,因为大人不在,索性一分钱也没花出去。傍晚回到家,母亲高兴得很,逢人便说我不乱花钱。别的母亲见自己的孩子花光了钱,心里多少都怨自家孩子不争气,用手指戳着他们的头,推搡着让他们早点回家。
  我们集镇上的庙会赶在三月十三,暮春时节。那会儿四季还是分明的,庙会来的时候,天气已然暖和起来,柳絮漫天飞,人们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单薄的春装。大姑娘把自己压箱底的好衣裳都拿出来穿上,打扮得花枝招展;小伙子把最时兴的头油抹上,个个整得精神抖擞。年轻人都像是和春天赛跑一样的,比着灿烂。小孩子也被大人收拾得敞敞亮亮地,老人们也尽量穿着得体有脸面。总之,大家都面目一新,把平时干活时的粗布烂衫都扔到一边,恭恭敬敬地赶起了庙会。
  这样一来,就有热闹可看了。正经看戏的也有,而年轻人大多都是去看人的,看到对眼的,便会攀谈闲聊,当然也会不乏无聊调笑的。父母总是警告小孩子离那些流里流气的人远些,小孩子虽不知道个中缘由,但是隐约感觉到那群年轻人是这个庙会上最不安分的因素。因为每年台上戏唱的最热闹的时候,台下往往也闹得最热闹,谁家大姑娘小媳妇在那里和什么人吵嚷起来,说是什么人没缘由地抓了手、撞了肩之类。于是周围的人便顺势起了哄,生怕事情闹不大,没好戏可看似的。一时吵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样的场景年年庙会上几乎都会上演好几场的,人们也巴不得每天都出点什么事才好,好似这样才能烘托出春天的氛围,仿佛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漫天飘飞的柳絮一样。长大后的我学习《经》,才知道春天是求偶的大好季节,大概那些年轻人也是借机有意无意炫耀一下自己作为成年男子或成年女子应有的魅力吧。
  小孩子欢喜赶庙会,一为吃的,一为玩的。看戏多是跑到戏台子底下,看戏台上面戏子皮靴的厚底子或是看他们在后台涂抹油彩。心里想着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油彩和戏服的装扮下造就出另一人来,真是神奇。而真正喜欢听戏的戏迷,多选择去听夜戏,夜里安静,少了白天的喧闹与繁华,唱得好,听的人也入境。夜戏多唱苦情戏,春天的夜风袭来,那声音随着飘出去好远好远。母亲常常去听夜戏。晚饭过后,一听到锣鼓笳子敲打的声响母亲便坐不住了,急急把我们安顿入睡,好安安心心地去听戏。有时夜半醒来,听见唱戏的声音从空气中丝丝袅袅地传来,仙乐一样地飘荡在耳畔,恍惚间仿佛看见戏台上的灯亮得直晃眼,映照得那些唱戏的听戏的脸上都熠熠闪光。
  对于结过婚居家过日子的农家妇女来说,庙会上青年男女的那些热闹对她们来说已经不具备任何实质性作用,她们更多的是在这样的日子里网罗自己的亲情,娘家人邀接女儿,女儿家邀约娘家姊妹,都不在话下的。母亲多半是把二姨接过来小住几天,二姨也只有这个机会得和母亲短时相聚,共处一室。二姨向来是最疼母亲的,来了之后赶庙会居少,多半会呆在家里把自己的拿手活做几样,解决母亲一年甚至几年的用度。二姨性情比母亲温和,待我也是好的,比亲生的孩子还要亲。那时候我就想,有个体贴能干的二姨真是好。
  这样的庙会,从二月二开始,一直轮番到四月八才算结束。庙会一结束,农家人都要忙活起来,等着收割庄稼了。
12
  审核编辑:梦的出口   精华:小晓追梦

上一篇: 《 我的烟花烫

下一篇: 《 江边漫步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梦的出口:
看了文字,让我重新走一遍自己的童年,这些都是我年少的经历。特别是那细腻的描写,仿佛又让我再一次走了那一条条看电影的路,那一年年赶庙会的路,以及看到自己常常是不声不响地坐在说书人的最近距离带着仰望看着他的崇拜的眼神!这些渐行渐远的场景,已经淡退出现实的生活,或许只有渐渐消散的回忆。可是,这些回忆,溶进了血里,永远都热热的!向作者致敬!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1

  • 清荷晓露

    看电影,听说书,这些童年的记忆在落叶深情的文字里复活,带着纯真的美好,让我在夜色里,一遍遍回忆。

    2014-04-17

    回复

    • 落叶半床

       能写这么令人感觉特美好的话来,一定不简单。多谢鼓励。

      2014-04-17

      回复

  • 韵无声

    来坐坐

    2014-04-17

    回复

  • 紫云儿

    亲切。熟悉。又伤感。
    喜欢。
    祝福。

    2014-04-17

    回复

  • 紫云儿

    亲切。熟悉。又伤感。
    喜欢。
    祝福。

    2014-04-17

    回复

  • 瑜儿

    叶很爱母亲,每篇都有母亲的身影。年轻时候的母亲,爱看电影的母亲,听夜戏的母亲,姥爷面前流泪的母亲……
    我们长大了,母亲变老了。可母亲仍然年轻在回忆里,那些时光的碎片,虽然沉淀,却从未远去。

    2014-04-17

    回复

    • 落叶半床

       的确母亲老了。对她好的那些亲人一个一个都走了。她越来越孤单了。借着这些往事,想着令她高兴的人和事,但愿她不要太落寞。她天生爱热闹的。

      2014-04-17

      回复

  • 瑜儿

    原来我们的故事,很多都能重叠。怪不得我如此喜欢你。O(∩_∩)O~

    2014-04-17

    回复

  • 落叶半床

    多谢梦编辑。小晓辛苦了。每天得盯着我们的那些遗漏。

    2014-04-16

    回复

  • 沁芳闸

    没有赶过庙会,也没有听过说书,但我也有一个很好的姥爷。总觉得爱回家的男人一定是好男人。

    2014-04-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