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生活】慈以怀世,悲以成诗 

——读孙思诗集《一个人的佛》

作者:冷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10-16   阅读:

  
  佛说:“放下的越多,拥有的越多。”据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所以鱼没有痛苦,但我们不是鱼。在人世间,总有很多东西是放也放不下忘也忘不掉的,“即便我们怀抱空旷的风声/也还是会想到无边的旷野”(《一座庵》)。明知是“空”,却又虔诚地、无悔地去坚守、去热爱,这点,孙思应是与仓央嘉措保持了一种高度的契合。
  四、对弱小物类的恻隐之心
  2016年的情人节,“两只鹅的吻别照”被广泛传播,并引发了网络上下一片唏嘘。“此去无归期,生死两茫茫”,千万个网友为此软了心、动了情。这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了当下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孙思笔下的“鹅”,俨然是位“悲情的女子”,她会研磨,会填词,会站在廊下低吟,有着“一树花开”般美好的初恋记忆,只是结局早已等在那儿。“被刀抹脖子前/听到远处,谁在哭”?是另一只鹅,还是她的主人?生命终结之后,能否再见到她“唯一的爱情”骆宾王?通篇弥漫着高度的人性关怀,这与某些调侃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也许是佛家的教义濡染,也许是女人的本性使然,孙思对身边的弱小物类都不可避免地怀有悲悯之情、恻隐之心,比如牛羊,比如鸟雀,甚至对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她都充满了一片怜惜:“一朵花从开到枯萎到入泥/会不会痛”(《一朵花》);“一棵草在地上生长/是不是如同一个人,在地上活//摇着摇着,跪下了/晃着晃着,挂了”(《一棵草》)。而面对一杯倒掉的茶,她竟然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的我们,这样的残忍/我们有没有怕过//如怕过,是否想到/人也如同一杯茶/总要见底,总要空出”(《一杯茶》)。是的,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事物都是平等的,都像人一样有爱,有恨,有生,有死,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蹂躏、践踏它们,因为最终我们也会如它们一样,“见底”“空出”,消于无形——一语道破了佛家“空”的真谛。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在后记中记述的一个片段:有时看到蚯蚓在路面上挣扎,会摘一片叶子去包住它,然后送到草丛里。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我们已经习惯了对其他物类的支配和残害,有谁会把蚯蚓这样软弱的动物放在眼里?而孙思就有这样的“仁心”,这是一种源自骨子里的“慈悲”。就像弘一法师临终“莫伤蚂蚁”的遗嘱一样,都是对弱小生命极大的尊重。所以孙思才会这样写道:“这时的我,离佛很近。”
  五、对生命意义的觉悟之心
  生命,是一个宏大而沉重的话题。在《一个人的佛》中,几乎每一首都涉及到了生存、生死等生命元素,可以说,对生命意义进行的哲学(佛学)高度上审视与参悟,是孙思歌中的灵魂或精髓。请看《一把刀》:
  任何一件事的起源/都有因果,一把刀也一样/它要伤及一个人/这个人肯定是欠了它/或者欠了握刀之人//什么时候欠的/被伤的记不清,但刀记着/握刀的人记着……
  人行于世,好像一直在坚持做两件事:伤人,受伤。伤人时总觉得理直气壮,受伤时总感到愤愤不平。实际上,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凡事皆有因果”。你亏欠了的,必定要偿还,即使你已不记得“什么时候欠的”,怎样欠的,但刀会为你记着,仿佛“刻意要掩埋的前生”,容不得你有半点质疑。刀,是一种锋利的、让人恐惧的意象,但有一种东西比它、比“一把剑/甚至一把斧子,更容易伤人”,这就是“笔”。它能“让活着的死去,死去的再活回来”。回眸望去,有多少人不是死于刀剑,而是死于一支柔软的笔?有多少人把背影留给了时间,又在纸上死而复生?笔,是坦荡的,“它从不隐瞒什么/说过的,都留下来//留下来,给人看/它自己从来不看”(《一支笔》),而刀又何尝不是如此?又何尝不是如笔一样,可以写下一段对对错错的传奇?从这个意义上说,刀和笔,对与错,生与死,是不是可以就此消除了界线?
  李犁说,“我曾把孙思写比喻成焚香,虔敬而又纯净。前者是她对诗的态度,后者是她诗的品质。”如果说孙思“写诗”是在“焚香”,那么她对生命的思考,就是在“度”,度自己,也度别人。要点多久,才能点到/一个人的心里//点到心里/我们才能内心安定/心地清明,才能想到反身相顾/苦海度人,学做一回/菩萨的境界……这首《一盏灯》,是颇受读者追捧的作品,平缓,匀畅,淡定,充满佛性与哲理意味,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像一朵灯花,拨开生命中的迷雾与寒冷,把光明与温暖送到人的心里。这是一种唤醒,也是一种救赎。忽然想起某寺门前的一副对联:“一灯能灭千年暗,数语点醒世间人”。所谓度人度己,利人利己,孙思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然也提升完善了自己,尤其是在对生命的意义觉悟上达到了更高的层面。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诗集中的每一首诗,开头几乎都是采用了诘问的方式,这一方面让孙思的诗歌具备了明显的对话功能,另一方面,也使整体风格变得更加柔韧,增强了亲和力与感染力。读她的诗,你仿佛就是在听作者娓娓叙述,自问自答。她的问,有疑问也有反问,她的答,似真实也似虚空。“一张纸空空时,其白是不是/明净的白,白天一样的白”(《一张纸》);“独立纸上/会不会让我们想到/一位空巢老人/或者,旷野里的一棵树”(《一个字》);“低微,有时是否也是一种保护/就像一个人,退无可退时/还有谁能伤他”(《一粒尘》)。读着这些睿智且老辣的句子,我没有产生一点过激的反应,而是感到了一种近乎残酷的平静,一种大悲大恸之后的叶落无声,一种大风大浪之后的波澜不惊。我想,这或许就是作者将诗集命名为《一个人的佛》的缘由吧。
  纵观整部诗集,“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的佛家思想如一条素绳贯穿始终,从某个角度上讲,这也是孙思创作中一贯坚持的主线与理念。慈以怀世,悲以成诗。抚摸着那些晶莹剔透的珠子,我仿佛看到,一片祥瑞之光正在熙熙攘攘的人间氤氲开来。
  
12
  审核编辑:冰斯语   精华:吟湄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冰斯语:
孙思女士在她的诗集里把“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的佛家思想贯穿始终,虔诚而又纯净。本文作者深刻剖析了这部诗集,与其说在剖析诗歌本身,不如说是对孙思本人及其思想与蕴涵的生活哲理的解析。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