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醇厚的武威(七)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0-03-08   阅读:

  (庚)聚精扬纪,人文化成


“苟行知有亏,虽读书何益”。
清朝时,武威读书之风的大兴,与武威人抬举武威人有极大的关系。有了康熙皇帝发来的校训,有了潘挹奎、尹世阿、张澎、张美如、陈世镕等这样一大批致力于儒学,致力于扶携后学的前辈们,那进士榜上武威人的名字就越来越多了。
一个人,本事再大,但没有贵人提携与帮助,成功之路上就会经受更多的磨难,甚至怀才不遇,折戟沉沙,半途而废。对寒窗学子的抬爱,就是对地方文化的抬爱。至清末,武威文庙之大,不仅仅是规模体系之大,“数遍三陇无出其右”,更是武威文化人格之大,儒风格局之大也。“凉州府学”一时享誉全国,就因为府学里不断向外传播着于人为善的大爱之风。武威文庙的声望,自然水涨船高,安享着来自各方面的感恩之词。
武威人的感恩之风,不树则罢,一树,就高得令人耸肩,令人仰望。从“士风壮猛”,转变到汉朝的“臣属汉故”, 晋朝的“勤王仕晋”,是一种对国家的大忠诚,大感恩。你只要对他好,他会记你一辈子。即便一个小郎中,看好了病,病人都要给大夫送幅“妙手回春”的旌旗,以示感恩。某个社会贤达、商人捐助办学,扶贫济困,为社会做了有益的事,官府也会给他送一块匾,高挂中堂,让恩德永在。清朝时的武威文人,更懂得感恩,懂得敬重师门。他们的血性中,瞧不起那些文人相轻者,看不起那些文官撤台者。他们知道,当一个地方文人相轻、文官撤台的臭毛病成为常态,或死灰复燃,变成圈子文化时,那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就自毁长城,窝里坏了。这样的环境下,出不了大气的文人,养不出城市精神,即便出一两个,甚至得到官府首肯,亦会被圈子文化挤兑掉,或者,自己拿起石头,磨掉自己的棱角,自己的意志。
李铭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一直铭记着三个贵人在他人生低谷、科考落榜时对他的相助。后来,陈世镕辞官归里,遇战乱,无以为家,辗转至西安,寄信召见李、王二子,李见信即冒雪疾往,王则迟不动身。陈世镕见到李铭汉后,感慨称赞他学行第一、德行亦第一。几年后,陈世镕致李铭汉《答凉州李云章书》,对他感恩师门、志向高远、学不厌倦的品德大加称赞。李铭汉感恩,不是送酒,送钱,送匾,而是倾其所有,拯救恩人们的学术成就。尹世阿死后,他倾力收购了尹世阿后裔濒临失散的大量珍贵图书,对清代武威古籍的保护、传承厥功尤懋。他保护的林则徐题记的陈世镕《求志居稿》稿本,张澍手批、章太炎手校的《潘挹奎文稿》稿本,经子孙代代相传,最终献给国家,成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李铭汉的感恩,更体现在一生关心民瘼上。学者胡景桂为朝廷疏荐陇右耆儒三人,李铭汉即为其中之一,加国子监学正衔。同治十三年(1874年),湖南安化举人龙锡庆代理凉州知府时,数访李铭汉咨商政事,于地方兴革多所赞画,尤大者为豁免水冲地粮及议除更名粮事。凉州六渠水源皆出南山,水势湍急,傍河田亩,年有冲决,乡民屡次申诉水冲地皆以斗石计,官方要求必须以顷亩折算。官员不懂折算方法,积数十年不得解决。李铭汉就从吏员中选熟悉珠算的人,亲手教以开方算式,数十年的难题数月即完成。又取乾隆年间旧册核对,数字完全符合。龙知府尽将嘉庆年间以来冲没的数字上报。道光八年九月凑户部批文称:“武威县属沙压水冲地177顷2亩,应纳正耗仓粮764石8斗,悉予豁除。”
倘若李铭汉忘恩负义,那他的一切文化成就,就会被人品所抵销。
而清朝时的武威人,对文化的感恩,集中体现在给武威文庙送各种精神的牌匾上。能在供奉孔子的文庙挂起自己送的匾,即是对母校的怀恋,恩师的感念,儒学的传承,更是一种自己功成名就的荣耀。所以,送匾者无不追求匾牌的精美,文书的形胜与艺佳。武威文庙桂籍殿卷棚下,就成了挂放各种牌匾的最好地方。
从清康熙五十七年开始,直到民国十二年的二百多年间,武威文庙陆陆续续接受了文人们送来的数不清的牌匾。限于桂籍殿卷棚地方小的限制,能挂出来展示的,只有44块精美牌匾。这44块牌匾,使得武威文庙的文化品味大增,放之全国也实属罕见。“书城不夜”,成了武威儒风盛行的标牌,武威城独有的骄傲。邑人曾国瑛书的“文明长昼”,把武威的文明景象贯通了时空。甘肃按察使刘大懿题的“聚精扬纪”,把武威文人与文官的精神推向了历史的高度。还有,兵部侍郎牛鉴书的“天下文明”;全国著名书画家、邑人张美如书的“云汉天章”;邑人赵永年书的“贵相太常”;邑人王三益书的“人文化成”;等等。无不用感恩之心对武威的儒风给予了高度评价。既反映了武威文化的昌盛,又积累了件件艺术珍品。其中,“聚精扬纪”、“书城不夜”两块被列为“中华名匾”,更是武威名匾增色不少。文庙,从此又多了一道吸引众多游人目光的亮丽风景。
但在我的眼中,那些高挂在桂籍殿卷棚下的牌匾,不仅仅是一块块精美的艺术珍品,而是高挂着一个时代武威人的一颗颗感恩之心。而这些牌匾,如果我们细心挖掘,每一块牌匾的后面,都有一个感动人心的人文故事。相信,那些鲜活的人文故事,所散发出的文化价值会远远超越牌匾的艺术本身。
这么多年里,我所见到的文章,都是把这些牌匾当作了对武威文庙的赞誉,却把表达武威人“崇文尚德”、“尊师重教”的感恩之心,晾到了一边。为什么全国文庙那么多,独武威文庙有众多的精美牌匾高悬?就因武威人的感恩之心更重,表达方式特别。当一个地方感恩之风盛行时,就标志着这个地方“贵相太常”已成常态,“天下文明”已成价值,“聚精扬纪”已成精神,“人文化成”已成俗风,“书城不夜”已成景象。读书人进了文庙,仰望着这些精典牌匾,读着感人的人文故事,便不会忘了前人走过的路,吃过的苦,便会自觉抗起文化人格的大旗,传承人格的力量,把“崇文尚德”的人文精神传下去。这才是武威城的文化底蕴,武威城的文化人格,武威城的文化魅力。
这魅力,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魂,真正的根。根是不会被摇倒的。所以,民国十六年(1927年)四月二十三日凌晨,发生在武威的那场毁灭性大地震中,武威城24座城门楼子中的23座全部震塌;城内大云寺、罗什寺、清应寺及城外百塔寺、莲花寺、金塔寺等宏伟古建筑群毁于一旦;城北效的雷台、东岳台、海藏寺等古建筑大部分毁坏;与文庙紧邻的“凉州儒学院”更是荡然无存。但独独一座佛塔,罗什寺塔,一座文庙,武威文庙,一佛一儒,一塔一庙,幸免于难,独独武威人的信仰之塔、精神之庙丝毫未受破坏,这是冥冥天意,还是奇迹,说不清的。
已故著名文学评论家、西北师大教授孙克恒,当年在参观了武威文庙后,对他的学生讲,文庙有两个地方非常值得人珍视:一是桂籍殿卷棚下的牌匾;二是详尽地记载旧时文庙帐目收支和登记其它东西的墙壁。孙教授只所以独具慧眼,是因为这两个地方,才真正藏着武威人的人格魅力。文化的价值,只有历史的风尘才能洗涮出来。只有用文化人格雕塑的文化之根,才不会腐,不会枯,不会烂,不会倒。
这根,就是武威人世世代代精心守护的精神家园。


(2020年3月1日于凉州)


  审核编辑:十八孩十八公   推荐:十八孩十八公
【编者按】 红尘会员   十八孩十八公:
汉武帝说,有了张掖,就可以张开胳膊,巩固武威,就可以耀武扬威。张掖、武威,两个地名,自汉朝以来就有。聚精扬纪,文明长昼,书城不夜, 人文化成,是武威人世世代代精心守护的精神家园。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