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道具黄杜鹃在《泣血流年》中的运用

—为搜狐原创小说一等奖获得者芊芊素作评

作者:今音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5-02   阅读:

  
  在小说第一部分结束的时候,作者是这样叙述的,“学成归来,经过一番西方文化的洗礼后,感觉还是故乡好……”因为故乡有几千年传留下来的以亲情维系的家族文化,和西方有本质上的区别,东方有几千年保留下来的百家姓,有家谱,而西方没有。在对根的认识上,作者的观点非常清晰,所以在小说的叙述当中,把黄杜鹃分别放在小说的起、承、转、接等各处加以突出渲染,被读者认为所谓的诡秘也随之而现出来。这是东方文化的色彩魅力。在黄橙红白青蓝紫七种颜色当中,作者选用了黄色的杜鹃,以它来象征小说人物当中所涉及到的贪、嗔意念以及暗示由此而带来的后果。这篇小说的警示作用就在这里。
  而小说道具黄杜鹃,它始终在围着各个人物的向心力在转,比如,在题记里,“于羚掉进池塘里香消玉陨后,鱼塘里长出一大片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这是百年一遇的怪现象。祖母说,那是她的灵魂变的。”那么,这就提出来一个问题,会变的东西,它究竟有几份真?如果不是真的,那就是假的,那么,人们对假的东西又该去怎么样认识?在小说的第六部分,“奇怪的是,开春后没多久,人们发现于羚淹死的那个池塘,竟然鬼使神差般地长出了一片片艳丽的黄杜鹃,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却带着莫名的煞气。祖母说,那是她的灵魂变的,这年头不好,不知道将来还会发生些什么。”实际上,这段叙述和题记里的那段叙述,在技巧上起了一个顶真作用。
  “桂香整天在山里疯跑,经常夜不归宿。第二天一早,人们就会看到疯女人桂花头上插满五彩缤纷的杜鹃花,浑身湿漉漉地在村里晃荡。”“桂香失踪后,易家大门上时不时会沾上一朵鲜艳绝伦的黄杜鹃,易家人因此变的惶恐不安,诡异气氛油然而生。”这在小说快要结束的第十部分有这样两节描述。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在老祖宗的易经里早就讲过。在这里,我把小说中人物的向心力用佛语理解的话那叫正报,而山河大地是随着人的心境所变,这个变叫做依报。如果用境随心转这样的话来理解这篇小说的话,就容易把这篇小说看懂,同时,作者恰恰也是运用了境随心转这样的创作手法才得以完成这篇小说的创作。这种植根于东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小说,西方人是写不出来的,但西方人可以把它拿去研究,研究完了可以作学术论文来发表。
  既然于羚死后可以变作黄杜鹃,“第二天,晨曦刚刚露白,我疲倦起身。伸了个懒腰后,我开了大门,在大门上看到一朵黄杜鹃,我立刻吓得尖叫。回房间喊祖母,却发现祖母已经与世长辞了。”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作者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许多年过去了,我至今依然想不明白,那天夜里,从窗边闪过的灰白色的影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她和我祖母的去世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这个问题也许只有上苍知道了。”假如用游魂为变的观点来解释,那也比较好理解,既然是变,那么小说中的桂香变成一个白色的影子也未尝不可,而小说中的祖母,走时“脸上带着恬静的微笑,眼角却似有未干的泪花,”至于她能变成什么呢?单从作者这寥寥几笔中,我似乎发现,祖母已经去了天国。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03172&page=3
  审核编辑:梁星钧   推荐:梁星钧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选点较好,角度较巧。论述简捷,起始突兀。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