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年 • 散文】心安是归处

作者:自在飞花如梦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0-03-26   阅读: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时至清明,大地回春,阳气上升,植物逢春复苏生长,动物春情萌动,寻偶,交配,抚育后代,延续种群。而作为自然界的天之骄子人,自是在情感、生理、心理上春情萌动,都有着和尘封的冬天不一样的变化。文人感春,写作赋,或感慨生命的美好神奇,或咏叹人生的跌荡起伏,或赞美自然的神奇妙嫚,或书面心灵的真善美丑……凡此种种,都生于心,关于情理,源于爱恨。有的欣喜,有的悲伤,有的兴奋,有的希望,有的快乐,有的苦闷……
  在这个燥动的季节,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嘈杂、信息暴炸的时代,怎样去安放我们那颗不平静的心灵呢?或许大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应该是一种人生境界,斗转星移,世事沉浮,唯有心安,人生如飘扬的浮萍,或因生活所迫,或为理想所困,家或许只是个符号,住所或许只是一个落脚点。我们的身体可以四处游荡,累了可以休息,困了可以睡觉,饿了可以吃东西,唯有心,若安定不下来,便会惶惶不安,终于宁日。白居易老先生能写出这样的句,一定是在漂泊多年后的大彻大悟,因为他心安定了,走到哪里,都象在家一样从容自若。
  心安是归处,更是一种大智慧。当今社会,凡尘俗世太多,知识信息大暴炸,思想潮流大混杂,金钱物质极大丰富,这些对人类的冲击前所未有。在纷繁的世界如何自处,在欲望与诱惑面前取舍,都是一道道没有答案的人生考题。唯有做到心安,这些考题才有答案,我们那颗难以平静的心,也才能找到归宿。
  心安是归处,也是一种自信。因为你要心安,要有心安的底气,你要心安,要能够心安理得。张学良先生,前半生意气风发,少年成名,可说是叱咤风云般的人物,但他的后半生,却在牢笼中度过。巨大的人生落差,对一般以而言,应该是苦闷的,应该是充满怨恨的,也应该是因郁郁寡欢而不得长久的。但老先生却在戏剧一样的人生中,活到了百岁高龄。缘何如此呢?我想,老先生是有足够的自信,有足够的自豪。因为,他的义举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就算献出生命,对他而言,也没有悔恨,也没有畏惧,也没有遗憾。因此,他坐牢也坐得心安理得,他受苦也受得无怨无悔,他也把别人看来最苦闷的生命,延续到了百年之久。
  心安是归处,是一种人生哲学。屈原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是因为他有着追求真理的坚定和复兴国家的梦想,即使他投身汩罗江,但他的精神不死,他的爱国情怀不灭。我们生在凡尘之中,面对物欲,面对名利,面对爱恨,面对生死,如若不能心安,我们将看不清进退之路,悟不透恨之苦,分不清名利得失,摆脱不了生死之恐惧。唯有心安,才能一切顺其自然,得之不喜,失之不悲,生而不狂,死而不惧,做原来的自己。
  心安是归处,是一种情怀。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宦海浮沉,做过高官,也种过田,有过改革的雄心斗志,也有过被排挤有志不得施展的苦恼。但他虚怀若谷,在朝尽心尽力做事,在野则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发明农具振兴农业,发明东坡肘子丰富味蕾,更写出大量气壮山河的诗词让他的万丈豪情永垂千古。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情怀,这又是种我们一般常人难以触及的人生境界。正如范仲淹老先生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居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在哪里,都是朝着利国利民的人生目标前进,在哪里,都能够不愧于天地人心。何故能如此,我想,苏东坡先生的心一定是安定的,也正因为他心安定,才能那般从容,那般豪放,那般充满人性的光辉,那般充满人格魅力,让他的人格魅力和他的诗词一起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经久蓑。
  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一生,太多的诱惑,太多的苦难,太多的爱恨情仇。有时拒又拒不掉,舍又舍不了,忘又忘不掉,得有得不到。那么我们如何去安放我们那颗五味杂陈的心,如何去安放我们四处漂泊的身,如何去慰藉我们千头万绪的情,我想唯有做到心安,才能处处无家处处家。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推荐:落叶半床

上一篇: 《 六月时光,与文字恋爱

下一篇: 《 “疫”后百业兴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春暖花开,万物萌生,人的心是否也像植物生长一样偷偷发芽了呢?古人说春愁秋恨,多愁善感的是否也悄然滋生了呢?而且在这个本就浮躁的社会,心安尤为重要。心安不仅是一种境界,也是大智慧,是自信的表现,是处世哲学,更是一种难得的情怀。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