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代文豪——苏东坡

作者:吕俊喜♀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9-02-17   阅读: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比较仰慕古人的,并且我也一直追求着他们的情操与德行。而最让我最痛惜的人,当属路遥和苏东坡了。路遥先生,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甚至熟悉到能口若悬河的程度。
  都说文人命运多舛,是的,要想了解他们多舛的命运,必然离不开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个人浅见,只要你读懂苏东坡的人生,就基本上读懂了整个宋史。而对于宋史,我也是最喜欢钻研的一个。自从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创宋朝江山以来,就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原因,认为武将会祸乱江山,于是有了“杯酒释兵权”的发生。至此大宋江山便有了“重文抑武”政策。刚开始,文化,经济,政治,还较乐观,历经太宗光义,真宗桓,仁宗祯……
  但正因为重文抑武政策的实施,而使得军事上一直处于劣势。表面上看起来百年承平,全国人民富裕,但实质上却是漏洞百出,边关危机四伏,穷于应付……契丹,女真,蒙古,西夏,皆虎视眈眈地窥视着着富庶的大宋王朝。
  少年成名的苏轼其实早就发现了国贫,民贫,兵弱等现象。英宗过后,好不容易盼来了宋神宗赵顼这么一个想中兴祖宗之法,并欲使国富兵强的英明君主。启用的改革大家王安石也是个好人,他也一心想革除这诸多的弊端,一振华夏神威。不过他的改革方针却太过于激进,锐利,他就想以雷霆万钧之势进行改革,按他的预想,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实现他那宏伟的蓝图。
  “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募役法,……”然而全国之大,这众多的新政一时之间又如何实行得开来呢?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当初苏轼就发现了新法中存在的诸多诟病,他为人豪迈,正直,多次向皇帝上书,也曾在朝堂上跟那些变法新进人物发生过冲突。他认为改革是要进行的,但不能急在一时,应徐行徐立,稳中有序的实行。
  然而王安石及其党羽就恼怒了,他们认为苏轼在朝只会阻挡他们升官发财。忘了说:“王安石这人不能识人之明,他是惟才用人的,从不看他们的德行。凡是有志于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
  而这些人大多都想以改革之名来助他们尽快升官发财。至此小人当道。他们构筑污词,寻章摘句,罗织罪名。由于苏轼是文章大家,爱写词,而创作中又常带个人感情色彩,最著名的当属他给皇帝上的湖州谢表中的一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他的本意是“陛下知道他现在糊涂了,跟不上局势,老了没有什么作为,可以准许他告老还乡。”
  这本是很平常的一句话,结果却让那些成心陷害他的人抓住了把柄,说他是毁谤新法,愚弄朝堂,藐视皇帝……这些罪名足以定苏轼死罪了。
  我们可以想来,那时的宋神宗赵顼正当年轻,头脑简单,一心变法图强,根本不会考虑那么多,他认为改革正如王安石所论,要尽快实行。你苏轼却屡次横加阻挠,今番又如此上书,实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终于来临了,那就是“乌台案。”因而获罪,也由此而兴起了“文字狱”。
  好在太祖赵匡胤时颁布过“不杀士大夫”的法令。又因为宋神宗是苏轼的小迷弟,后宫历届皇后也属苏粉,加之朝中众多元老大臣的极力保护,苏轼才得以免于死罪。
  但,东坡先生那多舛的一生,并未因此而终止。他先后被贬至杭州、湖州,惠州,密州,黄州,儋州等地。期间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三任妻子都相继离他而去,其中一子也不幸夭折。其实苏东坡的一生也是最折腾的一生,在短短的几十年时光里,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中华大地。他一生三起三落,着实叫人辛酸,惋惜,心痛不已。
  而宋朝之所以会走向衰败,我认为全是因为这次改革引起的。至于宋哲宗,宋钦宗,宋徽宗,及至后来宋高宗赵构开创的南宋朝廷,只能偏安一隅,真正的丧权辱国,败坏家门,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报国之士都含冤莫白,忍屈就死。
  纵观东坡一生,著作甚丰,书法,绘画,诗词,文章,无一不精,无一不好。实乃古今全能型人才。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从他的事迹中得到真理,当下我中华民族的改革开放,正是沿袭了他那徐行徐立,稳中有序的政策,才得以使全国富强起来的。
  不像急功冒进的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想,右倾思想,害苦了多少人民,又使得中国倒退了多少年?
  让我们缅怀这位远离了我们九百八十多年的先哲吧!
  我一生最敬佩的人——苏东坡。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上一篇: 《 宁静的新年

下一篇: 《 我们的优雅藏身何处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苏先生是一代又一代文人的精神图腾,人们读他的诗,感怀他坎坷的人生,写了一篇又一篇关于他的文字。作者也是他其中的一个仰慕者。他说,只要读懂苏东坡的人生,就基本上读懂了整个宋史。他“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以至于被变法者不容数次罢官下放,他疏阔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更让人倾佩于他的胸襟。幸好,中国有个苏东坡。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