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宣扬的金玉良缘为何到后来成了忌讳

作者:月涵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9-02-06   阅读:

  
  (一)大观园里的大姑娘
  如果说薛家心里没有金玉,那是骗人。
  对于作者来说,写了黛玉,必然要写薛宝钗,金玉相对,牡丹芙蓉相遇。
  薛家一出场,就是没落了,不是一般的没落,进了京城,要依附于亲戚家,才可安心。从薛姨妈放弃住自家,而住在姐姐的家里,就已经放弃了大家族的尊严了。再怎么经济自主,也是别人的房檐下。
  贾母留客是风度,而薛姨妈住个三月五月,收拾了房子就走,这才是人情。可惜没有,就是元春省亲,小戏子占了梨香院,薛家听从贾家的安排,搬了别处,也没借此告别。
  而薛宝钗一出场就是成人心态,她的年纪是十四。经历了薛家的中落,看了不争气的兄长打死人命,托了亲戚才能了案,她的心情是何等的无奈,薛家败落了,母亲良善兄长荒唐,皆非持家兴家之人。
  如果说薛家把希望寄托在才貌双全的薛宝钗身上,指望她结一门好亲,纵然不能让薛家扬眉,只要能出了阁照应一下娘家,也是好呀。连贾政的门生傅试,都想仗着花容月貌的妹妹秋芳攀附豪门,薛家有这想法,本是正常,何况薛家和贾家是亲戚,近水楼台先得月,总好过门生傅家。
  薛宝钗和元春一样都是正统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深谙孝道,遵守那个时代的规则,为家族利益联姻,都是听命而行。
  (二)贾母的态度
  薛家当时的安排,还有一种方式,让薛宝钗留下来,和三春做伴,薛姨妈和薛蟠搬走,这样还算保留了体面。
  可惜薛姨妈没有。
  薛宝钗在贾府的日子开始了,比通灵金莺微露意,看见宝玉的玉上的字和自己的锁上的字是一对的时候,她有没有些心动,有吧,不管是命运的暗指,还是人为的安排,眼前人毕竟是温文尔雅的少年郎,比自己的兄长强百倍。
  宝玉无心,薛宝钗未必无意。
  只是金玉良缘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当事人贾宝玉心心念念就是黛玉,还在睡梦里喊着和尚道士的话不可信,只要木石缘。而贾府的高层贾母对薛宝钗的态度,表面是礼仪,暗里的敲打。
  元春端午节二宝一样的赏赐,暗潮汹涌,贾母马上在道观里公开表态,和尚说了宝玉不易早娶,大一大再说吧。无限期地延后了。宝玉是男子,就是拖到了二十也无事,可是比宝玉大的薛宝钗,可拖不到那时候。
  大家族之间,只要不是立场不同,站队不一样,这些儿女之事,纵然不同意,也会婉拒得微妙,进退之间全看领悟。
  常理来说,十四五岁的宝玉,订亲也是可以的,可是贾母偏要后延,就是为了拒绝薛家。
  (三)金玉良缘成了忌讳
  从薛家来看,把薛宝钗嫁进贾家,是最好的安排。
  贾府是国公府,而薛家是商人,门第上自然是高攀了,而且婆婆是亲姨妈,宝玉是亲眼看到的,当时的宝玉,除了不爱读书,没有缺点,不爱读书,大人眼中,不过是小孩子淘气罢了。
  看看迎春后来的境遇,就明白了夫君的人品脾气,有多么重要。薛家若是高攀,自然要考虑女儿会不会受气,宝玉的性子,不会让女人受气。
  王夫人是非常关注薛家的,曾多次写信让妹妹一家进京,彼此帮衬,而后来热情留客,最热情的是她。有了娘家人在身边她也有个聊天解闷的人。
  姐妹二人经常在一起聊,说的最多的自然是儿女婚事,王夫人只关心一个宝玉,薛姨妈是对儿子使不上力,管教不了。而薛宝钗才是她指望的人。
  当然做客的日子不好过。
  通篇看下来,薛姨妈要陪着贾母打牌,也要奉承几句。薛宝钗呢,在诸人面前和气,在贾母王夫人面前是小辈,每天都要问安。
  如果薛家没有金玉的心,贾母到是不介意她们住多长时间,可是有了金玉的心,犯了贾母的忌讳。
  宝玉在贾母身边长大,他的婚事,贾母自然要过问。连身边的两大丫鬟,袭人晴雯,都是贾母调教好的,送到了宝玉身边。
  贾母最厉害的表态是以妹拒姐。
  宝琴进京的目的就是发嫁,和府皆知,贾母怎会不知,却故意厚待宝琴,让王夫人认作女儿,留在自己身边,把昂贵的大衣给了她,还不让薛宝钗管紧了宝琴,说宝琴还小呢。刚说了宝琴还小呢,转眼就问宝琴的生辰八字,弄得薛姨妈认为是替宝玉求配,因许了梅家,只得说明情况,凤姐和贾母还一直道可惜。
  这可是明晃晃告诉薛家,贾母不考虑薛宝钗。而且薛宝钗的妹子,都定亲了,这个姐姐不要再耽误了。
  贾母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四)薛家可怜的希望
  前八十回,宝黛钗三人的婚事,都没有放到明面,薛宝钗的年纪最大,最应该考虑,可是薛家却一直没动静,也没托亲朋友说亲。
  后来是薛蟠成了家,薛蝌订了亲,都没有提到薛宝钗的婚事,薛宝钗完全是被薛家耗在贾家宝玉这棵大树上了。
  当然了宝玉不订亲,薛家就有希望,毕竟王夫人那一票是投在了薛宝钗身上,薛宝钗本人稳重大方,有持家之才,有理事之能,有贤良之德,没有缺点,贾政还夸赞薛宝钗有才学。
  应该说薛宝钗本人还是具备宝二奶奶的条件。
  而且薛宝钗还收服了黛玉,二人情同姐妹,人际关系极是良好。
  薛宝钗搬离大观园,起因到是邢夫人王夫人二人拿绣春囊斗法,导致夜查大观园,独没查薛宝钗那里。凤姐特意和王善保家的表态,不能查亲戚的,表面上看是礼遇薛宝钗,可是细品不是味道。蘅芜苑里的丫鬟婆子并不都是薛家的人,而且查的不是主子,是仆人,那些仆人好多都是贾府的人。现在不查这里,如今以后有问题,反而不好洗白。
  薛宝钗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二天一大早,就以母亲身体不好为由,回家了,态度坚决,行动迅速,这是半夜知了消息,就做了打算,一早就行动了。
  后来王夫人劝她搬回来,她也断然拒绝,劝姨妈节省开支,省了园子这笔开销,全是治家之道。
  (五)金玉良缘一场空
  从曹公判词来看,金玉良缘是成了,黛玉早亡故,薛宝钗嫁进了贾府。
  纵然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宝玉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她得到了名分,没得到爱情,原也不妨,那时代的女人,几人能得到爱情。名分已经不易。
  薛家的打算落了实,她终于成了宝二奶奶。
  宝玉出家,应验了当年对黛玉的承诺,你死了我做和尚。
  薛宝钗成了第二个李纨,唯一的指望是教子成龙。
  王夫人两个儿媳妇的日子都是槁木死灰的岁月。
  当年薛宝钗十四岁进贾府,这一生的命运,都和贾府纠缠在一起。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宝玉不喜,贾母不愿,如之奈何。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