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新形态和新动态

未来战争(2)

作者:英沙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11-17   阅读:

  
  不管你承不承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科技革命一直在,或正在改变战争的形态。科技革命使军事科研走向战争前端,武器体系和战争界面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巨变。
  在古代,战争形态的发展演变是渐进的,一般而言,旧的战争形态过渡到新的战争形态,需要很长时间。中国宋朝初年发明了火药;成吉思汗西侵后,十四世纪末期,东方的火药和火器制造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并陆续散播到西方。从火器使用到成为战场中的主战兵器过程,大约经历了五百余年。
  那时,欧洲正处在封建主、农奴主混战时期,内战、外战频仍,面海国家当中,出现了以掠夺为生的海盗。这些人惊异于火器对争夺地盘和抢掠时的威慑作用和有效战力,群起而追捧。很快,火器被成规模成建制地配备和使用起来,他们在东方火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它的功能,提高了单品的质量。但此前或此后的一段时期,制作枪械者仍然是手工作坊。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战争形态从冷兵器战争到火枪炮战争,再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战争,再到半信息化和信息化战争,其进化速度和程度已经远远快过了人类自身的进化。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机械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枪炮制作开始进入机器生产阶段。维京海盗的后裔不甘心在商贸中落于东方的后手,遂以强大的近代武力向北非、西亚和东方侵逼,掠夺成为他们暴富的手段。
  二十世纪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使战争机器的研发不断提速和高速运转,大工业化生产武器成为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个阶段,冷热兵器的不对称的局面已经有所打破,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态势仍然存在。
  二战后,原来被西方奴役的西亚、北非和东方相继完成了民族自救和民族独立。特别是东方的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赶上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核武器的出现,使东、西方的战力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
  这种跳跃似的进化,我们把它总结为:
  十六至十七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火枪和火炮等的发展,战争形态从冷兵器战争转变为热兵器战争。
  十八世纪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铁甲战舰和机枪等的发展,战争形态从火枪炮战争转变为半机械化战争。
  十九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飞机、坦克和航空母舰等的发展,战争形态从半机械化战争转变为机械化战争。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导弹和核武器的发展,出现了核战争威胁和冷战对抗。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第五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电子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等的发展,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半信息化和信息化战争。
  未来战争怎么打,或者怎么打赢,肌肉的力量在战争中越来越微不足道,徒手战术或者肉搏更不是战术主流,再也不会取决于面对面的决斗似的硬杠方式了,却越来越多地体现为大动力、多兵种立体化联合作战,机械化武器装备成为主战兵器,战场的空间必然扩展到人类武器力有所逮的任何地方。
  2021年6月7日,中国军方的094C核潜艇在渤海水下试射,当它如蛟龙一般破水而出,挥扬出滔天巨澜,直冲云霄的时候,世界军事强国都从骨子里意识到,中国的战略反击能力已经无人能敌。
  巨浪4洲际潜射导弹获得巨大成功表明,一枚导弹可携带六致十枚核弹头,它的最大飞行航程达到一万五千公里致两万公里,足可以毁灭美国一至两次,英国三至五次。094C核潜艇具有航程远、下潜深、高静默、低磁性等特点,一次下海最远可包地球两致三圈,综合指数超过世界最新型潜艇。从潜艇发射的导弹射程远,速度快,无法拦截。试射中,从水下发射到击中目标,仅仅有数分钟。
  洲际导弹的水下远程核打击能力超前,呈现出射程远、飞行速度快、无法探测、超磁性、宽频辐的特性。中国离岸距离日本约700公里,东风41,五分钟可完毙日本。数枚这样的导弹,就能完全覆盖美国全境和美国在全球的任何军事基地。
  中国洲际导弹的远程核打击能力大大超出西方预料。美利坚合众国顿时有了一种被子弹上膛的机枪顶在后腰的感觉。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用核往往意味着自杀和作死,与敌人同归于尽。谁也不敢冒然开启核战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超限战不可能存在。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常规武器的开发研究一直没有停歇,反而日新月异。在交战方相当理性、相当默契、非常受限制性的常规武器优势下的对敌攻击,成为了所有军事强国的新课题。
  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一些重要科技成果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军事应用前景,持续触发新质战斗力的生长点。物联网技术促成战场万物互联,为建立泛在化的传感网络体系奠定了基础;大数据处理技术在军事预测、情报分析、辅助决策等方面呈现出独特优势,成为现代战争制胜的重要推手。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分布式并行网络计算技术,为体系对抗提供了新引擎;量子通信、认知无线电、移动互联网、太赫兹通信等技术,为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大容量数据传输创造了新条件;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一些领域有关指标达到或超过了人类水平。
  与此同时,生物计算机、光学和量子计算机、基于非硅材料的新型计算机技术,将打破摩尔定律魔咒,迎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军事航天、高超声速飞行器、激光武器、无人作战平台和战场机器人等技术快速发展,体现出相对于传统武器的压倒性优势;电磁轨道炮、低可探测、超空泡、机械外骨骼、系统集成等技术日趋成熟,都有改变未来战争面貌的巨大潜力。
  恩格斯曾说:“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现在,谁拥有了科技优势,谁就能掌握军事主动、赢得制胜先机;谁忽视了科技进步,谁就会陷入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甚至一败涂地。
  现代和未来战争主要作战力量是以科技为支撑的各种各样的无人军事装备,战争已由互撕演变成一场“不见面”的游戏。
  2016年4月12日,美国国防部部长助理史蒂芬·威尔比在国会的证词中提出,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重点发展形成六大能力:
  一是多维分布式、远程打击实现作战效能的能力,加强单个平台独立作战能力,同时将平台分布式部署,实现多维分布式远程打击;二是利用作战距离、精确性及速度把握并维持先机的能力,重点开展高超声速武器化、高超声速作战平台等技术研究;三是利用分散、新型的作战防护样式加强生存能力,分散部署海空基作战平台,推进海军一体化的防空火力;四是大规模集群数量优势能力,以大量低成本、自主协同的飞行器,构成侦探打击一体的联合体,形成协同作战能力;五是发展新型分布式机动和近距离作战能力,主要利用动能武器、电子战武器、网络战武器,实现分布式机动作战和近距防空作战;六是适应复杂网络攻击和电子战环境下的更强作战能力,主要是提高信息网络平台的抗干扰能力和在电子战对抗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盛大的阅兵式上,成建制的军人走成了横平竖直,步调一致。国外评论称,这些钢铁般规范化、纪律化和同步化的军人,象极了战争机器人,简洁、威严、震撼,锐不可当。
  事实上,中国正在向战争前缘的无人化迈进。
  无人作战装备普及之后,人与武器将逐步分离,人由战争的前沿不断隐退,主要负责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机器走向战争前线,成为战术层面的主要执行者。关键在于如何让人能够从作战的各个任务人机的自主和协同技术。
123
  审核编辑:冰斯语   精华:冰斯语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冰斯语:
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战争经历了多种形态,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到现代化的利用科技作战。每一次科技革命也彰显着国力的增强,譬如中国,在军事上不断进行信息化的研发,使国家变成了世界上的军事强国。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