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生活】于无声处听惊雷(续)

作者:轿夫的新娘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1-10-21   阅读:

  
  我目望正道兮,心知其善;
  每择恶而行兮,无以自辩。
  自上文发表以来,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或勉励,或鞭策,或赞许。我决定把遗留问题再往前蹚一蹚,看来勉励是有用的,谢小冰编辑及死党若干。
  《遥远的救世主》曾提到道与术之辩。原文大意“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生存艺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同一个话题在《中西哲学启蒙课》有以下拓展:所谓道,是说什么在驱动你;所谓术,是说你能驱动什么。
  也许吃了太多无知的苦,我对于心智成熟的要求是很高的。那就意味着我既要搞清楚道,也要搞清楚术,本文仅以斯宾诺莎先生《伦理学》为章本,把这个驱动的话题以并不严谨和略带趣味的方式往前引一引。
  首先我要解释一下前置条件的问题。在康德以前,没有人能说清楚时间和空间是什么。康德提出时空先验论,是说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意识借以生发和发挥作用的一个先验(经验以先)平台。再举一例,经典三段论:一,人都是会死的。二,牛顿是人。结论:牛顿会死。但是在探讨这个问题以前,你必须明白或者说界定什么叫人,什么叫死,什么叫名字,什么叫概念。这些前置的条件或者说经验以先的东西没有说明白,那么探讨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构成对宇宙人生的解释力度。本文关于什么驱动我们设定的条件为:所有生物都是以性增殖为中轴运转的。
  有本很有趣的书《自私的基因》提出一个观点:人不过是基因用以传播自身的一个生存机器。虽然惊世骇俗,但十分有道理。我们来看人。古人讲食色性也,道理在什么地方?所谓食,对照个体生存,民以食为天,谁不吃饭都得死。所谓色,性增殖,对照种群延续,哪个民族或国家不让生孩子,它很快玩完。就以个体而言,他的基因也需要延续,这是人身上最强烈的本能。他怎么延续呢?只能通过性增殖。一个孩子得到父母各一半的基因,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孩子的孩子同样。随便以某个人作为起点,他的儿女跟他是一半的基因同型率,他的孙子孙女跟他是四分之一的基因同型率,如此递推,以致无穷。但是二分法不能穷尽,所以他的基因会逐渐稀释在后代当中。而在这个稀释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情感的浓度也跟着稀释。什么意思呢?一个人爱自己的子女一定比爱自己的孙子孙女强烈,一个人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定比爱堂兄表弟强烈。人若是围绕性增殖运转,一定会更爱护跟自己基因同型率更高的人,由此可知,所有人最爱的都是自己,这可以叫做自私,但不要狭隘地理解自私。其次是一半基因同型率的人,以此类推。你比如一个家庭养出一个不肖子孙,白眼狼,吃里扒外,父母虽然嘴上骂着,心里恨着,但该帮还是帮,该养还是养。又比如一个人有一个借钱不还,毫无信用的无赖弟弟。还有几个信誉不错的外姓朋友,但在关键抉择上,他依然选择信赖这个弟弟。没什么道理,百分之五十的基因同型率而已。
  但是一个亲缘结构的组建,离不开爱情这个东西。因为爱情中的两个人通常没有基因同型率,如果有,可参考法律关于近亲结婚的规定和医学关于近亲生育的危害相关文献。于是爱情这个事实似乎构成了对上述稀释理论的反证。非也。我们来看大前提,所有生物都是围绕性增殖这个中轴运转的,即是说,你运转的关键就是要找见异性啊。也即是说,你要生存,你的基因要延续,异性是作为一个必要的依存条件的。而东岳先生对美下的一个定义很能说明爱情的实质。感而不应叫美。人不能孤立地生存,必然要跟环境中的依存条件发生联系。或者说,你要通过感官找见依存条件。光找见还不够,你还要应,还要有所动作去捕获。可是环境中的依存条件是很多的。光以异性举例,一个男子上街能看见多少打扮入时的美女?昔日暴君杨广说,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千古骂名可谓实至名归,但其中依旧包含了一条生物基因延续的本质规定:不可乱伦。这条规定用现代医学做解释就是:重合子基因会爆发大量遗传病,危害种群。这里不再深入。可见什么叫做美,什么叫做距离产生美,感而不应,所以觉得美啊。所以很多人离婚是为什么,感了也应了,不可描述的事情都做完了。于是乎昔日街头的美女变成了糟糠之妻,美感消失了,爱情也随之消失了。可见情感是什么?是一种辅助我们存在的东西。借用斯宾诺莎的说法:情感是心灵借以肯定它的身体的存在力量的一个观念。
  前面也说了,只是一个不够严谨的探讨,重在启蒙,不构成任何学术研究价值。那么至此,我可以大致来说说是什么在驱动我们了。叔本华言,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这便是叔本华的深刻之处。他大致说清楚了是什么在驱动我们。那么欲望又为何物呢?只能借用斯宾诺莎的说法:人竭力保持其存在的努力统称欲望。斯氏在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里,将人的基本情绪设定为快乐,痛苦和欲望,而所有的情绪和情感皆由着三种基本情绪生发组合而来。具体细节请参考原文,我先不断章取义。
  最后仅就本文关于什么驱动我们的探讨做一个总结。
  仅以现有的人类文化来看,人一定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更谈不上宇宙。所以恰当地标定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跟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具体到一个人也是如此,你怎么活,怎么存在,你必须找见你的依存条件。那么在以上关于性增殖为中轴的这个探讨里,我们必须清楚的一点是,个体先要维护和保持自己那百分之百(基因的角度)的存在,才有后面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也即是说,如果一个人,他要弄死我,他要拿走我的百分之百,那我就顾不上什么情感,什么尊严,什么别的道德理念了。而在我已存在的这个基础上,或者我维持我存在的这个过程中生发的欲望,情绪,情感,概念,善与恶的观念等等,具体是什么驱动什么,什么在前,什么在后。我只能罗列几个我深觉有理的相近的说法。
  第一是东岳先生《物演通论》里,越是低级的,原始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这里不做解释,只提示一点:你要是为人父母,三岁以前一定要善待孩子,陪伴和爱护。往后随便养,鸭蛋还是狗蛋,他的人性都会有不错的舒展。第二是马斯洛关于心理需求的金字塔理论。我说句真实的感概:其实很多功成名就的人说自己站在巨人的肩上,不是谦虚,更像是内疚。因为就以进步论的角度来看,那些真正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功勋卓著的人在他活着的时候都是不被理解,很狼狈的。多的就不说了,仅看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及苏格拉底布鲁诺之死可见一斑。所以,马氏的理论,以及现代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数学等等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或多或少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普世光芒盖住了那些巨人的辛酸付出。第三便是斯氏《伦理学》,我做一个私人的浅显总结:人的观念底层是欲望(保持其存在的努力总和),往上是肯定与否定(辨别甄选依存条件的意识设置),再往上是快乐,痛苦和欲望(受是否得到依存条件而是否满足所激发,这里的欲望指情绪),再往上形成各样的情绪,情感(情感驱动人的行为)。斯氏认为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而人的行为是靠情感来驱动的。这跟《自私的基因》有些类似。而自由意志这个话题讨论很多,但我奉劝大家不要急于来讨论,我意思是,如果连红楼梦都没看过,却要开始讨论一些红学著作,这就离谱。
  最后呢,一句忠告:若真要探究一点哲学,探究一点哲科思维,不能在直观的层面上进行。因为哲科思维是探究必然性的一脉思想(跟真理近似),直观思维会陷入偶然性的无穷错误里打转。于无声处听一声惊雷便觉得,完了,我刚才求别人的那个事看来成不了了。半夜听见鸡叫,扛着锄头就出门了,其实只是公鸡发春了。
12
  审核编辑:许有科   推荐:许有科
【编者按】 散文主编   许有科:
哈,终于在征文中看到专题讨论哲学命题的,很大又很精,关于人性的论述专著汗牛充栋,从“食色性”到“性本善、性本恶”,从荀子、孟子到孔子,从苏格拉底、康德、叔本华、尼采、培根,一直到现代的勒庞,从人类简史到时间简史,从人性的探讨到人生的终极意义,从三大宗教到无神论,从人性的探讨到人生的终极意义,各有说词,到还是认同那句:人生其实是无意义的,只是追逐欲望的过程,人生就是在逐欲过程中的无聊和痛苦之间徘徊往复,直至死亡。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