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以欢歌

作者:欧阳梦儿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8-12-06   阅读:

    
  (一)
  
  在众多的电影中,印度电影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载哥载舞的异域风情,是印度电影里最为流光溢彩的华章。一方丽纱,把妩媚、神秘、诱惑缠裹在性感的身体里,单留一双深得似海亮如明月的眸子,抛洒无限风情,勾人摄魄。那腰身,甩动的是蛇,撞击的是火,喷射的是属于九尾狐才有的魅惑。
  
  想当然,印度女子的生活便该是如此的多姿和浪漫。直到看了以世界超模华莉丝.迪里身世为原型的《沙漠之花》,才知道带给世界如此多视觉盛宴的女子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如此的低下,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这般水深火热。当然华莉丝并非印度女孩,她属于非洲索马里。但是,社会对她们的要求是一样的,“割礼”在二十八个国家曾经盛行至今存在着。
  
  什么是“割礼”?女孩子长到三至八岁,在没有任何麻醉、消毒的情况下,由一个年纪稍长的妇女主刀,随随便便“清除”女性生殖器的酷刑——它包括女性的外阴、内阴、阴蒂,一边用刀割至见骨,一边有人用手去摸在一旁监督执行。割完之后还要用铁丝或荆棘刺缝合起来,只留下针孔大小的一个洞做为排泄。直到新婚之夜,由新郎用刀或利器划开。据说很多女孩子都是死在“割礼”上,幸存下来的也要忍受排尿、例假、分娩时的极度痛苦。没受割礼的女孩子嫁不出去,还会被驱逐。结完婚的女子便需要天长日久地忍受性交时一次次撕裂、愈合再撕裂再愈合的痛苦。
  
  这一风俗,竟然是印度宗教为避免女子有性交快感,让其“守贞”而立。而印度宗教根本上却对生殖、性交有着无上的崇拜,偏偏到了女人这里就不行了,成了罪恶之源。我仅有的宗教知识来自《西游记》,对“和尚”的好感与敬仰自然是因为唐僧死拒女儿国国王的亲睐,以为和尚都是这样不近女色不问尘事不受诱惑的高大上。唐僧不辞辛苦,排除万难去取的“真经”在西天,也就是印度,那么印度“梵音”普照,和尚们当然伟大、高洁如神一般了。
  
  谁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印度的和尚不但食色,而且近乎无耻。印度虽然由100多个民族组成,贫富分化却十分严重,对穷人的态度惊人的一致。穷人家的女孩子因为置办不起“陪嫁”,只能嫁给“寺院”,任由和尚们侮辱、玩弄之外,还得赚取皮肉钱供奉给寺院。当年老色衰,这样的队伍也不予容纳,任由自生自灭。而中国也屡有和尚欺男霸女,作奸犯科,朝庭才不得不颁布和尚色戒的法令,给后人诸多的误解与无限的遐想。
  
  华莉丝好样的,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没有迷失自己,没有忘记正在受难中需要自己去拯救的姐妹。她不惜曝光自己的隐私,以揭露这一陋习给女性同胞身体、心灵、精神造成的伤害,华丽转身,以身犯险,积极投身到女权维护的斗争当中去。因为她们的呼吁和努力,虽然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立法执行,不准再对女性实行“割礼”,但,这一习俗终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究其根本,原来是阴道的“小”,可以增加男人的快感,故而令行不止,真是令人叹之怜之愤之慨之。
  
  (二)
  
  如果不看《厕所英雄》,你想象不出印度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到什么程度。这部2018年在中国上映的影片,宣称改变了6亿女性的命运。我们无法想像,手机已是寻常物的印度,一个女子竟然为了争取在家上厕所的权利,而引起轩然大波。
  
  这绝非杜撰,据《印度时报》报道,超过56%的印度人无法使用卫生设施。《厕所英雄》改编自真人真事,探讨的是印度农村家庭普遍没有厕所,女人必须要到野外如厕的现象。尽管由于随地大小便,令印度极其脏乱,印度的保守者们仍然认为在家建厕所是非常肮脏不能容忍的事情。女人如果不去野外大小便,做的饭是不会吃的。在野外被人撞见、恶搞都稀松平常,在家里不用丽纱裹头却是不知羞耻。
  
  新娘贾耶漂亮而聪明,是丈夫凯沙夫百般追求下嫁的。在开化而文明中长大的贾耶可以忍受辛劳为一家人的生活而操劳,却无法容忍半夜长远跋涉去树丛中小解的麻烦和屈辱。她的要求自然得不到理解,只能收获嘲笑,于是她只好选择离婚。家长专制下长大的凯沙夫,因为父亲坚信他只能取一个六指姑娘,老大不小还只能跟一头牛结婚,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心上人骗进家门。他最终为爱妥协,四处奔波,赢得了政府的支持,在家修建了一个厕所,却还是毁在了传统之下。
  
  折衷之法,他们不是没试过,比如利用经过的火车。可是,火车停靠的时间有限,意外时有发生……,比如去偷流动厕所,却被告发,引来牢狱之灾……
  
  就在凯沙夫快要在打击下放弃的时候,贾耶的爱和控诉令人落泪,让凯沙夫醒悟,不让女人在家如厕并非一件小事,它关乎着女人的生命安全和精神健康:有的女子因此在树丛中被毒蛇和蝎子咬死咬伤,有的女子因此被强奸被杀害……
  
  贾耶在丈夫凯沙夫的帮助下坚持下,在一群又一群女性同胞的觉醒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虽然只是一个公厕,女人们却象过节一样,热泪盈眶,翩翩起舞。
  
  由此可见,尽管滚滚车轮,历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对女性的歧视与不公,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发生着,哪怕你要求的是那样的少那样的合情又合理,男人们就是不给你,你能怎么着?女性只有自己先觉醒,从精神上站立起来,才能真正独立,争取自由与平等。
  
  (三)
  
  近来,印度走出国门的影片越来越多,反响强烈。敢拍敢说的现实主义题材占了相当比重。印度呈现的这一系列新气象,说明了印度人的反省和勇敢,他们学会了正视自己“疾病”,痛割沉疴。当然,这也得力于当局的宽容和理解。
  
  从《起跑线》一片可知,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心同,国国相似。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对孩子教育紧张过度的现象呢?从此片我们可以发现,种姓优越感,贫富差距印度不是减小而是加大了。不会说英语,你就不够文明不够高雅,哪怕你腰缠万贯,仍然被人打心眼里看不起。不会说英语,孩子无法进入最好的私立贵族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与之连锁的反应就是他将进入不了好的公司,找不到好的工作,无法融入上流社会。
  
  有些循环,确实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印度是一个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好的种姓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资格选择较为漂亮的女子做为老婆。好的教育,培养出良好的气质,靓丽的老婆生出漂亮的子女。与之相反,孬的种姓越来越穷,教育差距逐渐拉开。教育跟不上,无法找到好工作,生活的压力随之巨增,日益变得麻木,憔悴,甚至堕落。要想改变,就得打破最基本的种姓统治。
  
  影片中用大量的镜头,揭露了“校长”所代表的当权人士的伪善面具,所谓的给穷人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其实就是向富人变相敛财,向穷人设置金钱的门槛。最终有能力挤进高端学府的,仍然只是富人。就连煞有介事的“调查”、“考证”,也只不过掩人耳目的“调味剂”,一本正经的“抽签”都是早就设置好的“运气”。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没有忘记丑恶与希望并存,贫民的善良与自尊,固执与坚持,让人性的美好得以延续,哪怕是一丝丝光亮,也值得人坚守给人以希望。最起码,可以唤醒那些出身低贱的“爆发户”,与其去巴结、讨好别人,不如把时间与金钱投资在同等阶层的教育上,奋发图强,奋起直追。
  
  我所看到印度电影,并无多大的场面,也没多夸张的特效,可它就是震憾你,不让你打磕睡。2个小时不等的电影,永远有新奇在前方等着你,永远有现实的比照令你忘情令你思考。难怪有人评价印度电影说:印度电影不装13,手法简单,叙事就是叙事。
12
  审核编辑:沁芳闸   精华:沁芳闸

上一篇: 《 就是不能接受你

下一篇: 《 林黛玉的婚事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场场印度电影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印度社会,和这个社会里女子匪夷所思的地位之低。幸好,还是有人觉醒有人抗争有人不认命。为女子能在室内上厕所贾耶,为孩子能让贵族学校的爸爸假扮穷人、最后揭露真想的勇气,世界超模华莉丝自揭短处。这些都让人感动,唯黑暗才显光明珍贵,唯灭亡才显生命之美。这世间有很多人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更多人谋得应有的公平、正义与希望。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0

  • 瘗花秀士

    不错啊

    2019-01-13

    回复

  • 千千

    在国人的想象中,印度是个落后、贫穷、愚昧的国家,但印度的电影却超越了很多国家,并得到了世界的一致认可,印度电影几次得了国际大奖,他们的题材,他们的音乐,他们拍摄的角度……都是很多国家不能与之比拟的,我看了几部印度的电影,真的很让人从心底感叹,并且感到震撼,在批评印度过去的旧制度上,欣赏他们的宣传正能量、歌颂美好,追求真理,并且能正确剖析自己国家的不足之处,这些都是一些导演去学习的。比之去看太多的垃圾影片,我宁愿选择一片印度片,在他们的歌舞声中享受音乐大餐,视觉的盛宴!

    梦儿

    2018-12-14

    回复

  • 西部井水

    看文章,我想手撕印度!

    2018-12-06

    回复

    • 欧阳梦儿

      @西部井水  撕,撕了沉到西部井底。西部开撕,定是别样深刻。

      2018-12-07

      回复

  • 东方玉洁

    梦儿的文章总是惊人。

    2018-12-06

    回复

    • 欧阳梦儿

      @东方玉洁  东方大哥真是梦儿的幸运之神,文章发到哪儿,你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2018-12-06

      回复

  • 沁芳闸

    好文字,学习。

    2018-12-06

    回复

    • 欧阳梦儿

      @沁芳闸  沁芳辛苦。这么晚还得赶班,必须献花!

      2018-12-06

      回复

    • 沁芳闸

      @欧阳梦儿  因为工作关系,我只能休息时间上来的。谢谢梦儿赐稿。

      2018-1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