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家道中落,鼓吹金玉良缘的底气从哪来

作者:月涵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9-04-06   阅读:

  
  (一)薛家中落,王家嫌弃
  薛家的男主人一过世,马上就中落了。
  生意上一落千丈,薛姨妈不能料理生意,儿子不会管事,这对母子,对自家的生意,都没有什么管理能力,只有任由伙计欺瞒。
  加上薛姨妈宠坏了儿子,不能兴家,只能败家,还打死人命,惹上官司不能了结,贾雨村的结案,用的是薛蟠已死,这个理由。
  这样的薛家,哪里有兴旺的气象。
  王家对薛姨妈这个嫁出去的女儿,其实没什么情份,薛蟠的官司是靠贾政提拔了贾雨村了结;薛姨妈进京后,也以外任为由,没给薛姨妈提供什么帮助,贾政也外任过,也不是拖家带口,合家都走,而是个人走个人的,家眷还在京中。如果是这样,王家对薛姨妈长住于贾家,完全是丢包袱的作风。
  王家是看不上薛家了,当年有钱,如今王家有外任的机会不差钱,而且薛家的家风名誉如此,对王家不是什么体面的事,自然不愿意沾惹。
  亲戚是亲戚,可是管不管,管到什么程度,还是有区别的,如果王家把薛姨妈接了过去,长住在王家,薛蟠生事,也是麻烦,管是不管,管到什么时候?
  如果薛姨妈想把女儿嫁回王家,王家如何拒绝,如果王家真心待薛姨妈这个出嫁女,就应该让他们住在王家,好生相助,把宝钗嫁回王家,哪怕是庶子,也是好的,这对薛姨妈才是实质性的帮助。
  (二)薛姨妈赖在贾家鼓吹金玉良缘
  薛姨妈是看透了娘家,没什么帮助,自己这双儿女,要想有个好的结果,必要姐姐王夫人相助。儿子不成气,他的婚事,另说,可女儿容貌好,才情高,自然还有个打算。
  金玉良缘是薛家放出的风,是在宝钗一进贾府,就有了风声。
  宝钗还特特让宝玉看了她的金锁,这种暗示太明显,黛玉开始那般敌对宝钗,也是为了金玉之说。要是没有金玉之说,黛玉不会那么小心眼。
  贾母就老道了,管你薛家怎么说,管你怎么走贾元春的路子,贾母就一招,拖,反正女大男小,拖下去,就不相信,薛家一直不嫁女,十五不嫁,十七不嫁,不信到了二十多之后,还不嫁,反正贾母就是一定要拖到薛家沉不住气了,靠时间赢取胜利。
  也是无奈,总是亲戚,薛姨妈再不得王家照看,也是王家的女儿,也是王夫人的姐妹。
  那么,薛家促成金玉良缘有什么底气呢?
  一直奇怪,明明是男方家势好过女方太多,薛家何以有如此的底气。
  就是因了王夫人。
  王夫人是宝玉的母亲,儿子的婚事,母亲还是有发言权,宝钗是王夫人取中的,不完全是因为了亲上加亲,也是王夫人喜欢宝钗,是真的相中了宝钗。
  王夫人就敢让宝钗参加三驾马车的管家活动,按理说,贾府姑娘不少,现放着迎春不考虑,到要考虑一个做客的亲戚,这本不合理,可王夫人就这么做了。
  (三)王夫人掌权
  从小说里看,王夫人后来是一步一步接管了贾母的权利。
  王夫人不是个爱权的,可是关乎宝玉的事,她的权利欲就特别大。
  先是把贾母的丫鬟袭人收编了,从贾母丫鬟的编制中拿了出来,成了自己的私奴,袭人的开销后来不是走贾府的帐,是王夫人个人出钱。
  又把贾母放到怡红院的晴雯,给撵走了,事先都不汇报。
  从人力上,王夫人成功的把贾母安排的袭人和晴雯,都解决了。
  王夫人的行为,贾母其实都明白,只是贾母却不好和王夫人叫板了,和贾赦的母子关系,已经恶化,不好再和王夫人交战。
  王夫人占了年龄的光。
  薛姨妈赖在贾府,哪怕是被打了老脸也忍着;王夫人不喜欢弄权,但为了儿子的幸福,不惜明枪暗算。难道为了儿子,人性之恶可以自然而然地放大?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年轻时,便吃些苦也无妨,最怕的是年老时,那时能力下降,那时的吃苦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所以,孩子们有怎样的未来,父母就有怎样的晚年。于是,不爱弄权的王夫人拼了得罪老太太,对于儿子的婚事也要插一手。这不是恶,这是命,她的命,她岂肯交于人手。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沁芳闸

    这是人心,这才是红楼写成功的地方。换了我们,我们也一样会做。只是现在的孩子主见太强,我们才不得不妥协。

    2019-04-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