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新形态和新动态

未来战争(2)

作者:英沙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11-17   阅读:

  
  2010年前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悄然在民间招募航空飞行器爱好者,并将他们吸收进国家队,目的就是利用他们熟悉的平台和经验,广泛地试验无人飞行器及各种配置装备,这标志着中国军队正在向无人机的战争模式迈进。
  无人机的的大量使用,可以将士兵的伤亡降到极致。而且每一架无人机,可以携带多枚导弹甚至分弹头,飞临敌阵,进行轰炸或者定点清除和打击。无人机的操作,关键在于实现人机灵活交互,实现有人机对无人机群“一对多”的操作,并能使无人机集群具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执行任务能力。
  战争中,机器和电子技术成为战争中作战力量的施行者,三无战成为主战场交战的主要形态。
  所谓三无战,即无人、无形、无声的战争形态,是各类无人、隐形、电磁、定向能技术以及相应的物化装备对未来战争的形态塑造。当然,所谓“三无”仅是一种极而言之的说法,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三无”。
  无人战,就是大量运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潜艇等自主无人装备,部分代替有人作战岗位直接用于一线搏杀。机器人士兵、无人车船等装备也陆续走上战场,战争将由人类的直接冲突异化为“类人物质”的间接对决。
  无形战的技术支撑主要包括隐形和微型技术。隐形技术就是利用隐形材料降低飞机、车辆和舰艇等装备的雷达、红外等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侦察发现,从而实现隐蔽攻击的效果。纳米技术的运用能够创造出微型卫星、微型弹药等微型化武器装备,这些“微型军”将把战争引向“微型或趋微型时代”。
  无声战主要是利用激光、粒子、电子、消声、网络、纳米等技术,使各类军事行动无声无息。在“三无”技术的发展运用中,美军始终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据悉美军已经有上万套各类机器人投入实战,并计划到2020年,除预警机外的所有飞机都实现隐性化。
  以往的战史中,无论主战装备新旧、无论战争规模大小,人和武器始终是战争的主体因素。未来战争与现代战争有着同样的交集,依然是交战双方的人、武器和时空战场,这三个基本点没有变,但立足点却在不断变化着。
  未来战争除了武器本身,它的形式亦将是一种全新概念。新概念从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战例研究中转化而来。AI技术的发展,使雷达的自适应能力增强。另外,还出现了量子通信和量子雷达的新概念。
  伊拉克战争给人们的印象是,隐身飞机像幽灵一般攻入伊拉克。这导致诸多国家都对隐身的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材料隐身、外形隐身、不同频段的电磁隐身,等等。后来又提出了双站无源雷达反隐身技术,利用空间已有的电磁波进行雷达工作。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概念还在延伸,远远没有结束。
  AI军事化带来“极速战”。随着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出现,那些对战争的经典定义可能会发生变化。在根本层面上,战斗、战争和冲突是在时间层面上的竞争。一直以来,战争一方总是在战斗的终极较量中快过对手,从而赢得胜利,二战时,希特勒的闪电战就是依赖于强大的机械化兵团。而在新的时代,人工智能将大大改变战争速度。它不仅会强化人类在冲突中的作用,而且会前所未有地利用技术。飞行器的飞行速度提高,也是朝“极速战”方向发展。
  2021年10月底,中国试射成功的高超音速导弹,精确制导能力和有效突防能力极强,令西方冷汗涔涔,反响之后,是两股战战的死寂。因为,以往研究的任何导弹拦截系统,在它的面前已经形同虚设。
  新概念战争,是指在技术推动、理论创新、结构优化、实践催化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战争在新空间、以新方式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战争的新形态。它不是特指某种孤立的作战样式,而是与传统战争有着密切联系。
  深海战,就是依托深海空间进行的战争行动,是海战的纵向延伸。未来深海战可能采取的作战样式将主要有深海作战平台攻防,深海与海面、陆地、空天战场对抗以及深海与其他空间的一体化作战等。
  深海空间将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战略新领地。在深海部署作战和保障基地、水下航母、无人潜艇、机器人部队、海空两用无人机、潜射导弹以及定向能等武器系统,将会引发海战乃至整个战争面貌的巨大变化。
  美国正抓紧实施海底作战实验基地建设,并准备将部分设施布设到大西洋底的山脊上,逐步完善其深水基地网。日本投入巨资发展深海探测技术,现有的深海探测船、载人深潜器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也加紧了深海潜艇的研制和部署,以期获得深海军事力量发展的先机优势。
  极地战,就是在南北极地区进行的军事对抗活动。南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新航道的开通将对全球地缘政治带来深远影响。近年来,环北极国家纷纷出台各自的北极战略,不断强化极地军事力量建设和相关军事活动,北极地区正成为世界军备密度较高的区域之一。
  2013年,俄罗斯开始在北极地区部署空天防御部队,并计划于2018年前完成综合导弹预警网络建设。美国更是不断加强北冰洋地区的核潜艇巡航和卫星侦察活动,极力拉拢更多北约国家介入北极争夺。在南极地区,早在1908年,英国政府就提出了对南极的主权要求,此后又有多个国家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2005年,美国五角大楼组建隶属第13航空队的南极支援特遣队,不断加大对南极地区的军事准备和军事研究力度。此外,俄罗斯等国的军用飞机也频繁光顾南极上空。目前,在《南极条约》等国际条约的制约下,南极地区暂时处于相对平静之势,但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未来依然存在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大型破冰船、核动力潜艇、新型防寒服、特种武器装备以及专门的作战部队,日益成为相关国家在极地争夺备战中重点发展的装备力量。未来,一旦两极地区脆弱的战略平衡被打破而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将会对世界格局乃至人类社会带来剧烈冲击。
  制生战,就是通过争夺以生命微观空间为结构基础的军事生物科技运用的优势控制权,在有限杀伤和生命操控的前提下实现战争目的。在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推动下,人类逐渐开始了对生命微观空间的探索发掘。
  2000年6月,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图谱”——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毕,标志着人类向自身微观结构领域探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未来,以生物科技为支撑的生命功能竞控的制生权战争将成为重要的战争样式。与传统生物战相比,现代生物科技支撑下的制生权战争通过超微、非致命、可逆的生物军事打击,实现对生命某些关键性状的操控,以达成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具有范围精确、毁伤有度、强度可控的特点。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特征的基因武器一旦投入实战运用,将会给某一族群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2019年末至今,肆虐人类的新冠病毒,被人们怀疑泄露于美军的某个生物战试验基地,美国和西方在此类病毒问题上的闪烁其辞和有意无意的露出话风,使世界为之警觉。
  脑控战,就是敌对双方围绕思维认知领域展开的对抗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影响、攻击、干扰和控制敌对人员的思维认知,以迟滞对方军事活动甚至使其放弃对抗。脑控战与传统战争形式存在根本性的区别,或许将是战争博弈的终极形态。脑控战包括初级和高级两种形态,初级形态的主要手段有心理攻击、舆论造势、谋略对抗以及诱惑欺骗等等,是一种重要的辅助作战手段。
  2007年美军曾在伊拉克北部和萨德尔城地区先后对脑控武器进行了试验性实战运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脑控武器的实现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推动力。未来,随着神经科学、脑机接口、生物医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认知领域的终极较量终将到来。
123
  审核编辑:冰斯语   精华:冰斯语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冰斯语:
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战争经历了多种形态,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到现代化的利用科技作战。每一次科技革命也彰显着国力的增强,譬如中国,在军事上不断进行信息化的研发,使国家变成了世界上的军事强国。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