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新年好》:中年教师温柔善待每一个学生的重要性

作者:梨涡小篆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02-12   阅读: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雪枫高中的申从诚是一位刚刚步入四十岁的优秀教师。他生得瘦,瘦得仿佛一杆青竹,却是连头发丝都茁壮地往上挺,硬挺成了一个子弹头。不消说,这是一个文艺青年,从教十七年了,依然怀抱着他的浪漫气质与理想情怀。他热爱文艺创作,潜心于校园戏剧研究,并导演了一部微电影。这部电影是一部表现师生关系的电影,也是一部表现高中教师面对沉重日常咬牙死撑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老师,新年好》,时长不超过20分钟,拍得怎么样?
  老实说,剧情一般。但是当过老师的人若看完,估计都被虐得泪目。尤其人到中年的中小学基层教师,看完多是百感交集,唏嘘不已。因为太现实。因为太写实。因为太真实。这部电影取材于真人真事:一位在高中执教的杨老师,一边带着距离高考只剩一百多天的高三班,一边忙里偷闲去医院探视患着脑癌的女儿,还要教育没事找事、喜欢惹事的毛头男生,并要眼睁睁地看着女儿忍受病魔摧残的痛苦,不得不接受她随时会撒手人寰的噩耗……
  这位班主任,满面疲态,胡子拉碴,侧面看起来都驼了背,眼神里透着痛楚带着无奈,浑似随时随刻都要精神崩溃,瘫软倒下。但是他没有倒下。他如所有被家庭所累的中年人一样不敢倒下,也没有资格倒下。他松口气的方式,是以给女儿煮粥的名义回到家里,看着墙壁上的奖状发愣,再对着孩子的相册嚎啕,又不能哭得尽兴。时间有限,他连悲伤也要掐着分算着秒。
  妻子在医院等他。妻子已经独个照看了孩子很长时间。妻子为了丈夫能潜心教学,孤身带着孩子往返于上海北京等大医院就诊,又为了兼顾丈夫与女儿,再回到县城的医院陪孩子放化疗。妻子能自己扛的都扛了。她唯一一次的发泄,是在病房外埋怨丈夫没有及时送来孩子想要吃的粥。
  丈夫为什么没有及时送来粥?还不是人已经来到医院门口了,又被学校打来的一个电话唤回去了。青春期的学生多叛逆,无论是智是愚,都十分有个性。若违反课堂纪律挨了任课老师的骂,他们很少反思自己做得对不对,反而会当众给老师玩难堪。
  杨老师班里有一个男生,临近高考了还玩摄像机。杨老师提醒过他,他嬉皮笑脸;别的任课老师批评过他,他闹着要退学。他和许多自以为是的学生一样,明明清楚前方道路有荆棘,却觉得披荆斩棘的时间还尚早。杨老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一直用隐忍又温和的语气对他循循善诱。叛逆学生也在杨老师的宽慰之下,收起了之前的任性狂妄,并尾随杨老师到医院,看到杨老师一家的处境之后,心生触动痛改前非。这是电影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戏。我也很想谈谈这段戏。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们前进方向的引路人,也与学生永远存在着难以逾越的代沟。代沟由年纪与阅历造就,导致教师能够理解学生,学生不可能读懂老师。因为读不懂,学生在个人意愿遭遇教师反对之后,极易与其产生冲突。比如学生最反感教师用强制的态度来逼迫他们。虽然他们眼里的“强制”可能只是教师工作里的“负责”——教师不过是在讲台上立规定矩,以便保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若有出现违纪的个别现象,教师及时制止也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但是教师的“负责”必须保证他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氛围和谐安全。只有在和谐安全的对话环境里,学生们才能够服从教师的管理。否则,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对他们的控制。实际上,失去边界与尊重的“负责”就是“控制”。如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说:“越控制,越失序。”控制欲强的教师,无不对待学生兢兢业业,甘作人梯,无私奉献,却要求大家必须凡事都听他的、必须凡事都服从他。这种强势的态度往往换来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如电视剧《虎妈猫爸》的毕姥爷,他在小地方从教几十年,教出了52个考入北京市重点一本大学的学生,却没几个人承他情。有一年他来北京给学生们打电话搞聚会,最后只来了两个人。他去学生家吃饭,看到小孙女不怎么乖,一声怒吼就把年过三十的学生吓得手软筷子掉。可见他不是有啥好人缘的教师。这种教师在50后与60后里常见。他们因为时代的原因,习惯对学生严肃、独裁、负责又略有私心。他们的私心表现在“成绩高于一切”。有了好成绩,他们就可以在教师生涯里扬眉吐气。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喜欢把学生的个人意志牢牢地抓在手中,不时生气怒训,严禁学生提出反对意见。结果出现两种现象——要么学生们的个人意志被教师的控制欲望杀死,成为一个个读书机器;要么学生们的叛逆心理被彻底激发,进而成为教师无可奈何甚至有些惧怕的“问题学生”。
  电影里的一位老教师是控制欲极强一类人的代表。他反感学生上课违纪,一怒之下摔了人家的摄像机,毫不念及这相机乃是学生已逝世的母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当学生与其发生冲突,离开教室。他没有及时安抚,反而得理不饶人地追出去指责、咆哮,更加激化了矛盾,并增添了学生内心淤积的负面感受。如果不是杨老师及时赶到,这位学生很可能会犯下什么冲动性的错误。
  蔡元培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道:“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学生人格修养的启蒙者一是来自于亲生父母,二是来自于授业恩师。如果在学生的成长过程里,他们感受到了被挑剔、被打压,往往会产生恨意,并催生出报复性的补偿心理。曾经有一个孩子在他13岁那年经受了老师的体罚,他把这种伤害牢牢地扎根在了心里。二十年之后,他有一次偶遇曾经伤害他的老师,二话不说对已经老弱的老师拳打脚踢。在那一刻,或许他曾经所受的委屈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可惜恨无法泯灭伤害,只能滋生出更多的伤害。
  我很欣慰,电影里的杨老师始终用一颗温情柔软的心灵来面对每一个学生,亦用一副宽厚包容的胸怀来接纳生活里的种种考验。当妻子指责他做父亲失职,他没有辩驳,也没有哭泣。他除了淡淡的解释,就是一再道歉。当女儿病危被医生们抢救,他忍受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搀扶着妻子站在一旁守候。当女儿从生死边缘归回,他疲惫地坐上计程车,手机微信里传来一声声学生们的祝福,他默默地将一切酸甜苦辣独自吞咽。他始终清醒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心知肚明自己一旦失序,负面情绪会如毒素般传染到身边的人,包括那些正在面临高考的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多样性,放弃对学生们的控制,反能让更多的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在题海书山里冲锋陷阵。
  莫言说过:“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所谓灵魂的唤醒即启迪,即是萌发,即是感化,即是鼓励,即是传递。教育需要用爱传达热爱,才是对学生人格修养的塑造与对学生成长道路的指引。
  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他看似怂怂的,却让我相信,他能够积极影响到更多孩子的方向和人生。
  
  审核编辑:墨斗鱼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牛年说牛

下一篇: 《 你好,李焕英!你好棒,贾玲!

【编者按】 现代诗副主编   墨斗鱼:
教师也是普通人,能在自己生活“一地鸡毛”的情况下,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温柔善待每一名学生,的确不容易。“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诚如莫言所说,我们的师者任重道远。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