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化作那朵洁白的莲花

----读《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9-10-24   阅读:

  
  《郑风·山有扶苏》,似是一首烟雾重重的,难免让历代的看客们雾里看花。《毛序》说,“刺忽也。所美非美然。”郑玄笺说:“言忽所美之人实非美人。”高亨《经今注》以为这诗写“一个姑娘没见到自己的恋人,反遇着了一个恶少的调戏。”有人“疑是巧妻恨拙夫之歌谣。”又有人说是“女子找不到如意郎君而发牢骚的。”而宋儒朱熹则认为是“淫女戏其所私者。”“戏其所私”,确也,俏骂的快活,至于称诗中女主人为“淫女”,完全出于道学家的偏见,因为在他看来,《郑风》中的所有恋爱诗都是“淫奔之诗”。就如性学家看来都是同性恋之诗一样。到现在,还有人在这样那样地解读。
  为什么《诗经》中,独《郑风》中的诗,都这么“淫奔”呢?大概与郑国的世风有关。那时的郑国,在陕西一代,经历代郑王的经营,已经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景象。世风和谐、安定、自由、开放的了得,女子们大概也就没有什么禁忌了吧。《春秋左传》中,那些齐国的名字中带“姜”的女人们,才是真正的淫浪。她们就不配《郑风》之“淫”的意境。假如朱嘉的“淫奔”是褒义之词,那所有的评论家们,还不如朱熹老儿来得实在,干脆说“淫女”罢了,扭扭捏捏的,装什么文雅呢。再说,郑风是中原北方之风,比南国的软风浓语,就粗野了些,这也符合一方山水的性子。“且”(jū)这个字,据某郭老的考证,是男人的生殖器,叫阳具。要是北方的乡下人,绝不会这么文绉绉,你问这字象什么,大概会直言,象男人的球。这倒是很形象的,让“且”生长在大地上,不就是广东那座叫“阳山”的形象么。长到身体上,也确阳刚的很,是一个直挺挺的家当。先秦时,如果“且”字可以代表生殖器,那位先秦的野性姑娘,既然是淫女,大概会直骂,你这个“狂妄的混球”。可文人们道貌岸然的很,偏说是个助词,没有实质的意思。《诗经》是民间的歌谣,那味道绝对是民间的野味,而不是文人们的雅味。
  实事上,《山有扶苏》写的就是这样一位性格直爽,而又有点野气的女子,在与情人欢会时俏骂戏谑对象的诗。全诗充满了浓郁的谐谑之味,表面上象发牢骚,象骂街,左一个“狂且”,右一个“狡童”,骨子里却是纯而朴野的打情骂俏。一对恋人约定在一个山清水秀的野外幽会。山坡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扶桑、青松,池塘里开遍了荷花、水荭,这么美的景致下,姑娘早早来了,小伙子却姗姗来迟,让姑娘等了好久。小伙子要亲热时,姑娘可能拉下了脸,也可能掉了个背,心里高兴着,嘴里却骂骂咧咧地数落道:“我等的人是子都那样的美男子,可不是你这样不守信用的狂妄之徒啊!我等的人是子充那样的善良人,可不是你这样轻浮浪荡的狡狯少年啊!”今天,这样风趣幽默的戏谑手段,更是姑娘们整治小伙的拿手戏。有的姑娘见小伙子姗姗来迟,还会一个巴掌打过去,叫你不张记性,叫你再敢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大街上,可是亲自听到过凉州姑娘骂小伙,你这个混球的。打情俏骂,不更表示他们亲密无间吗?这样来读,才能读出这先秦姑娘的野性,一个情窦已开的浓情女子戏谑情人时的野气十足,跃然纸上。
  相也的证据,就是池中的荷花和水荭。如果是真正的“淫女”,不是美人,如果是巧妻恨拙夫式的牢骚,如果姑娘遇到了恶少,这般的谩骂场景中,怎么能让荷花出场呢?怎么能让游龙(荭草、水荭、红蓼)出场呢?骚妇式的谩骂,淫女式的浪荡,性格粗野的丑女,和扶桑、荷花、青松、水荭这些美好的植物和环境是不相配的。诗歌评论家们偏偏轻视了这点,认为对诗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两句,大可不必当真,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就这样说:“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诗歌中如果没有美好的意象,今天的诗人们还拿什么写诗呢?先秦诗歌的起兴,如果没有了实质的象征意义,那太阳、明月、青松、河水、楼阁、梅兰竹菊等等美好的东西,岂不可以随便乱用了?人开心时,说阴雨连绵,忧愁时,说太阳高照,行吗?所以啊,先秦时的民歌高手,就怕后人们歪读了姑娘,才以扶桑与荷花起兴,暗喻这个女子,绝非丑女,而是美人,绝非谩骂,而是调情。只不过,性格实在是有点野罢了。
  水荭不说了,就说荷花。《山有扶苏》是荷花入诗的鼻祖。次见于《诗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看,荷一出场,就与美人连在了一起。可见,《诗经》的时代,民间已经用荷花喻女性之美,并与蒲草并提,象征男女之间的纯情了。绝不是什么与正意无关的起兴之句。此后,荷花之美被历代文人推崇备至,歌吟不停。《汉乐府·相和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系莲叶东,鱼系莲叶西。鱼系莲叶南,鱼系莲叶北。”南朝时,《西洲曲》中写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沈约《咏芙蓉》:“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吴均《采莲》:“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萧衍《夏歌》:“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隋朝杜公瞻《咏同心芙蓉》:“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大诗人杨万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白居易《东林寺白莲》:“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从白香山的诗句可以看出唐人对荷花不仅寄寓高洁趣味,而且对白莲的推崇胜过红莲。大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朝李白《古风》(其二十六):“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唐朝杜甫《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寒翠筱涓涓净,雨浥红蕖冉冉香。”至宋代,大学者、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爱莲说》出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太多太多的诗,将荷花的纯真圣洁品格渲染的淋漓尽致。
  多义的莲花,正因为有许多美的意象,才会让那么多艺术家痴迷。宋代吴炳画的荷花,含羞沾露,质清体洁,象征了一种洁质纨品;明代徐渭画的是秋塘败荷,笔点斑斑,墨迹淋漓出英雄托迹无门的郁闷心情;清代石涛画的秋荷,澄清阔朗,纵恣挥洒的是一番奔放块磊的胸襟;明末清初的朱耷画的残荷孤傲于世,散出隐约的帝王之气;现代画家黄永玉笔下的荷花,绚丽灿烂,“十万狂花入梦寐”,将荷花洁质全入了生命的宣纸中,晕出旷逸之风。白石在吸取八大山人以及老缶笔墨精神的基础上,自创了红花墨叶一派画荷法:用饱满的洋红直接泼写荷花,衬以黑乎乎的浓墨叶和用焦墨写就的荷梗,在红黑、浓淡、干湿的对比变化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这成为白石日后独步绘坛的不二法门之一。
  最执着的是画家莫奈。他种了一池塘的睡莲,画了无数幅睡莲,广袤的水域,星星点点的睡莲,无比沉静地在半盲的大师笔下蔓延,一大片又一大片地弥漫视野,在那光与影交叠的画面里,被睡莲激起的情绪是莫名的躁动和对生命的渴望。莫奈不同于他同时代的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马奈,他的笔下几乎没有出现过裸女,他甚至很少画人物肖像,除了她的妻子卡密儿。他沉迷于光线的变幻,一生都在画外光、街道、海洋、湖泊、花卉。1880年,他定居于巴黎郊外的吉维尼村。他拔掉果树,种上了一园子的花,天天跑到村外,画雪地里的干草垛和夕阳下的白杨,还有那一池睡莲。睡莲围满了莫奈画室的墙中央,半盲的莫奈白须闪着银光,沉静伫立,肃穆孤独,却如天庭里的慈祥老人,浅浅地一笑,不置可否地俯视着滚滚红尘。
12
  审核编辑:沁芳闸   精华:沁芳闸

上一篇: 《 快马的蹄音响在心上

下一篇: 《 故乡那山那水那景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讲莲,从何讲起,当然得从木心老师说的用了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却无法翻译的《诗经》说起。《山有扶苏》,你是不是看到了带有野性的还被朱夫子斥为“淫奔”的女子,哦,你可别忘了还有边上扶桑、荷花、青松,和水荭这些美好的植物。作者告诉你美好事物边必有美好的人,而这篇是荷花入诗的鼻祖,还有哪些有名的荷花诗,让他慢慢告诉你。看完了,可要记得世上没有什么错误不可改正,而我们常常主观的去判断是非对错,往往误解了别人,人间最可悲的是莫过如是。记得,内心要温暖柔软,这才是世间那朵最洁白的莲花。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8

  • 落叶半床

    了得!这女子沉冤得雪。

    2019-10-25

    回复

  • wxoTasqs0ly_WK1kv

    美文

    2019-10-24

    回复

  • 吟湄

    这案头功夫,赞一个。

    2019-10-24

    回复

  • 东方玉洁

    惊于你的博学,服于文章发酵的时间,13年得一文,炼去了浮华与激情,结晶为文化。

    2019-10-24

    回复

    • 相也

      @东方玉洁  十三年前,四十多岁,文字的浮华,怕让人闲话。现在翻出来,倒觉得没啥。

      2019-10-24

      回复

  • 沁芳闸

    好文字,也不枉本来8点多上床睡觉,现在9点了还泡在网上的人。女儿本来的名字是我取的,叫诗田,就是那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019-10-24

    回复

    • 相也

      @沁芳闸  谢谢主编的美评。你的最后一句,才是文章的龙眼,相也怎么就没想到呢。

      2019-10-24

      回复

    • 沁芳闸

      @相也  谢谢老师夸奖。您的最后一句才兴味悠长。

      2019-1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