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杂文随笔 > 生娃这件事

生娃这件事

作者:许有科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2-06-28   阅读:

  
  生娃这种事属于一种自然现象,是阴阳交感的产物,所谓两性交感,正道感应,山中有泽,水气互应。男女对望,其情炽烈,其感愉悦,其体交也,其子生焉。父母生六子,多出来的属于无心之作,不够六子除了自身因素外,肯定有外部干预,比如外部强行干预自然现象,人为破坏自然规律,从想生不让生,到不想生又鼓励生,折腾得你交感紊乱,时序错配,不能安心愉悦地睡个觉。
  婚姻这件事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从最初的两情相悦即可媾,只知妈不知爹,到婚姻法出台限制交感对象,其实是一种成本考量,做出的最优选择,这种选择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一夫多妻的受众面很小,只有政治经济条件好的一类人才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大量的穷苦老百姓只有干着急的份。一妻多夫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兄弟娶不上媳妇只能说服女方雨露均沾,其实也是穷苦所致,否则自己的老婆和别人共用实在是别扭得难受。这既有经济成本的考量,又有传宗接代的现实需求。皇帝老儿坐拥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成千上万的女子均可入室,其身边的人包括太监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政策红利,合不合理,道德不道德会有人会做出非常合理的解释。
  一夫一妻成为法律是最优成本选择,它保护了男女最基本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组织协调成本,比如在一夫多妻状态下,男人作为相对稀缺的资源,谁更多的占有不但会解决动物本能的需求,还有衍生红利,比如家族内的话语权,财产分配权、占有权等等,男人必然会受到追逐围猎,面临着巨大的协调成本,不仅要解决争风吃醋的纠纷,还要处理看不见的矛盾压力。所以历来统治者着力推行《女戒》是有内在动力的。
  婚姻的本质是一场合作,真的没必要弄成爱情的样子,和物质金钱有直接的关系,离开物质谈爱情不是骗子就是心智不成熟,最终是一地鸡毛。婚姻的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交易成本。两个家庭要为婚姻付出人力、物力和财力,双方要把辛辛苦苦积累的一部分财富转移到新的家庭;二是机会成本。选择和一个人结婚,就要放弃选择更多人的机会,选择美丽大方,就要放弃温柔贤惠,选择高大威猛,就要放弃体贴入微。婚姻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双方的互补性,比如生理互补,生儿育女,情感交流等。从字面上看,“婚”既可以解释为女子黄昏出嫁,亦可以理解为女子发昏做出无奈的选择,女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处于弱势,要靠婚姻来维持生存,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主要靠体力维持生存的现实条件决定的,不像现在女性独立,上头抓脸收拾老公毫无顾忌。维系婚姻的纽带是孩子,在各取所需的同时,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孩子是一种耐用消费品,给父母带来了天伦之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老了有可能为你养老送终。孩子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婚姻的成本,如果离婚,财产分割就会很麻烦,孩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么分割?维持这个利益团体的核心动力在中国人看来是“过得比别人好”,比如孩子可以荣登朝堂,最次也要富豪榜上有名,通过虚无的期待满足内在的虚荣心。所以我们中国人的通病是永远活在别人的目光中。这个利益共同体最大受益者是孩子,他们靠父母的血汗来滋养,承诺回报的方式是为父母养老送终,为家族光宗耀祖,虚幻而缥缈,扯淡而不靠谱。
  抚养孩子不仅仅是情感投入,巨大的物质财力付出更是惊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做过深入的分析,结论是人均收入的增长必然会导致生育率的下降,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急剧上升。经济落后地区,生育孩子的费用很低,相应的机会成本就低,因为可供选择的东西很少,夭折了也无所谓,大不了再生几个,反正晚上也没事干。古代遇上兵荒马乱和大灾,孩子还可以像猪羊一样拿来吃,可以救命,“易子而食”讲的就是这些,自家的孩子不好下手,和邻居家交换后吃起来就没那么为难了。但经济发达地区普遍条件很高,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比生孩子更好的事情很多,机会成本就会很高,加上孩子的抚养费用占了家庭开支的大部分,所以生孩子的意愿就会降低,导致生育率的下降。这在现实社会得到充分印证。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普遍很低,但非洲的生育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量。
  自从孩子生下来全家就会陷入一个巨大的漩涡,一切围绕孩子转,牺牲应酬交往、兴趣爱好,甚至自己的事业。高房价和巨额的教育支出也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加上生产方式的深层次变化,养老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养老送终的期待在弱化,生存观念的改变,人生意义的挖掘,许多人倾向于更多的选择机会。许多人认识到光宗耀祖是根本靠不住的东西。不要说短短几十年的寿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今天退休,三天后能想起你这根毛的超不过三个人。很多人恐怕连自己的爷爷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光耀谁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所以孩子不再是唯一的选项。
  但是,从民族延续和国家长久发展来看,生孩子又是必须走的一条路。各国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频频推出。俄罗斯生娃有5000卢布的奖励,母亲可以享受4年半的产假。罗马尼亚规定夫妻最少要生4个孩子,不能生育的妇女要交纳税金,禁止堕胎,甚至宣布“不生育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日本韩国更是想尽办法鼓励生育,但效果平平,生育率一直下降。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规定女子十七岁不嫁,男子二十岁不娶,其父母有罪。西晋时期女子十七岁不嫁,政府就要强行把她许配给人家。现代计划生育时期强制要求“少生”,多生的不但要交巨额罚款,还会被计生站的人撵得有家不得回,如丧家之犬。现在又鼓励生育,不知道计生站的老爷们又会想出什么歪招。后汉有个叫贾彪的县长走在了前面。新息县因为太穷,养不活孩子,老百姓不愿意生孩子,贾县长制定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大家生孩子。某天,城北发生连一起盗窃杀人案,城南发生了妇人杀死新生儿事件,他选择先去城南处理妇人案,以儆效尤。数年间,人口有了大幅增长。
  生娃本来是件愉快的事,过程很隐秘,现在让人盯上去做就有点尴尬了。家人卦上风下火,利女贞,长女和中女的组合,是一个女性的卦象,彖辞是:“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女主内,男主外,不能颠倒,“正家而天下定矣。”象辞说:“风自火出,家人,君子言有物,而行有恒。”早期女性的主要社会职责是通过生娃来传宗接代,维系家庭这个利益共同体,没有女人就没有家。家庭不生个娃就容易分崩离析,因为离婚的成本很低,财产分割很简单,所以,要想过得踏实,还是生个娃吧。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给十年前的我

下一篇: 《 农夫、蛇、犬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生娃的事儿本来纯粹私人,也是自然现象,然而在社会存在的前提下就变成一项工程,从古至今的演变也反映了不同社会利益的不同展现。不管怎么变,社会要发展,人口必然也需要繁衍。成本与收益,不论自觉不自觉,也就成了不得不考量的问题。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