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同题】菩提不是树

作者:西部井水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9-08-20   阅读:

    台风利奇马沿海登陆,直扑菩提树下,扫荡一切。提笔写字,感觉话题优雅而又沉重。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骨悚然,汗不敢出。所以,我觉得,要吸取先生的教诲,不要临近什么神坛讲坛,听那么专业的喷子狠劲儿喷,即便喷不死人,也会毁了你的人生!像我这样,茶余饭后,穿上背心短裤拖鞋,拿上扇子和茶杯,在大街小巷听听老百姓们谈佛论道,听到高兴处,也借机放几个响屁,破坏空气,博大家一笑或一致反对,还是很有意思,因为都纯粹是民间话题,纯粹民间态度和方式,轻松愉快又消腹中胀气,一点儿都不紧张。
  中国自古不是宗教国家,虽然个别地区解放前曾是政教合一,往事不堪回首,所以信佛拜佛完全是民间的事情,即便是佛的地位在中国最鼎盛的时期。有一段时间,印度阿三在中国边境搞事的时候,我就兀自怀疑,佛是不是阿三给咱们弄的奸细啊?越想越怕,越想越不对劲儿,妈呀,不得了啦,可上当啦,上了几千年的当啊!我还准备就此上书最高领导层——居委会王主任李副主任等表达心声。直到昨天下午三点二十五分,才知道佛和阿三没有关系,古印度也不是现在的印度,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也庆幸我没有上什么书,如果写了,最高领导层会怎么看我呢?被耻笑是事小,直接影响在社区的地位。
  的确,你看那佛,低眉垂眼,大耳至肩,何等善良面相,和阿三的立眉瞪眼的凶神额萨模样,完全不同。也有人说,我们看到的佛,已经是中国佛,自然是吸收了中国人的长相。的确,在中国,佛教历史悠久,百度大娘说,大约在汉明帝时期,公元67年左右,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
  因为觉得佛是教人为善,于是朴实善良的中国人便接纳了它的教义;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封建社会,思想被禁锢,人们迷信神灵,把佛看成拯救生命和万物的神,所以便成为它的信徒。但这里所谓的信徒,也不是教徒,而是老百姓一种自发的追随和自觉不自觉地膜拜,也有看样儿学样儿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影响。许多的农村老太太,烧香磕头,忌口念佛,算是到达了最高的境界。忌口是什么,其实就是不吃葱韭海蒜,怕吃了嘴里有味儿,惹得佛不快。有灾有难,每每祈求神佛保佑,生病求佛,无子求佛,万事不顺皆求助于佛。
  我觉得我自己也是蛮有佛缘的人,受佛恩深,至今无以为报。小时候,听奶奶盘腿坐在自家炕上念佛,像美丽的歌谣,好听极了。有时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唱,还有邻居的奶奶和婶婶们也一起唱,好多人。我当时总以为是她们自娱自乐,或每个人本该就要念佛。长大才知道,奶奶的念佛,极具功利性,都是为了爱生病的我。奶奶是缠足小脚,走路颤巍巍的,但是每年都要长途跋涉,朝山拜佛,虔诚之心可鉴。
  有些老人家,给屋里摆上佛像,纸质的或者陶瓷的,并不见得是信佛或者是佛教徒,只是对佛教文化的热爱。这里,有必要把佛和佛文化区别开来。那些佛的塑像和图像,关于佛的书籍,佛的故事,与佛有关的物品和建筑,包括佛珠、与佛有关树木等,都是佛文化的范畴,更多的人其实是喜爱佛文化,这和信佛拜佛是两码事。寺庙本身就是佛文化。游览寺庙,其实就是欣赏文化。新疆的莫高窟,就是佛文化的精品,被那个坏蛋王道士出卖了,破坏了。也有好些人,为了保护莫高窟的佛文化,在那里守了一辈子,把一生都献出了。
  佛是智慧和人间大爱的化身,但是却是渴望不及。而离佛最近的人,便是和尚。于是,这些人,是佛的使者,便替佛普度众生。在中国,有一个怪现象,和尚们多是受到诋毁的,除了少数几个和尚之外,其余的一般都像给人家煲汤里尿尿的外卖小哥一样,获了差评,关于他们的传闻和故事,都是负面的。没有听说哪个和尚是模范丈夫或者舍己救人的英雄,而听到的,都是关于和尚金屋藏娇、和尚淫人妻女、和尚嫖妓、和尚说谎骗钱等等。陕西某地有个歌谣,叫做:弥呀陀呀佛佛,水牛犄角呵呵。说的是有个和尚奸骗一名良家妇女,干事之际,妇女感觉疼痛难忍,似乎和尚两腿之间的东西并非人道,而是驴道马道,及至起身探视之时,惊得魂飞魄散,非驴非马,原来是牛道,和尚那话儿上套着一个水牛犄角。你说这和尚狠毒不狠毒?人家让你干,也是悲悯之心,觉得你这同志一直单身,没个伴儿,夜里睡不着,你却要拿那牛角征服人家的身体和心灵!
  这算是个民间故事吧。文学是生活的写照,中国古典文学,包括传世经典《三言》《二拍》等等,其中和尚的形象就更差了,大多描写成淫棍。对于和尚标志的脑袋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不秃不毒,不毒不秃,由秃转毒,由毒转秃!从现在的观点看,把葛优和秃子也捎带骂了,有点不厚道,人家算是残疾人呢。骂和尚就骂和尚吧,不要招惹别人。有一首千古流传的歌,非常精彩:水月禅师号玉通,多时不下竹林峰。可怜数滴菩提水,滴入红莲两瓣中。说的是一个叫做红莲的妓女把一个高僧玉通拉下水的故事,这个妓女也因此名垂千古,以至于后来红莲成了所有和菩提有关的妓女的代名词。在这个故事中,设计破坏玉通法师名声和修行的县令固然可恨,而和尚自己在美色面前不顾清规戒律,不能把持自己也是内因,活该,啊呸,呸!
  别的不说了,就连歌颂佛与和尚的小说《西游记》,也把和尚分了三六九等,猪八戒算是一个色和尚,见了美女就想要,连丈母娘都要。《西游记》一共四个和尚,就有一个色和尚,由此推断,在唐代,估计有四分之一的色和尚。而在当今这个声色犬马的时代,人心不古,睁眼四处皆是诱惑,和尚们更是难以把持,色和尚的比例就更高了。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也为和尚们聊天泡妞提供了绝佳便利,普通和尚出个轨不算什么,更有甚者,某某古刹名寺的著名方丈、某某协会的领导也因为骚扰女性被爆出丑闻而辞职。除了色和尚,更多的是贪财和尚。这其实都是寺院的商业化运作带来的恶果,到底是传扬佛还是做生意呢,搞不清。
  我曾去过一个小寺庙,主持说,庙是自己承包的,就像个小店,收入除了日常开支,还要按固定金额上交分管的协会。有一年,我去河南某地旅游,一个团四五十人,几乎每个人都被和尚算命骗了不少钱,骗人伎俩之高超,让人始料不及。进庙门的时候,导游就告诉你,脚要抬高,不能碰着门槛,否则会不顺甚至有厄运降临。然后,发给每人一个纸条,折叠好的,说是不到庙堂里是不能拆开的,否则依然是后果不好。到了庙堂里,看见有几个凶神恶煞的神像,也没见有什么特别。导游说,现在可以打开了。原来纸条上写的是到某某室,拜见和尚。见了和尚,自然都是能说会道的光头骗子,先说一些冠冕堂皇的佛语,然后就是看相算命,说你有或者家人某年某月会有什么灾难,和尚可以帮你消灾。根据灾难大小,费用也不等,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游客们掏钱都是自愿的,因为已经被一步步洗脑了。
  进寺庙旅游,本该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文化游,听的是梵音,看的是文化,最后收获的也是文化。可是,现在人偏偏不是这样,到了这时候,封建迷信就占了上风,忘了这是现代社会,甚至忘了自己是唯物主义者,或者是共产党员,和从前的农村老太太没有什么两样。见了佛堂,一定要屈膝跪倒,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不管是八十岁翁婆,还是十八的美女帅哥,都会表现出难得一见的虔诚的一面。往功德箱投钱,自古至今都这样。这是寺庙除了门票之外的又一个收入途径。由此派生出来,有些人甚至往飞机发动机里投硬币,以求平安,好像飞机也有佛性。这个举动相当危险,弄不好会机毁人亡。但是,如果民航若能因势利导,在飞机上安全的地方专门设一个功德箱,并且提醒乘客:往此处投币,你可以平安抵达目的地;否则,你就会坠机,死翘翘啦!也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12
  审核编辑:千千   精华:沁芳闸
【编者按】 往期编辑   千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作者从利奇马台风登陆所引起的灾难说起,提到鲁迅先生的话,提到信佛文化,再引至和尚之事,最后说到老百姓拜佛,目的很简单,而官员们拜佛,却大有深意……正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看完后,望天兴叹: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