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诗词赏析(三)

诗论

作者:皋南抱朴子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3-02-10   阅读:

  
  日本友人阿倍仲麻吕(晁衡)的词赏析
  
  赏析晁衡的《衔命还国作》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晁衡,(698—770)亦作朝衡,唐代日本友人,日本名为阿倍仲麻吕。他出身日本官宦家庭,其父曾为日本天皇的中务大辅。唐玄宗开元五年(717)他十八岁时被派随日本第八次遣唐使团来到大唐长安留学,后改汉唐姓名为朝衡(或晁衡),字巨卿。嗣即进入大唐太学(另一说是国子监)学习,历时九年;其间,他穷尽中华历代经史子集等经典名著,后应科举并一举考中进士,从此步入大唐仕途,历仕大唐四十余年。初任左拾遗、左补阙、不久后即官至秘书监(正三品大员,此前大唐状元贺知章任此职),在朝仪如王友。与李白、王维、储光羲等交往深厚。天宝十二载(753)他56岁时辞玄宗而以大唐使臣的身份随第11期日本遣唐使返回故国日本探亲,因东渡中(途经琉球水域时)遇大风,被风浪推到越南水岸后又返回长安。唐代宗上元中(安史之乱后),擢左散骑常侍、旋又出任安南都护(即安南节度使,从二品,建方面之号,执掌大唐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军政事务)。最后还被授予大唐北海郡开国公的爵位,给予食邑三千户的恩荣。公元765年(时年68岁,代宗李豫在位)任期满返回长安,五年后卒于中国,享年73岁(从18岁来华到73岁卒于长安,总共在华55年)。唐天子追封其谥号为“潞州六都督”,日本天皇念其为中日友好所作出的特殊贡献,特赐其家“东绝百匹,白绵三百屯”,并赠日本国正二品官衔。他历仕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三朝,是大唐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他也是大唐时期来华日本人士中的佼佼者。他对于中日关系的积极影响,足可与东渡日本的大唐鉴真法师相媲美。二人是这一时期的中日友好长河中的双璧。其事迹见新、旧《唐书•东夷列传》。《全唐》存其1首。《全唐诗外编》又补录其诗1首。《衔命还国作》是他所作格律诗之一,这首诗是他回国时写下赠送给他的中国朋友的作品。其诗属五言排律,取一律加一绝句共六联12句的体例,即此可知他深谙唐宋排律诗章法。
  《衔命》一诗中的中华文化元素广博。“衔命”,即是他接到唐玄宗李隆基要他作为大唐使臣回国探亲的召令;“辞国”,就是将辞别大唐国都回日本;“非才”,即是“不才”,这是晁衡对自己的谦辞;“忝侍臣”,即是忝列大唐的皇帝侍臣之职,因为其时他正担任唐天子的左散骑常侍的官职,是皇帝的近臣;“忝”,基本义为“辱”、“有愧于”,这也是晁衡的自谦语,其实他在唐任职是很尽责的,是公认的大唐忠臣;“海外”,这里是指晁衡的故国日本,晁衡在唐而言故国日本,所以称故国日本为“海外”;可见此时的晁衡已经被大唐文化所同化,说明他已经将大唐视为第二故乡了,并已将自己视为大唐子民中的一份子了;天中:指洛阳,唐朝的东都。古代认为北斗星是天之正中,而洛阳居北斗星下,为地之正中;唐玄宗前期多居“天中”洛阳接受各国使臣们的朝拜。如唐•许浑《洛中游眺贻同志》:“康衢一望通,河洛正天中。”此诗进一步印证了该批日本遣唐使来洛阳朝见唐天子的史实。伏奏:跪奏。违:离别。金阙:这里指宫门,此处指东都洛阳。騑骖(fēicān):古代的一车四马式车具,中间的两匹马驾辕;“违金阙”,即是离开大唐皇宫;“玉津”即是地名“碧玉津”的省称;也是中药名;又指银河,这里是指中日之间一衣带水的大海;“去玉津”,即离唐而渡海回日本。“蓬莱”本意是指海外三仙山之一,这里是喻指诗人要回的故国日本;“怀恩”,即是感怀大唐三代皇帝的浩荡皇恩,这里具体是指他在大唐入太学读书、应科举而中进士,入仕途,作高官等大唐皇朝对他的种种恩遇;“感义”,即是感怀在大唐时李白、王维、储光义等中国朋友对他的深重义气。以“宝剑”赠“结交人”,典出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途中拜谒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深深的爱上了他腰间所挎的宝剑,但彼此心照不宣。待季札完成使命,归途中再经过徐国准备将这柄宝剑赠给徐国国君时,徐君已经亡故了,于是,季札就在他的坟前挂剑而去。大诗人杜甫在《别房太尉墓》中,曾有诗云:“对棋陪谢傅,挂剑觅徐君”,也用的是此典。所以“宝剑赠友”,这也是中国古代士人们临别赠物以资留恋的一种崇高的礼仪。晁衡诗中的末联“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亦本此意。这个“结交人”是谁呢?应该是指与之交厚的李白、王维、储光义等一班大唐文人。
  《衔命》一诗中的文学内涵深厚。首联“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这联诗是说,我阿倍仲麻吕自18岁随日本遣唐使团来到大唐读书入仕,如今已经是年过半百的56岁的老人了;现在,我又接受了唐天子的召令,作为大唐的使臣行将辞别大唐的国都去出使故国日本了,我这才华平庸之人在唐期间还愧列唐天子的侍臣要职,这真是太幸运了。这一联两句十个字,十分简明扼要地叙述了诗人从来唐应科举入仕到接受出使故国日本的召令这近四十年的横跨中日两国时空的人生历程和兴衰荣辱,这一联诗既是诗笔也是史笔!第二联“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这一联是诗人追述自己在大唐四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上句以一个“恋”字,突出的表达了诗人对唐天子的依恋不舍和感恩戴德的情怀;下句以一个“忆”字,无限深情的表达了诗人这四十余年来对远在故国日本的父母的无时不在的刻骨思念。第三联“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这一联的上句写出了辞别唐天子时的无限依恋和感恩,下句写出了对自己行将归去的坐落于海洋之中的四岛之国——故国日本的向往和赞美。“违金阙”是指离别大唐;“去玉津”是指诗人要回的故国日本。诗人以极其美好的词汇深情的赞美了中日两个国度,这真正是到了“美美与共”的境界,同样的爱戴,绵远的情思,都关乎这两个国家,诗人将对于这两个友好国家的情丝都深情的系于一身!第四联“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这一联是虚笔,是化虚为实,是写想象中的归途和想象中的故国的情景。第五联“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诗的上句写“西望”,所以诗人的立点是在故国日本,这仍然是写想象中景和想象中事,是写诗人归国后向西回望生活了三十年的大唐,表达了对于大唐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感激;下句写“东归”,所以诗人的的立点是在大唐,诗人是在缅怀在唐三十年的那些有抱负有作为的美好而又难以忘却的日日夜夜。末联“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这是这首五言排律中惟一的用典处,他用的是我国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挂剑觅徐君”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于李白、王维、储光义等一班中国朋友们的友好情谊和深情感怀。
  《衔命》一诗有极强的艺术性。首先是这首五言排律完全符合唐诗的平水韵法则和格律诗的平仄格律,也符合唐诗的结构和章法。这首诗押的是十一真韵,只是第四联的韵脚“林”在十二侵这个韵部上,但是在唐代这并不算出韵,即使是按在宋末刘渊所编定的平水韵的规则来看,它也是符合邻韵通押的示例的。在平仄格律上看,此诗也是严守其格律规则的,只是在末联的上句“平生一宝剑”出现个三仄尾,但这一句还是用在不用押韵的白脚的位置上;而诸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对少楼台烟雨中”的上句,及“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挥戈马上行”的上句,不仅是三仄尾,而且在诗句的平仄上比晁衡的“平生一宝剑”在格律的差距更要大得多。王力教授曾经列举过几个在不用押韵的白脚的诗句里,一句诗只有一个平声字的示例,他说,这样的诗句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拗句,并不很妨碍律诗的韵律美;这样的现象在唐诗里本也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因此,我们也无需对晁衡一人有所苛求,须知他也是生活在唐代,他也是唐朝的诗人啊。再从排律的结构章法看,五言也罢七言也罢,要不就是一首律诗的句数加一首绝句的句数,即是全篇六联十二句;要不就是两首律诗的篇幅,即是全篇八联十六句。短于这个数诗句者不合规范,多于十六句者五言排律有不少,但是其中杰出者唯诗圣杜甫的五排既多且佳,余子皆不及。就笔者而言,我是最推崇《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黛玉、邢岫烟所联咏的,后来又被陇翠庵的尼姑妙玉续了不少联的那首五排。当然,说到底,那展现的可是曹雪芹先生的诗才。至于七言排律,自古及今并没有人写得很成功的,就数量而言也是寥若晨星,又遑论质量。而晁衡的这首五言排律是十二句,也就是一首律诗加一首绝句的篇幅,因此在结构章法上看,它也是很规范的。再从时空的角度看,此诗所述的内容是地跨两个国度,时牵三十个春秋,因此在格局上也是雄健而恢弘的。再从诗的含蕴量看,诗中有对友邦的感恩,有对故国的怀念;有对君主的敬仰,也有对朋友的牵挂;有对于实情实境的实描,也有对想象中的情境的虚写,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在这一点上,就是与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广陵》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表现手法上看,这也是一首文学内涵极其丰厚的五言排律。它既有铺陈描写的赋笔,也有时空立点的转换,既有实境描绘,也有幻境的勾勒。语言准确,条理清晰;对仗严谨,用典精当;感情深炽,胸怀磊落;诗句通畅而不生涩;形象清丽而不直白。这既是得益于他太学九年的寒窗苦读;也得益于他从十八岁起就踏入大唐到受命为使,计划出访故国日本的四十多来来的在大唐生活的日日夜夜的耳濡目染及其对中华大地上人生百态的悉心观照;更得益于在唐其间,他与李白、王维、储光义这般当代大儒的密切交往和彼此帮助。
123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域外诗词赏析(一)

下一篇: 《 中国古诗词赏析(一)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研读细致入微,非对律诗有研究的不可有如此功力。横纵对比,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很有立体感。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