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作者:从余东风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9-07-30   阅读:

  
  凉凉的倒影。扶晚风,也抚琴,
  怎样让月光把我藕断丝连的爱情
  缝补?像旧梦被撕扯。而曲风
  浩劫青山绿水,而那呢喃的牧笛
  找不到村外的小调。喊疼碾过
  花事,这三生桃色已是千疮百孔。
  一开一合,空了内心的烟火。
  当红颜褪尽,依然从梦呓中拾起
  句,拈出小令一阙,一阙,
  半生半世讨生活,突然好词成灾!
  
  这首歌写的是韵味无穷。
  整首中,诗人采撷一系列自然物象和精美词语,抒发对生活的慨叹,感慨生命旅程中的情和爱,将人生旅途的惬意和寂寞,用诗意的语言和七彩之色淡妆素抹,并用舒缓、平和的语调,以一气呵成的书写方式,将一生的蹉跎和对生命、爱情、生活的感悟巧妙融合(负累虚度\\那些清浅\\千山万水\\已成了满庭芳\\而一帘旧梦\\也成了一首诗的韵脚\\仿佛我逃不出爱和深情\\一次次跌入在相濡以沫之中),以执着的信念和每一个踏实的足迹,铺开岁月磨练的过程,以无悔无怨的磊落姿态(当红颜褪尽\\依然从梦呓中拾起诗句\\拈出小令一阙\\一阙\\半生半世讨生活\\突然好词成灾),展示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憧憬。
  冯老师的诗歌在网刊上经常看到,从他的诗歌中看到了诗歌的丰富性。每一首都是精心打造。他的诗歌是有生活气息的,从中还能抽出几根人性的筋骨。每次欣赏这些牵动心怀的诗,可以感受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去倾听内心对于生活的低吟浅唱!他的诗很温婉,书写很丰富,让我感到他是一位丹青高手,善于用一支画笔来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这些能牵动人心的诗歌就像一壶壶老酒,一杯杯茗茶,陶醉人、愉悦人。
  
  四、拜月往生
  
  时令吐红,嫣然一叶醉心,画出了春光。
  风情,雨意,借酒抛洒清愁:一阙阙
  泪流满面,恍然让我在他乡异梦里老去。
  任记忆空了故居,仿佛也让时间老去。
  用晚云抚琴,用流霞披衣,相见不相见,
  一样散就散了。怎样用锦瑟花开咳出
  春华?还在光泽里眺望。一杯今夜满满,
  醉了月色,而许多梦依然没有醒来啊!
  拜月往生,为行者扫落星尘,那漫舒的
  叹吟,纵然是一曲无声,惆怅也暮矣!
  用灯笼拓开谁的艳史?仿佛也让人恻恻
  凄凄,也找不到故园。不知道最后的
  琴音要落向哪里?古老的冷月,塞满了
  谁的失望?纸上的气息还在颠沛流离,
  是否让我身处到那些莺声燕语或者琼楼
  玉宇之中。远处近处,一样拜月往生。
  
  读完第一句,不得不让你的思绪一往无前,风情、雨意融入情感世界里,让空白的心境顿感丰满,在红尘里演绎唯美之歌,曲终人散、潮起潮落让人感慨的同时有一种美好的心念所触疼。冯金斌老师的诗歌字字句句如串起的珍珠,承转自然,衔接微妙,一线串成,读来回味无穷,绕梁三日,醇厚绵长,诗歌的韵律朗朗上口,错落有致,气息温暖,又跌宕起伏,自然流淌的情感之泉“从时令吐红”到“拜月往生”是对生活的慨叹,又是对生命过程的淬炼,诗歌意绪飞扬,内蕴醇厚,让人读之产生一种曼妙和释怀的感觉。
  
  五、结语
  
  四首诗歌从写作手法上基本相同,从整体看形神兼备,浑厚饱满。无论是诗歌的整体布设还是诗歌内境的打磨上,以及内涵的拓展,都能体现诗人深层次的感悟。冯老师的诗歌情感的植入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使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内蕴深厚富有哲思。他能打破传统的现代诗的框子,无论语言还是手法都能大胆借用古诗词的精华,与现代诗歌的手法巧妙糅合,从灵感的迸发到情感的植入都是一次次超越。这也是他诗歌创作上的特点。
  但诗歌创作毕竟是以情感为主线,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处境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作品表现的主题不一样,再加上我们和作者都是隔屏相望,对作品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也就不一样。但就冯老师的作品而言也并不是非常完美,不足就是有些诗语太过理性,这是文人雅客的共性,再就是有些语言过于生涩,好像有悖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不过,从这几首诗歌中不难看出冯老师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感慨是完美的、积极地,让读者得到心灵的启迪。
  冯老师的诗歌,语言灵动、温婉又不乏铿锵,气韵沉凝,结构饱满,诗意醇厚,物象与意象糅合和自然,诗歌具象托举意象,意绪清晰,诗语凝练精致,句意新颖,内景开阔而又不乏内敛,意境幽深,言简义丰,读后有绕梁三日之感。这是冯老师几首诗歌颇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12
  审核编辑:渭雨轻尘   推荐:渭雨轻尘
【编者按】 往期编辑   渭雨轻尘:
多数时候,业余诗评比专业诗评“好看”,就在于其更接近普通人的阅读感受,不是一味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看了这篇诗评,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冯金斌先生的诗歌作品对于诗歌的语言美,能够很好地继承和延续,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现在有太多的诗歌已经远离甚至摒弃了语言之美,不能说不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和创作方向偏离。二是诗人执着于个人内心世界的开掘,对眼前火热的大千世界采取了一种疏离的态度,如果仅仅创作这样的诗歌,那么对于社会和世界的作用该怎样去体现?三是徐东风也在诗评后部指出了“晦涩”的问题,实际上这种诗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并不鲜见,也就是口语派诗人所深恶痛绝的知识分子诗人写作惯性——凌空蹈虚、故作高深。四是诗歌创作客观上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任何创作方向,只要作品基调是向上向好的,就理应受到尊重。五是诗歌创作者始终需要面对和回答一个问题——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创作?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渭雨轻尘

    这篇诗评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一些词语也由于个人偏好而过于溢美。当然,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

    2019-0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