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情感散文 > 品味即墨古城

品味即墨古城

作者:若愚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1-10-27   阅读:

  
  有一座城,它的名字叫即墨,这是我的家乡,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城邑,载荷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内容,因坐落在墨水河之滨而得名。
  战国时期,即墨已巍然屹立在齐国的东方,与西面的临淄遥相对峙,并夸富饶。即墨大夫的辉煌业绩,齐威王的惊人一鸣,使即墨之名昭彰天下;稍后,田单借此一座孤城,巧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又进一步提高了即墨的知名度。
  秦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即墨始定为县;然而这个新生事物在随之而来的一场改朝换代的纷乱中似乎有些动摇。汉初,高祖刘邦的孙子刘熊渠被封到这里称"胶东王"。继之,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彻、刘寄也被封遣于此。此后,刘姓的子孙先后有六七位王子在胶东王的封地里坐享荣华富贵,他们的权力笼罩着大半个山东半岛。兼做着"国都"的即墨县城,也成为胶东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王莽"新"了一阵,即墨被改名"即善",但这个新名称很快随着新莽政权的垮台而被取缔;当然,"即墨"的老名称也随着刘姓皇位的复辟而得以恢复。
  即墨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厚的积淀,有太重的背负。即便是"即墨"这个名字,也引人遐思。即墨本地人都将"即墨"称为"即密"或者"即魅"(音),即便是外来朋友也常常故意学念"即密"或者"即魅"二字,以显示自己对即墨的熟悉和亲切。
  明清以后,封建文化意识终于在即墨得以积淀。这一时期,即墨士绅崛起,人物涌现,颇有一番群星璀璨的景象。周、黄、蓝、杨、郭、江、范诸显姓望族中人才辈出,或以名宦显赫,或以“勋绩”昭著,或以文学闻达,或以忠义流誉,先后有近百位传诸史志的人物。他们大多起家于科举,扬名于官场。
  蓝章、蓝田父子先后为朝廷御史,皆以刚正敢言著称,蓝田的才华甚至为嘉靖皇帝嫉恨不已。
  周如砥出任万历时的国子监祭酒,“以文章名天下”,一时间“天下士多出其门”。
  黄嘉善在军界中飞黄腾达,宫至兵部尚书,并获得“少保”乃至“太保”的封建殊荣,死后,连皇帝也亲自为之辍朝致哀。
  郭琇是清代康熙年间最负声望的骨鲠大臣。他任御史,连上三疏,弹劾朝廷大臣名宦十多名,连大学士明珠在他的弹劾之下也立被罢斥。
  李毓昌这个本来不大的“人物”,但在震惊全国的一起特大案件中充当了光荣的主角,因而名载史册;他的冤情大白于天下,他的忠正精神受到朝廷大力表彰。
  那么,即墨是因何而得名的呢?据史料记载:即墨之名,因水而得;即墨之设,其来久远,分析合散,代有不一;亘山联海,不改其常。
  原来,“即墨”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因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田单破燕处)地临墨水(源出平度市古墨山,今之猪洞河)而得名。因山、河而取名,在中国地名学中十分常见,即墨也不例外。"即",是指临近、靠近;"墨",便是指墨水河。
  百年青岛,千年即墨。公元596年即墨县迁至于此,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一个古老的地方,它不但载荷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渊源,而且还传承着山东文化和海洋文化于一体的齐鲁文脉,成为山东青岛对外开放重要窗口,成为青岛半小时经济圈内的次中心区域。
  2013年在原址启动改造的即墨古城,规划总面积为450亩,地上面积17万平方米,地下面积20万平方米。即墨古城整体布局为“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被誉为青岛版的“清明上河图”。
  有记载明清以来功德显著的人和事的牌坊街,学宫、县衙、鸭绿池戏台、城墙、教堂等公共建筑分布其中,文化、商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座有生活温度的古城。复建古县衙、学宫展馆、文庙、城隍民俗馆、财富民俗馆,真武民俗馆、准提文化馆、考院、教堂、牌坊街、城墙和三门四阁等公共建筑。
  南门进入,笔直的大道是古城的主干道,一直向北延伸到县衙。大道到此分东西两路延伸到东西两门,这里也是古城的主道,商铺林立,好不热闹!!
  古城墙即墨古城南北短,东西长,南北长492米,东西长608米,有“三门四阁”,是在战火摧毁后重建的。站在城墙之上,可以俯瞰古城全貌,见证非遗匠心的传承,拍到满意的照片。
  县衙始建于隋代开皇十六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三堂古县衙,也是我国衙署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主要由影壁、旌善亭、申明亭、大门、仪门、六房、箴石亭、大堂、二堂、三堂等建筑组成,充分展现了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通过参观展出的相关文物与文献记载,了解尘封已久的故事。
  有儒家传统文化承载地即墨文庙,始建于元代,传承千年儒家礼乐文化,是举办孔子祭祀典礼、成人礼、开笔礼等传统仪式的场所,也是保留和发展即墨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万字会始建于民国十三年,其性质是以“布施”为宗旨的慈善机构,设有专门的施舍机构,定期给附近的穷苦百姓发放食物和衣服。馆内展出了有关建会及其发展历史的相关资料。
  从古城的北门进入,仿佛迈入了绚丽多姿的神奇绿色世界,看到了古城一条南北大路直通碧波荡漾的大海,听到了古韵琴声在学宫明伦堂悠悠传出……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进入古城,走在青石板街道上,看房檐飞翘,古朴典雅的建筑深藏着文化底蕴,仿佛穿越千年,看着无数英雄豪杰竞起逐鹿,慷慨壮歌;看着无数文人墨客争相挥毫,绝唱风流。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具有典雅文化气息的“学宫”。
  再往前走,“山海名邦”坊、“总督三边”坊、“四世一品”坊等静静叙述着即墨历史。一株古树,一串夜灯,斑驳的墙面,夕阳下的剪影……
  灯火通明处古老的文化传递着讲不完的故事,古城新貌让游者的嘴角留下一抹微笑,听着柳腔、民谣,总有美好的情愫在其中摇曳。
  最美不过夕阳红!落日时分,如织的游人从古城褪去,只余下斜晖伴着古城静静守候。这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信步登上城楼,古城醉美尽收眼底。时而探寻那一抹阳光,时而遥望沉郁的建筑,时而轻抚翠绿的枝丫,真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人们夜游古城,犹如品了一杯醇香的老酒,醺醺然,飘飘然,醉在其中了。古城像一条沉睡的巨龙,正在崛起,勤劳勇敢的家乡人民用智慧和双手,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还描画出美好的明天。
  古城典雅大气,商家居多,交通便捷,内贯穿东西两边的东西门里大街和连接古城南门的南门里大街铸成了“丁”字形的商业城市结构。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心旷神怡,真没有想到在即墨还有这么一个魅力迷人的地方——青砖红墙掩映半城绿树,精致犹如工笔画卷。漫步其中,暖阳和煦、清风习习,一派祥和自然。
  墨园,幽静而美丽;学宫路有北京故宫的感觉,红瓦绿树,美不胜收,古城古建筑,墨园小桥流水,河边人家,红灯笼随风摇曳。学宫街红墙绿树掩映成趣,财神庙、万字会、县衙、书院等等古建筑恢弘大气,古城青砖黛瓦,古朴静穆,典雅大气,民俗味十足。
  一起品味一段历史,感受一段风情,游赏一路风景。各式古建筑,历史味道十足,岁月的痕迹,都藏在这一砖一瓦里。宝藏古城,梦回前年。
  审核编辑:闲言碎语   推荐:闲言碎语

上一篇: 《 雨落青山静无声

下一篇: 《 【书香生活】亮剑精神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闲言碎语:
一座古城,斑驳着历史的遗痕,沿着青石板路,一点一点的品读,悠悠历史的韵味跃然纸上,邀您沿着墨色欣赏!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