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教会我的那些事

作者:梨涡小篆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8-11-01   阅读:

  
  得知金庸去世的消息是在昨晚八点半,微信朋友圈。
  起初不信,还怼了朋友一句“造谣”。待到消息落实,我懵了……
  怎么会……怎么可能……他不是一向岿然不动、稳如泰山的吗?他不是素来精神矍铄、安康愉悦的吗?他不是已然皈依佛教、洞悉了生与死的奥秘,养生秘诀一套一套的吗?他不是创作过能活到120岁的张三丰、和光同尘到不识岁月的扫地僧、每隔三十年返老还童一次的天山童姥吗?他不是应该长春不老、趋向化境、成仙都没问题的吗?
  我的心脏好像被人狠狠击了一锤,击得半身麻痹、大脑空白,过了24个小时,还处于混沌之中……直捱到打开电脑的那一刻,有了些许触动……逐渐蔓延逐渐深化,才感受到了难过……难过,却哭不出……这种感觉宛如三年前父亲去世,我坐在医院的救护车上送他回家,一路上整个人僵直呆板,三魂七魄似分散了一般……
  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每每遇到意外打击,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撕心裂肺与哭天抹泪,而是进入“静静”模式等待那种痛苦的感觉袭来……正如此刻,我看着微信里铺天盖地的悼念金庸的帖子,唯有感慨大家的丰富情感可以用精彩的文字酣畅淋漓的抒发出来。我不行,我只能想到哪写到哪……
  我读金庸小说的时间不算晚,大致是小学五年级。若论看金庸电视剧的时候则更早,应该是四五岁。当时,中国还未迎来九十年代,家家户户经济条件有限,一个大杂院里顶多有一户人家有台黑白电视机。到了晚上八点,邻居们都很有默契的搬来小板凳,规规矩矩、齐齐整整地排成三四排,对着翁美玲与黄日华演绎的《射雕英雄传》目不转睛的观看。
  那个阶段的我看不懂剧情,印象里只有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和她宛如猫头鹰的笑声端的可怕……奇怪的是大人都看得津津有味,还一边观看一边笑谈。我记得我爸是特别喜欢《射雕英雄传》的,除了追剧,他还从市图书馆借来了原著。他若在家看书,看到兴头上,忽而哈哈大笑,忽而抡起我练哑铃一般上下挥舞。年幼的我竟然不知害怕,还觉得十分好玩,巴不得他永远看下去,顺带给我飞升一般的体验。
  真正对金庸剧有兴趣是到了彩色电视机走入千家万户的年月。我也长到了喜欢看帅哥美女的年龄。我忽然发现饰演“杨康”的演员好帅啊!他剑眉星目,一身贵气,翩翩如玉树临风,为什么《射雕》里的人都在骂他?为什么那个一脸苦瓜相的熊猫眼穆念慈总爱躲着他?
  那个郭靖憨憨笨笨的有什么好?黄蓉跟他完全不搭嘛!跟他在一起还没有跟周伯通在一起有趣呢?这些质疑还未得到解答,父母就以我学业太重为理由限制起我看电视。这么一来,我还怎么去同学圈里高谈阔论?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也去翻阅原著。当时在市图书馆借书需要借书证,我搞不来借书证只好把早晨喝胡辣汤的饭钱省下来,跑到租书摊上读金庸。这一读,就读了整整二十年……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没有一本金庸小说没有被我读过,也没有一个金庸笔下塑造的人物不被我熟知。我无法解释自己为何对金庸小说如此痴迷。我能够记得的是中学时代,我与一个女同桌都是武侠迷,我们经常趁着放学跑到租书摊,她一本古龙,我一本金庸,俩人背对着背沉浸在文字江湖里,看完互换方便省钱。我还记得因为她挺古龙我崇金庸,我们回家路上一边鄙视对方的审美一边讽刺敌方的人物。她说《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就是个流氓,我说《桃花传奇》里的楚留香就是个花痴;她说《连城诀》里的血刀老祖是个变态,我说论变态谁抵得上林音的儿子龙小云;她说金庸长得圆头细眼不好看,我说古龙长得獐头鼠目还不如金庸!我们前一刻还在手拉手表现着理想一致姐妹情深,后一刻就为了捍卫自己的偶像面红耳赤、互相攻击……为了争高低,我甚至会在作文里引用金庸小说里的人物精神来论证什么是正能量。语文老师恰好也是金庸迷,有时捧着我的作文在班级里热情朗诵,气得我同桌一脸阴霾,为此与我冷战了几个月。
  到了大学,我如愿以偿进入了中文系。世界瞬间向我展现友好的一面:再也不用学习那该死的数理化了,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看小说了。我拥有了一段自由的想翘课就翘课,想泡网吧就泡网吧,想去社团就去社团,想睡懒觉就睡懒觉的光阴。为了打发时间,我常常去网吧泡BBS,看一些安妮宝贝、棉棉类的颓废疼痛的都市帖子,写一些自己蠢蠢欲动的少女情怀。忘了怎么整的,我登录到一个叫“S800”的纯文学网站,看到有人正在写武侠连载,其中人物都是网站里的用户。我索性见样学样,把网友们或设计成飞檐走壁的高手、或设计成心狠手辣的刺客、或设计成身不由己的皇族后裔……再把明朝万历年间的农民起义作为背景,杜撰了一个掀起江湖血雨腥风的故事。
  写这个起初是一时心血来潮。没想到那个网站的大多数用户都跑来跟帖,要求加戏。有的篇章能收获七八十人的回复。我越写越是得意,竟不知不觉写了五六万字。后来"S800”网站倒闭,我又挪到了胡杨林,继续更新这个《寒雪奇情传》(后来改名为《寒蝉泪》)。有网友为了支持我,特地为这部网文制作了封面和配乐。现在再看当年撰写的内容,实在是荒唐幼稚不值一提。而且我的整个故事构思都是模仿着《倚天屠龙记》,只是把明教改成了白莲教。写到十几万字的时候,我遇到了高人指点,懂得了写武侠不是光写一些打打杀杀,而是要在刀光剑影里诠释出侠道。
  何谓侠道?
  李白有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道要伸张正义。侠客要完成铲奸除恶的任务之后拂袖而去,不留名不图利。
  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侠道要义薄云天,侠士在目睹世间的种种罪恶的时候,勇抗暴政和强权,功败笑对屠刀,不怕牺牲英勇就义。
  站在侠道的立场再去看金庸,我发现他写的郭靖是侠道中人,他单纯刚正,为国为民,在民族危亡关头誓死抵抗元军,与黄蓉双双战死在襄阳城下;他写的乔峰是侠道中人,他顶天立地,担当天下,为了辽宋止戈可以气壮山河的自尽;他写的陈近南是侠道中人,他为了驱除鞑虏、复兴汉室,可以鞠躬尽瘁含冤死去;他写的令狐冲是侠道中人,他豪迈潇洒,放荡不羁,可以路见不平义救仪琳可以恪守承诺帮助恒山派查出杀害定逸师太的真凶……在金庸塑造的如是侠客中,他们或出身平凡、或命运坎坷,或尝尽命运无常的摆布,或饮尽爱情的苦水,但是他们在大是大非方面宁为玉碎亦绝不让步。
  比如杨过,他最是一个离经叛道,无视社会规则的人。面对裘千尺提出的必须拿郭靖黄蓉的人头来换绝情丹的条件,他终念及郭靖一死,襄阳城中的百姓婴儿性命难以保全,甘于放弃。
  比如韦小宝处事厚黑,在康熙和天地会以及神龙岛内博弈算计,捞财捡漏。但是恩怨分明,以大局为重。为了保全更多兄弟,断然抛弃荣华权势,携七位夫人归隐。
  这些人格风骨比曲折离奇、高潮迭起的剧情更好看。所以梁羽生写不过金庸,他的词很好,可惜人物空将民族大义挂在嘴上,实际性格黏糊面目模糊,除了女性角色写得不错;古龙也写不过金庸,他塑造的角色属于非正常的人类,一上来就是强悍的江湖地位、丰富的江湖阅历,不需要成长不需要磨砺,弘扬的无非是江湖儿女那点狭隘的爱恨情仇。
  唯有金庸,他披着武侠的外衣讲述人生之道。他让你通过武林争雄夺利来见识人性的丑恶虚伪,他让你通过男女情爱纠葛来感受人性的复杂多变。他笔下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他浅诉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他洞悉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他宁愿喜乐忧愁,皆归尘土……读懂了这些之后,我又参与胡杨林里的那个故事接龙,算是主要参与人与大纲撰写人。若论质量,现在再看也不值一哂,但是这些是我在双十年华里完成的,在我不屑世俗,不虑饥馁,不媚颜不屈膝不用考虑世态炎凉与红尘琐事的黄金时代完成的。我庆幸自己能够写出一些敝屣荣华、浮云生死,单求热血壮志、不屈服于黑暗的文字。虽然那个时候,我更多的是渲染爱情,爱而不得的爱情……
12
  审核编辑:渭雨轻尘   精华:渭雨轻尘

上一篇: 《 宝钗的生日

下一篇: 《 黛玉一怒

【编者按】 往期编辑   渭雨轻尘:
曾经,因为朋友摆过小书摊,我得以近水楼台,饱读了大量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现在回想,那真是何苦酣畅淋漓、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的岁月啊!侠之大者,在家国情怀,这一点确实金庸先生的诠释最为到位。如今,先生突然驾鹤西去,真真让人伤感叹惜。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渭雨轻尘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郭靖和黄蓉并没有战死在襄阳城下。

    2018-1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