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合奏】麦粒儿

作者:花落无声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9-06-05   阅读:

  
  俗话说,麦熟一晌。芒种节气一到,只需两三个晌晴天,灌满浆的麦粒儿就会完成最后的结实过程,青青的麦穗儿变成金黄色,在阳光下闪着金子的光泽。这些金色的麦田,是农民一年的希望所在,对于农民来说,这些麦子比金子重要。麦秋正值初夏,天气晴雨变幻不定,暴风雨说来就来,运气不好还会有冰雹。沉甸甸的麦穗经雨一淋,风一刮,齐刷刷匍匐倒地,不仅收割起来特别费劲,麦粒儿也会抽浆,变得干瘪;如果来一阵冰雹,那怕只下几分钟,轻则把麦粒儿砸落在泥土里,重则连麦穗头砸断,不几天,泥土中的麦粒儿就生出了新芽,眼看着熟了的粮食收不回家,农民也只能怪年成不好老天爷不给饭吃。
  所以,过麦秋是一年中最最重要的日子,没有之一。每到麦秋,家家户户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把镰刀磨的锋利无比,把打麦场压的光溜溜的,等到麦子一熟,全家老少齐上阵,抓住三五个晴天,集中抢收。割麦子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太阳出来以前,天气凉爽,麦芒不扎人,勤快些的凌晨三四点钟就下地了;中午是晒麦子、轧场的最佳时间,太阳越毒越好。过麦秋二十四小时都有活要干,一家老少不管有几口人,都能派上用场。这其实是在与老天爷争夺口粮,不亚于在打一场生死攸关的歼灭战。如果这时谁家来个帮工的,不知道要羡慕死多少邻居呢。
  麦粒儿就是这时来到我们村的。那年她大概十六七岁,长得瘦瘦小小的,却特别能干。她弯着腰,把身子弓成九十度,左臂伸出去,手一划拉,右手的镰刀往回一拉,一片麦子齐刷刷倒下,在怀里就是一大抱,拿起一绺,在麦穗头那边快速打个结,将怀里的麦子一勒一系,一个圆滚滚的麦个子放倒在地。这些动作一般人都会,区别就在于你是不是熟练,在于你能坚持多久。一个人有没有在庄稼地里摔打出来,这时候一眼就能分辨出。没干惯农活的人,割不了多远,就要站起来捶打酸疼的腰,再弯下去的难度会越来越大。麦粒儿割麦动作利落、顺畅,不停地弯腰、直腰,前进的速度一点也不输那些精壮的男劳力。割麦子,只是麦收的第一道工序,后面的活儿哪一样都不轻松。首先麦子要摊晒,每隔半小时翻一遍,用木叉挑起来,翻个面,直到听到“刷刷”的响声,才是干透了,轧场才轻松;轧场后起场、扬场,都是技术活,需要有经验的老把式上场,一般人只能打打下手。起场是用木叉把上面的麦秸挑起来,轻轻抖动,让麦粒漏下去,把抖干净的麦秸找个空地,垛成一个个圆形的麦秸垛;剩下的麦粒儿堆起来,找个好风口,试准了风向,由两个人配合,一个上掀,一个端簸箕,迎风使劲一扬,麦糠被风远远地吹向一边,干净的麦粒儿就留在了脚下,慢慢地,成了一小堆,又变成大堆,最后,会变成一座小山。望着这座小山,每个人的心里都像麦粒儿那样饱满,充实,连日来的辛苦劳累,也会一扫而光。麦粒儿不仅割麦子是一把好手,在打麦场上也样样拾得起,放得下。这个情景被地邻二孬娘看到眼里,羡慕的直夸赞:啧啧,这闺女干活多踏实!不知道谁家有福气,会娶回这么能干的媳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二孬娘这话被麦粒儿的表姐听到,并记在心里。表姐与二孬娘不仅是地邻,也住在一个胡同里,平时走动也多。麦秋一过完,表姐上门做媒了,把麦粒儿说给二孬做媳妇。家在三十里外的麦粒儿,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因为生在芒种前,奶奶给取名叫麦粒儿,说是一生不愁吃。在麦秋大忙季节坐月子,全家人忙着收麦子,顾不了她们娘儿俩。有一天,眼看着天边的云黑压压地过来了,几声滚雷在头顶上炸响后,铜钱般的雨点噼噼啪啪地砸下来。家里人都在地里没回来,院子里还晒着麦子,麦粒儿娘就扎紧了裤腿,拿塑料布去盖,还是浑身上下被淋了个透。那时候,麦粒儿出生刚刚十八天。当天夜里,麦粒儿娘就发高烧,浑身抽搐着直喊冷,连夜去了县医院,还是没救过来。麦粒儿从此没了亲娘,被奶奶用新麦碾的面糊糊喂大。七八岁时,爹娶了后娘,麦粒儿开始背柴匡拾柴拔草、放牛放羊,跟着大人下地干活,一天书也没念,却练就了一身好力气。这次麦收来表姐家帮秋,其实是被后娘骂生了气跑出来的。二孬娘是个软心肠的人,一听说这孩子这么个身世,想起自己十几岁没了亲娘那些艰难日子,从心底里生出同情来,一口答应了这门亲事。二孬大麦粒儿三岁,也算般配,过几年到年龄就可以娶过门了。
  二孬是村里的孩子头,从小不爱读书,也不爱干活,歪点子却不少,屁股后面总跟着几个铁杆跟班,天天琢磨与哪个村的孩子去约架,勉强读到初中毕业,就再也不肯去上学了。虽然不再经常出去打架,但很少下地干活,一张口就是要出去挣大钱,干大事儿。自从订了这门亲事,麦粒儿来表姐家的次数多了。尤其到了麦秋,麦粒儿早早地收完家里的麦子,就来给表姐帮忙,其实,帮二孬家干的更多。麦粒儿干活不惜力气,不怕脏不怕累,完全没有未过门小媳妇的扭捏。一大早,二孬被他娘连喊带骂喊上十几遍,才极不情愿地爬起来,磨磨唧唧地往麦子地走去。那时,麦粒儿已经在地里割了两个来回,捆的整整齐齐的麦个子胖胖娃娃似的,一排排均匀地躺在地里。即便这样,二孬还是没瞧上麦粒儿,说她傻,要退婚。这话被麦粒儿哭着告诉了二孬娘,二孬娘就把二孬从小到大调皮捣蛋惹祸的事儿数落了一遍,二孬的爹年轻时就伤了腰,干不得重活,说到伤心处,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二孬只好投降,再不提退婚的事儿。
  麦粒儿终于嫁给了二孬。人们这才发现,穿上嫁衣的麦粒儿还是蛮好看的,虽然算不上花容月貌,但也眉清目秀。只是,这女人太不拿自己当女人了,从不梳洗打扮,衣服也从不穿新的。新婚的麦粒儿只穿了三天新衣服,娘家回门回来后,又换上往日穿过的那些破旧衣服,下地干活去了。
  娶了个勤快又能干的媳妇,二孬更加不肯在家待着,天南地北地跟人做生意去了。去东北贩过木头,也去山西运过煤,还倒过化肥,跑过运输。如果有一阵你看他穿得人模狗样儿,头上发蜡打的油光溜滑,见人就分烟,红盒的大鸡或白盒的将军,那一准是挣了钱;如果见他头发老长了也不收拾,见人只是干笑一笑,半天摸不出一棵烟来,八成是赔钱了。这样折腾了两年,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挣了多少钱,还是陪了多少钱。
  两年多后,麦粒儿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二孬像是要收了心性,踏下心来过日子了。他跟麦粒儿商量,要去城里开个理发店,吃个手艺饭,是一本万利的营生,就是需要投点本钱。麦粒听了这话,二话没说,就把结婚时的彩礼钱,还有几年来自己积攒的私房钱,加起来一共两千五百块,一分不剩全部交给了二孬。接过钱,二孬看麦粒儿的眼神,就温柔了许多。
  很快,二孬的理发店开起来了,开店生意忙,就很少回家来,麦秋也就回来打个晃,去地里转一圈,鞋都没沾上土,就走了。不过家里有麦粒儿,爹娘也不指望他。这样几年下来,村里就起了很多流言。有人说,二孬跟店里一个漂亮妹子好了,有人看见他们一起吃饭了,也有人说,他们在城里租了房子,早就住在一起了。对这些二孬娘也有耳闻,但是半信半疑。麦粒儿却对自己的男人没有半分怀疑,她本来就是个实心眼的人,二孬说她的心是秤砣做的。麦粒儿的表姐也听到了这些话,忍不住跟麦粒儿透了信,让她有空去县城看看。对于表姐的话,麦粒儿是一百个不信。
  虽然不相信村里人的流言蜚语,麦粒儿还是悄悄去了一趟县城。一个下午,她把孩子交给婆婆带着,说要去菜地里看看,骑上自行车就进了城。她依稀记的,二孬说过是在一个叫什么宝源的街上,店名叫“君发”理发店,这个她记得清楚,因为二孬本名不叫二孬,而是叫建军,起名“君发”谐音就是他建军要发财。麦粒儿不认识字,只得见人就问,“君发”理发店在哪里。不知道问了多少人,才终于找到。麦粒儿怕错了,在门口打着转悠,不敢贸然进去,她希望看到二孬,但是没有。店里挺冷清,只有一个顾客,一个烫着新潮发型的男店员在给他洗头,另外一个头发染成灰白色的店员闭着眼,带着耳麦似乎在听歌,只有吧台前一个女孩子,穿着一条荷叶边碎花裙子,头发柔顺地披散在脖子里,在慢慢地涂着手指甲。那些手指甲一个个被涂成了玫红色,亮闪闪的,像凤仙花的花瓣。麦粒儿下意识地把自己指甲里带着淤泥粗糙的双手藏起来。她怀孕了吗?麦粒儿尽力去判断,但吧台有点高,遮住了女孩子大部分身体,只露着胸部以上。这女孩子胸可够大呀?不像小姑娘的样子呢。麦粒儿想起自己,结婚前因营养不良乳房没有发育好,二孬还嫌弃地说她不像个女人,可怀孕五个月后,乳房就开始慢慢胀起来,像是第二次发育,等儿子生下来,两只乳房就成了发面馒头,奶水足的每次都让儿子喝个够。可是,说不定人家早就嫁了人呢?麦粒儿疑疑惑惑地,心里转过了无数个念头。她很想一步跨进店门,去问个究竟。问问二孬在不在店里?吧台的女人到底是不是二孬的相好?他还要不要她这个明媒正娶的老婆?可是,万一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呢?那她麦粒儿不是胡闹吗?二孬以后还会对她好吗?麦粒儿被脑子里转来转去的念头搅的头疼。也许是刚才在街上转了太久,走了太久,两条腿开始发麻,发软,满身疲累袭来,过麦秋也从没有这样累过。不好,不能在这里倒下去。麦粒儿强撑起精神,坐到旁边的台阶上休息了一会儿,等恢复了些精神,骑上自行车回家了。
12
  审核编辑:西部井水   精华:西部井水
【编者按】 短篇小说主编   西部井水:
麦收时节说麦子,更要说一个叫做麦粒儿的女人,一个苦命的女人。这是一个不仅有着麦子的名字而有着麦子的本色的女人,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千千万万勤劳勇敢、惯于吃苦和忍辱负重的劳动妇女的化身,其遭遇让人叹息,起美德让人起敬!小说的叙述,像散文的手法,也就像是一个农村妇女在给一个陌生人拉家常,讲故事,叙说这个龙口夺食的季节,叙事她村里的一个女人,亲切,自然,平实,而却感人至深。虽然是好多年的麦收故事集合,但小说一直是沿着麦收和麦粒儿这条主线叙述,就像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让人感觉到真实。而男人二孬在外面的胡乱折腾,始终是一条副线。最后,当这两条线相交之时,便是故事的高潮,二孬死了,债主逼债,麦粒儿拼命吞下欠条。这不是她不善良,而是残酷的现实把一个女人逼到这份儿上,是一种愤怒,是一种爆发,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控诉!加精鼓励,推荐阅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