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流浪艺人

流浪艺人

宋振邦散文体小说《小镇风情》22

作者:行吟者    授权级别:C    编辑推荐    2014-06-14   阅读:

  
  耍猴
  我叫耍猴的给迷住了。
  那个矮个子老头戴一顶棕色卷边礼帽,顶上破了个洞。在他向观众讨赏钱的时候,便把那洞捏着。摇着他那稀疏的乱蓬蓬的白发,鼻子和耳朵在寒风中冻得通红。他不停地用那脏手帕擦着见风流泪的眼。遇到小孩便笑眯眯地将手帕一抖,翻过掌心变出一颗花生,在孩子鼻子前晃一晃,却不给他,回身丢给他的猴子,逗得大家哈哈笑。
  他的班子里另外两个成员:一条狗和一个小男孩,他比我大两三岁。
  我一连两天跟着他们转,看到他们的全部把戏就那几样:让两个动物跳绳,翻跟斗钻两个竹圈,顶那面铜锣。可是老头的智慧弥补了他们工夫上的不足。他总能设计出一些即兴的哑剧。例如:
  ……老头带着猴子去买菜,示意猴子:在他讨价还价的时候偷小贩的菜。刁滑的猴子在排练中不断勒索他的主人;老头只好把花生、胡萝卜头之类扔给它。最后它总算领会了主人的意图。想不到卖菜的是一个小妞,她由小狗裹个头巾扮演。这小妞不但卖菜而且卖俏。她不断摇着尾巴向猴子使媚眼。猴子终于经不住诱惑,偷了主人的钱给她……可怜的老头几翻讨价还价,以为事情得手,最后发现不但丢了钱,买回的竟是蒜皮和萝卜缨子——这道具是他们班子昨天吃菜剥下的垃圾。
  最有趣的是那包着头巾的小妞使出浑身解数,一面与吝啬的老头周旋,一面逗弄馋嘴的猴儿。小狗不仅变化眉眼,还不时伸出舌头,使那些赶集的劳累的农民开怀大笑。
  表演有时也选些乡下人关心的题材。老头扮演保长,去捉猴子当劳工。猴子跳跳钻钻到处躲藏,最后还是被抓到了,当了“勤劳奉仕”。不幸的是保长家是老夫少妻,难耐寂寞的娇妇——小狗扮演,哄了老头睡下,咬开劳工的绳子,双双私奔了。在老头累了,或者去讨钱的时候,小狗也担当保长和他的夫人这双重身份。小狗在角色转变中显示的才能,是令人叫绝的。
  在调情那段戏中,可怜的猴子,前肢被捆着,便用屁股的扭摆表示爱慕之情。在稍见成效之后,竟然放肆地将自己的尾巴与那“佳人”的尾巴缠绕起来。
  庄稼人笑道:看来要勾上保长的老婆,还得长个尾巴……
  这时那班子里的孩子便将手中铜锣翻过来,求大叔大婶赏几个盘缠。孩子有些瘦削,穿一件空心棉袄,掉了两个扣子,用一根绳系着。每次我都给他一个铜板,那是爷爷给我买饼子的。我没有钱的时候便跑到卢婶的茶馆里提一壶开水给他们。老头笑眯眯地望着我,夸我是善人;让他的徒儿、猴子和小狗向我打拱。
  有一次卢婶也跟着来了。她老是望着那个衣衫褴褛的孩子,眼神里充满了悲伤的爱怜。回来时拉着我的手喃喃地说:
  “要是你小荣哥活着也该这么大了。”
  我知道她说的是她得伤寒病死了的孩子。
  叔叔知道我跟耍猴的转,便严厉地教训我:
  “你知道那猴为啥懂人话?”叔一脸严肃。
  “不知道,”我答。
  “那是小孩!披上了猴皮。”他一面比划。
  “猴皮咋会长在人身上?”我哂笑。
  “你不懂,用针扎你浑身出血,再把猴皮剥了,趁热巴在你身上,就长在一块了。”
  “那它为啥不会说话?”我置疑。
  “舌头割下去了!”叔叔提高了语调,显得有点不耐烦。
  “那尾巴为啥会动?”我有点挑战的味道,惹恼了他。
  叔叔不回答,却踢我一脚,反问:“疼不疼?”
  “疼,”我皱起眉头。
  “疼了就动!叫你不听话……你知道什么叫‘拍花子’?他装做喜欢你,兴许给你一块糖,一拍你脑门,你迷糊了,就跟他走……”
  妈妈也严厉责备我:
  “要听叔叔的话,不能跟那些杂耍人到处跑。”
  可是事实和他们想的正相反。前一天杂耍散场,我跟到“大有店”——我是远远跟着的。这大车店离我家很近,是谢家二伯开的。二大娘的大小子叫小富,比我小一岁,我们常在一块玩。我和小富走近他们,亲眼看见耍猴老头在院里支起锅,用捡来的树枝升火,煮小米粥,还夹一块咸菜放到小孩碗里,眼圈都红了——当然那也许是烟熏的。
  后来,二大娘来找妈妈,讲了下面的故事。
  艺人
  那孩子本不是耍猴老头的亲人,是他半路捡的。老人复姓欧阳,这个姓氏使人想起侠客。但老人并不会武,只无师自通的练一点杂耍。然而老人是真正意义下的侠客:是怀仁爱之心,云游天下的苦行者。
  在吉林北边,那一年的夏天,老头走过一片树林。小狗发现孩子躺在路边山坡上。老头赶过去摸他在发烧,便把他背到小店,喂了自家带的草药(流浪艺人总带着救急的药。有个病灾人和畜牲都吃它,多半能顶过去)过了一天,孩子醒来,问他家住何方;他说姓田,小名牛儿。村里闹瘟疫,大半人死的死逃的逃。他的爹妈也都倒下了,断了气。他吓坏了,连夜跑出来,走了三天两夜,便晕了过去。说着给老人磕头,让爷爷收下他,他六岁了,能干活。老头听了孩子的话,抹着眼泪答应了。又请店家作证,日后如有亲人来访,便以实相告,找到他把孩子领回去。
  “老头心眼真好!”谢二大娘感叹说,“去年在瓦房店那边,遇到一家开杂货铺的,两口子没孩儿。老头想到孩子该上学了,这样四处流浪,会毁了前程。便先和孩子商量,那家也愿意收他为义子。孩子开始没反对,过了两天,一反性便跑了。一路讨饭打听消息。走了一百多里,终于在辽阳城东一个大车店里找到了病中的艺人。从此祖孙二人便相依为命,四方流浪。”前天,二大娘吐了一口烟说,“老艺人又萌生了这个念头。他说茨坨很富庶,市风也好,还有学校。他请我寻一家好心人,日子过得去就行。他说分文不取,还答应立个字据,写明孩子的来历和自愿领养的过程……”
  二大娘和妈妈都静默了,过一会,几乎同时说出一个人:卢婶。
  于是她们又说起卢婶。
  “柳三走后,他卢婶可伤心了一阵子。”妇女们在一起谈话,说到他们尊重的人,爱以自己孩子的立场给以称谓,譬如这里‘他卢婶’指的是我孩子他婶,在不容易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常略去前面的‘他’字。二大娘说,“人这缘分啊,可真是,说聚就聚,说散就散。那几个月看她们多缠绵……”
  “其实,小柳也不愿意走,”母亲说,“那阵子风声紧,他见的事多,本来就是惊弓之鸟……那还是肖六报的信儿,他五哥不是在警察所跑腿吗。”
  “我总觉得她俩长不了,柳三比她小好几岁,人长得俊,性格又活,听口音是海城人,说不定那边还有家。”二大娘这样说。
  后来我长大了,理解二大娘的心态,她是一个刚强果断的,一个女当家料理一个大车店,不易。那时,二伯娶了个二房,是我的一位远房姑姑——热情而心地善良的女人——大娘难免有凄凉之感,看人也越谨慎。
  妈又说:
  “柳三那人心眼好,卢嫂困难的时候,他拉她一把。卢大哥,人死了,积一点钱,小柳来报信,如数给了她,可见柳三人可靠;你想,他是逃出来的,日本人星夜抓他,那要冒多大风险呀!说起来,卢嫂和他也算是患难之交。”
  “人家卢婶也标致,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板儿有身板儿……男的都好色,做几天露水夫妻呗。柳三走后,听说一个驴贩子又盯上了她;那人长的壮实,有几个钱,总去茶馆献殷勤,还给他一条狐狸围脖……
  “这事卢嫂和我说过,那人也很正经,想在茨坨成个家,可她没收他的礼,也没吐口……”母亲忙解释。
  “要听胡寡妇说,那可热闹了……”
  “她的话你听得!”母亲笑着说,“她爱捕风捉影,她妒嫉卢嫂。”
  “为啥呢?”
  “木匠不是常在茶馆吹笛子吗!”
  “噢,”二大娘转了话题,“他们吹打的那一套确实挺好,住店的车老把总爱搬个凳子,坐在院里听,一面喝茶唠嗑,还说茨坨真是块宝地。”
12
  审核编辑:喻芷楚   推荐:喻芷楚

上一篇: 《 同吃同住同劳动

下一篇: 《 呆十---《棠镇轶事》之一

【编者按】 古诗词主编   喻芷楚:
动荡不安的年代,可怜的老人以一颗善良的心温暖黑暗。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