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也|《天下凉州》第59章:逼死阴鉴,张骏惹鬼猫骚

卷十:开疆拓土(7)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08-31   阅读:

  
  但是,张骏真的是被鬼魂吓死的吗?回顾张骏的一生,他自十八岁继位,二十多年来,带领前凉一步步发展壮大,不但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疆域也扩张了近两倍,业绩斐然,把前凉推向了鼎盛,是五胡十六国时期难得的明主。但是,历代的帝王,或者王者,又都逃脱不了执政前期勤政敬业、后期怠政荒淫这个自我灭亡规律。张骏也是。他在执政初期,勤于政务而又心忧天下,固然能让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边疆的战士满腔忠贞,但后期,张氏统治集团的奋厉之气就消退了,他们或沉湎于声色,或注情于弈棋,不再以国事为念。张骏开了这方面的先河。他早期立“宾遐观”金屋藏娇,中期建谦光殿依四时而居,“其奢僭如此,民以劳怨”。及到晚年,则“任所游处”,极尽园池游宴之乐。
  统治者一旦走上奢靡之路,必然加重百姓负担。从前凉初建,河西百姓即为繁重得徭役和赋税所困扰。张骏虽然不同意谭详以“三倍之利”盘剥百姓,自己却“以谷帛付民,岁收倍利,利不充者,簿卖田宅”。三倍之利降为倍利,对百姓来说,依然是沉重的负担。张骏重演着汉代“倍称之息”迫使农民“卖田宅鬵子孙以偿债”的丑剧和悲剧,使“反裘伤皮”之喻成为现实,而主动葬送了“积贤君”的美称。在统治方面,张骏也处于极度矛盾之中,他一面讲“刑清国富”,一面是赋役不时;一面在奢靡无度,一面是啼饥号寒。张轨、张茂所定的“务安百姓”及“完保百姓”的国策,到张骏后期,已基本变得无影无踪,而社会问题却越来越多。
  张骏生前修谦光殿,“饰以金玉,穷尽珍巧”,造成前凉“内资虚耗”;死时,孝子们又违背祖上张轨所定“索棺薄葬,勿藏金玉”的遗训,隆坟厚葬,随葬物品,珍贵无比,无奇不有,表现出统治者的极度腐化。后凉吕篡时,胡人安据盗发张骏墓,“得真珠簏、琉璃榼、白玉樽、紫玉笛、珊瑚鞭、玛瑙钟,水陆珍奇不可胜纪”。
  所以,与其说张骏死于鬼魂的猫骚,不如说死于经年累月的怠政与荒淫。用今天的话说,张骏年少时,在凉州姑臧城中寻花问柳,自我作贱,淫乐无度,已经抽虚了他这少年的身体。继位后,双重人格又显,一方面勤于政事,劳苦过度;另一方面后期又陷入享乐,与西域送来的美人玩个不停。所以,张骏多半死于精力耗损,肾气虚亏。人在阳衰阴盛、躯体虚垮的时候,或者老人在即将寿终的时候,眼睛里往往会看到年轻人(阳气盛)不能看到的东西,甚至会看见祖上的冤亲债主,或自己逝世久远的祖先的身影,误以为被鬼魂猫骚了。因为阳气没了,精气神没了,命就没了,这与迷信没有丁点关系。再加公报私仇,引犯了张骏心虚之病,老天也就要了他的命。
  
  4
  武威贾氏和阴氏政治生命的终结,表面上是政治上不成熟和智商不足惹的祸,骨子里是家族中没有儒学根基,没有儒宦的智慧与远虑,没有佛教信仰,做人做事便失去了分寸,守不住底线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瞎掺和了前凉国王张氏的家事,制造了张氏内部世代政治矛盾,故贾氏扶持张寔系,被张茂所杀;阴氏扶持张茂系,又被张寔之子张骏所杀。
  从此,武威贾氏和武威阴氏在前凉军界彻底消失。而且,贾氏和阴氏的影响,还直接波及到了武威本地其它军功豪族。前凉政权中,再也找不到武威人的半点身影了。军功界,没了狭义的凉州人,儒宦界,也没了凉州人。
  人,不怕胆子大,就怕无文化,无信仰。前凉尚武世族们付出的惨痛代价,血的教训,和张氏政权对文、武两族反叛者截然不同的用人手段,促使河西军功豪族们汲取教训,冷静思考,深刻反省。尚文者,足智多谋,立足长远;尚武者,有勇无谋,目光短浅。在凉州要如儒宗世族和隐士们那样安然如意,更有尊严地生活,必须向儒家世族学习文化,必须向佛教寻找寄托,改变尚武世族的文化血性。所以到前凉后期,随着儒家文化的强力普及,军功豪族们也开始羡慕儒学,向往儒学,以实现由武力强宗转向儒家世族的华丽转身为自豪。
  最典型的还是武威阴氏家族。张骏逼阴鉴自杀后,阴澹虽然早就远离姑臧,但心里仍有余悸,为避猜忌,阴澹被贬敦煌,远离政治中心,再也不愿回姑臧了,成了后来敦煌阴氏的开山之祖,衍成了敦煌阴氏分支的大姓望族。阴澹也就被一些文史家们误认为是敦煌人了。
  阴澹在敦煌,深切汲取家族教训,开始从军界转向儒学,低调做人,谦虚谨慎,积极向以经学传家的敦煌传统儒族索氏等靠近,苦读经史。那时,河西易学大兴。阴澹刚开始,是想跟久负盛名的易学大师索紞学习求梦之道。索氏是儒家大族,索氏之人,人人都有智慧,索紞是周易大家,更贼,不愿与多事的阴氏打交道,就推辞道:“昔入太学,因一父老为主人,其人无所不知,又匿姓名,有似隐者,紞因从父老问占梦之术,希申鄙艺,审测而说,实无书也。”
  索紞说,不是他不愿意教,而是没有梦书。阴澹想学求梦之道,而无求梦之书,梦学也就就此做罢。后来,阴澹又准备请索紞为西阁祭酒,专门学习《周易》,索紞更忌惮阴氏,又借故推辞说:“少无山林之操,游学京师,交结时贤,会中国不靖,欲养志终年。老亦至矣,不求闻达。又少不习勤,老无吏干,濛汜之年,弗敢闻命。”阴澹倒也实心眼,见索紞不肯“出山”,只好赠与一些丝帛,每月定期给老人家送去一些酒、肉。后来,阴澹只好抛弃《周易》,专门自学文史,由一个武人变成了文人,还撰写了《魏记》十二卷,以证自己所学有成,为他这一支阴氏家族从武力强宗向儒家世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后来,到西凉国建都敦煌后,阴澹这支阴氏的后人,已完成了由武到儒的华丽转身。并且不少阴澹的后人,还二次返回了祖籍姑臧。如西安太守阴亮,武威太守阴训,姑臧令阴华父子,北凉时的敦煌阴兴,都成了儒学文仕,再也不从武从军了。到阴训之孙、阴华之子阴仲达,又成了地道的姑臧人,成了“少以文学知名”之文化人。到西凉建国后,阴仲达仕李暠为武威太守。北魏太武帝平定凉州后,内徙代都,入了北魏,由司徒崔浩推荐,与段承根二人同修国史,除秘书著作郎。二人皆被崔浩夸赞为“凉土才华”。
123
  审核编辑:韵无声   精华:韵无声

上一篇: 《 走近半坎

下一篇: 《 【徽风皖韵】东流古镇

【编者按】 往期编辑   韵无声:
这一章将张骏逼死阴鉴的来龙去脉讲述得特别清晰,环环相扣。同时也宣告了前凉张骏时代的结束,掀起了新篇章。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